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大型音乐剧《PLAYME·玩我》全国巡回演出御用“无线——力卡”HR-31S单通道真分级无线麦克风之后,浪漫实景音乐剧《河谷三号的故事》亦于8月1日携力卡HR-31S在上海文化广场正式亮相。
“KFS对话建筑生态箱”剧场概念图
据悉,上海文化广场舞台正在紧锣搭建中。广场的背面,能够看到开放式的露天草坪上围起了几个集装箱,这些“大箱子”将成为户外草地剧院的一部分,其功能是打造一个观众席居中且四面都是舞台的360度实验剧场,加上半开放的舞台形式充分融入自然环境,这座户外舞台被命名为“KFS对话建筑生态箱”剧场。剧场的设计师傅国华是加拿大KFS国际建筑事务所的创始人之一并任总建筑师,而这次的箱式剧场对他来说是一次大步“跨界”,不是因为建筑的功能从住宅跨到了剧场,而是因为该剧场是他为了自己的音乐剧梦想而造。今年8月,将为这方户外箱式舞台开幕演出的是一部实景音乐剧《河谷三号的故事》,该剧无论从创意到编排都是为该剧场量身定制,而编剧、导演正是建筑师傅国华本人。
“KFS对话建筑生态箱”剧场目前搭建情况
360度环绕的“环保”户外实验剧场
有别于传统镜框式舞台,箱剧场由四个废弃的集装箱组成,每个箱体为一面,形成一个四面环绕舞台,中央露天部分为观众席,可容纳300人左右。这一用集装箱搭成的环绕式露天剧场在国内绝无仅有,因此获得了国家专利,在国外也几乎没有先例。由于其结构的独特性,观众的观剧思维也会产生颠覆性的改变。在普通的剧场中,观众与舞台的关系是“多对一”,即数百上千双眼睛紧盯着一个舞台;而在箱剧场里,这个关系变成了“一对多”:观众坐在360°可旋转座椅上,好比手中拿着一个“遥控器”,可随意转换跳跃的舞台空间。
喜好艺术与自然的傅国华并不是头一次尝试在集装箱上做文章,几年前他便已在崇明岛上利用废弃集装箱搭建了一组生态建筑。而此次建于文化广场户外的“KFS对话建筑生态箱”剧场承袭了KFS在崇明岛那组集装箱建筑的风格,箱剧场的一大特点也在于它的生态环保。
据介绍,箱剧场所有的舞台搭建材料全部都是利用废弃的集装箱,连舞台中央的木平台也是二次回收使用。剧场完全没有用混凝土浇筑,建设工地上也不会产生建筑垃圾,因为集装箱切割下的任何一块材料都会成为剧场的一部分进行使用,再小的“边角料”也会被制成装饰物留在剧场,真正做到了零损耗和零排放。“所有建筑材料都只进不出,因此在工地上也见不到一辆垃圾车。”
在谈到对于剧场未来的展望时,傅国华表示希望在这里能看到多种多样先锋的、具有实验性的表演。“箱剧场的最大魅力在于它的另类和复合。”傅国华说,“正如每个人都是多元化的,箱剧场的多元性和不固定性给了艺术创作者足够的想象空间,各种各样的演出形式在这里都可以实现。”
开幕演出之后,这座剧场将会成为文化广场的“户外小剧场”保留下来。开业以来,拥有两千多个座位的文化广场苦于缺少一个小剧场空间,许多节目用大剧场太浪费因而无法实施。开工前,文化广场已经为“箱剧场”确定了以先锋性、实验性、前卫性的内容定位,并规划通过每年100场先锋文化表演、艺术活动等项目运作,吸引18-40岁的青年群体,并提供有特色的观演体验及互动活动。
建筑师的“戏梦人生”
傅国华作为闻名业界的建筑设计师,带领着KFS设计公司为上海及其他城市的规划建设描绘过诸多无数美丽的蓝图,他曾主持设计2010上海世博会申博方案,设计创作了“90花园别墅”、上海滩花园洋房等项目。而这一次,他的身份是音乐剧《河谷三号的故事》的编剧、导演及实景舞美。从建筑设计到音乐剧编导,从理性思维到感性表达,其实是一次酝酿已久的“圆梦计划”。
一直以来,傅国华对于音乐剧的热爱丝毫不亚于建筑设计。在加拿大求学及工作期间,他就已经把百老汇到伦敦西区大大小小的演出都看了个遍,直至今天,即使工作再繁忙,每周也要抽空去一次剧场。《河谷三号的故事》在傅国华脑中早已成形,一次偶然的契机促使他把故事写了下来并编成音乐剧。虽然前后花了将近5年的时间定稿,但这部作品的诞生对于傅国华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非比寻常的音乐剧当然要使用非同凡响的设备,力卡HR-31S单通道真分级无线麦克风成为此音乐剧指定麦克风品牌,除了其屡屡在各大型演出中的出色表现之外,稳定、强大的性能及智能化的操作特性便是其赢得各大编剧导演青睐的最重要原因。相信身经百战的力卡HR-31S单通道真分级无线麦克风定能为接下来的《河谷三号的故事》带来非一般的音乐效果,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