【导语】彩电市场,很多产品把“色域覆盖”的指标作为宣传卖点
搜 索

色域指标:彩电的神级标准,还是大忽悠

更新日期:2015-12-11 作者:pjtime资讯组
分享到:
第14期

    色域指标:彩电的神级标准,还是大忽悠

    前言:72%,76%,85%,100%,120%……彩电市场,很多产品都把一个叫做“色域覆盖”的指标,作为宣传卖点。甚至,直接称色域指标高的,就是色彩好。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色域指标:彩电的神级标准,还是大忽悠

    奇视点: 色域到底是什么?彩电企业为何如此重视!

    萧萧:买彩电,这个“彩”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颜色。而色域,简单讲就是指由一系列色彩构成的一个集合范围。彩电可以显示色域越大,至少从数据上看,产品会显得更好、更有技术含量。

    其实,电视机的关键显示性能只有两个:色彩和动态。亮度、对比度这些指标很大程度上都是为色彩服务的。但是,业内有没有统一的方法或者指标能够直接比较色彩显示的能力,色域这个唯一的量化依据就“勉为其难”的承担起了“选购参数”的作用。

    奇视点:您说色域这个指标叫做“勉为其难”,这是什么意思呢?

    萧萧:目前,彩电产品和企业能给出的色域指标,是指对某一个计量标准或者产品标准下的理论覆盖比例。市场上最常见到的是NTSC标准。这是一个美国人制定的标准。液晶电视一般能覆盖这个标准的70%以上,而量子点电视则可以覆盖超过100%,甚至120%。当然,除此之外,还有SRGB的标准、Rec.bt.2020的标准等等。其中,Rec.bt.2020标准的色彩范围是常用标准中最大的,也是最新的一个标准。

色域指标:彩电的神级标准,还是大忽悠

    色域标准搞了这么多,看似已经是一个严谨的体系了。但是,对于显示设备,覆盖百分之几,这样一个比例数据,却并不是非常严谨的色彩性能描述。为什么呢?

    这里强调的色域覆盖是一个理论最大值,或者说是极限值。他考虑的是“可以”显示这么广的颜色,却并没有考虑“真的”显示出这么多的颜色——即便是真的被显示出来的那些颜色,也许不同颜色之间的显示差异并不显著,我们眼睛依然无法分辨。

    所以说色域覆盖指标是一个“勉为其难”的参数,这主要是强调这个指标并没有考虑实际“看”的情形,而是主要考虑显示设备的理论极限。

    一个显著的事实,液晶电视不同产品号称可覆盖70-120% NTSC色域标准:看似差距很大,但是实际色彩效果却没有120到70这种几乎翻番的差别。

    奇视点:既然说色域覆盖这个指标不甚准确,那么消费者选购彩电到底有没有更好的参考点呢?

    萧萧:其实,考察一台显示设备的色彩显示能力,一般分成两个层面进行:1.是色准,2是色彩分辨率。

    色准是什么?就是指原色的准确性。例如红色很准确,绿色很准确。拿激光电视看,有些产品采用的是448纳米的蓝光,这就不如另一些采用470纳米蓝光的蓝色基色准确。显示设备是以三原色混合呈现彩色的,如果三原色中有一个略有偏差,那么整体色彩风格就会有偏差——可能,这种偏差,有些人很喜欢,但另一些人则是不可接受的。

    色彩分辨率又是什么呢?这是指在一个场景中,显示设备究竟能表现出多少人眼可以分辨的色彩棋盘格。色彩分辨率又分为:原色分辨率,即能最多显示多少个不同深浅的红色、绿色、蓝色;彩色色彩分辨率,即把整个色域空间按不同亮度分割成测试标本,看看显示设备能显示多少个不同色彩的棋盘格。

    色彩分辨率是与亮度、对比度紧密关联的效果指标,没有办法提供准确、严谨的测量体系,但是消费者却可以亲眼辨别。

    色准、色彩分辨率和色域有什么关系呢?色域规定了他们两个的最大理论上限,却无法决定最终的效果表现。

    奇视点:也就是说色域这个指标不能成为最关键的购买参数,是这个意思吗?

    萧萧:这个理解是正确。

    很多时候,色域作为可能的极限值,是由选择的技术类型决定的。例如三原色LED背光源的液晶,基本色域都比冷阴极管光源的高;量子点QLED产品又比LED光源的产品高;激光显示是天然的高色域技术;OELD比液晶一般都要高。

    但是,一台低端的LED液晶电视的实际色彩效果,肯定不如高端冷阴极背光源的产品好;一台普通激光电视,往往最终效果也不如其他光源的数字影院机的效果好……

    这是“能显示这种颜色”,与“最终显示出这种颜色”的区别。就像一个孩子,我们可以说他有百米跑进10秒的能力,但是不等于他做出了这个成绩;现在有这样成绩的人,随着年龄增大,也不能一直保持(相当于显示产品使用后的老化)。

    所以,如果以色域指标作为选购依据,其实是选择了哪一类技术的产品,而不是选择了同一类技术、或者不同技术条件下,产品对比中性能优秀的那个产品。

    奇视点:这么看来,色域覆盖是彩电选购中忽悠指数最高的指标了吧!

    萧萧:也不能说忽悠吧。但是,如果一个消费者认准了要120%以上的NTSC色域,那就只能买最高端、最昂贵的QLED产品——即,这个指标决定的往往是技术类型。

    但是对于画面效果,色域指标并没有那么神奇。我们一般产品评价中,只要能有效覆盖(即真正显示出来)35%国标色域,或者70%以上的NTSC色域,那么这个显示设备就是合格产品。

    因为,NTSC色域理论上有1670万种颜色。我们的眼睛的分辨力则是1200~1400万颜色。而且,眼睛可以看到的色域范围还要比NTSC大好多,并且能分辨三原色之外的可见光段很多其他波长的光线,如500纳米的青色。也就是说,在三原色为基础的显示设备上,眼睛可分辨出的颜色种类,往往比任何色域标准规定的种类都少很多。

    尤其是对于现在液晶电视用的10BIT面板,理论上可以显示的色彩数值是NTSC标准的64倍——但是,实际上眼睛分辨不了,人们看到的画面效果未必因为这个技术就有提升。

    反而是,如何把一个场景中,几千、或者几万个颜色都能均衡的显示出来:高亮的部分不过度曝光,黑色的部分不吃掉对比度是最关键的技术。这个技术也有个学名,叫做“宽动态”效果。

    所以,色域指标是一个可以参考的依据,但是却不具有决定作用。尤其是在同类技术的产品中,色域值几乎一样,或者差距不大,但是最终的设备显示效果却可以天壤之别。即便对于不同显示技术的产品,如8位面板和10位面板,72%的色域和100%的色域,也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效果差——因为无论哪个值,只要真做到了,都超过我们眼睛在三原色范围内的色彩细节分辨能力。消费者不应迷信于此。

    奇视点:就如上的说法,消费者又应该如何选择一款色彩好的电视机呢?

    萧萧:看着喜欢、看着舒适,色彩细节过度自然。就这三个好操作的标准。

    什么叫看着喜欢呢?因为每个人的色彩偏好不同,眼睛视觉能力也不同。有些人喜欢色彩浓郁的,有些则喜欢色彩淡雅的。这不是好坏的问题,而是因人而异的选择。

    看着舒适,很多时候是指色彩要尽量自然。具有好的色彩表现的时候,设备不应需要太高的亮度。一般300CD/M2就足够了。市场上的确有一部分设备,高亮下色彩很好,但是真正调整到我们家里比较舒适的亮度下,色彩就失准、且色彩分辨率降低。

    第三个标准是过度自然。尤其是画面较明亮的部分、较暗的部分,色彩的细节要能很好的显示出来。画面渐变色要细腻柔滑,不能斑斑块块。色彩要通透性好,有水灵灵的质感,不呆板、死板。

    以上这些标准,是真正以“看到”为结果的标准。消费者也好具体操作。

奇视点

站在不一样的角度

我们如何剖析同一个问题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