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智能电视:一切都在投入期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14-07-23 作者:萧萧

    2014年上半年,智能电视在国内市场的占比首次突破60%的关口。对于彩电业,这是一个重要指标:这意味着智能电视已经进入普及期,其对应的市场占比的增长速度虽然开始下降,但是,在一两年内,接近九成的最终占比依然可期。

    另一个关键数据是,2014年上半年智能盒子市场的销售规模已经超过去年全年。预计盒子产品的热度还将继续升温。全年市场规模可望达到2000-3000万台。盒子产品的主要功能是“将传统彩电转化成智能电视”。或者说,盒子产品的热销,证明了“智能电视”时代真的已经来了。

    但是,智能电视的热销却并未成就“行业新金矿”:奥维咨询的调研数据显示,1-4月份,彩电均价下降了13%,在五一促销期间7成以上的产品价格接近或者低于成本价——即便如此,上半年彩电市场依然萎缩13-15%。其中,最重要的五一热销季,市场萎缩超过一成。同时,2014年一季度,彩电企业终端产品扣除税费优惠外亏损的品牌达到市场半数以上。国内彩电市场的毛利之王,海信彩电产品线毛利下降达到8%。

    一面是创新产品大热(包括占主体的智能概念和已经占据2成份额的4K概念),另一方面却是彩电企业的“经营数据低迷”。这一对比似乎在说明:创新这项武器,已经在彩电市场失效,彩电企业正在掉进“巨大的增长陷阱”。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首先,彩电行业的业绩低迷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这些原因至少包括:1.2013年6月之前,数年时间的政策刺激(节能补贴、以旧换新、家电下乡等)对市场的透支效应;2.作为娱乐工具的彩电产品的“使用价值”,正在遭受越来越活跃的“PC和手机”等新型娱乐终端的冲击;3.盒子产品成为改变彩电软功能和形态的“廉价”选择,阻碍了新型彩电的市场增长;4.液晶电视较CRT产品更为稳定和更长的寿命,影响了消费者换新热情;5,互联网电视品牌的价格战,直接拉低了超过10%的产品的市场的售价,同时严重影响了彩电市场的整体定价梯度;6.上游面板市场的价格波动,尤其是更多大尺寸线转向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手持设备面板制造,造成了彩电面板的涨价,进而影响终端企业利润。……

    其次,智能电视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也就是所谓的投入期。例如,乐视的全产业链生态,尤其是4K生态,2014年将迎来“彩电产业史”上最大的彩电企业内容制造高潮,而这些内容的商业成效要到下半年甚至明年才能显现。对于传统彩电企业也面临同样问题。创维、海信、长虹等都在进行互联网转型,包括结盟策略、管理和内控机制的调整、产品线的革新、O2O策略等,这些都会形成转型成本。从软件看,2013年至今彩电企业的UI和体验之争在升级、应用软件之争也在升级,这造成了更高的系统开发成本。在营销上,电商等新渠道的增长、互联网概念的增长和彩电企业新的子品牌,如酷开、KKTv等的推出,都提升了企业的管理和公关成本。

    第三,彩电企业依托于智能技术和互联网电视的“新商业模式”尚未形成。也就是说,彩电企业虽然做了很多的互联网电视和云电视的生态尝试,为此投入了重金,甚至不惜发生价格战;但是却并未确立“实现盈利”的方法。眼下,彩电企业,无论是传统品牌,还是乐视小米等新型企业,对于“智能生态”的投入可以看到的产出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尽量保持和提升自己产品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彩电企业的竞争依然没有离开规模和份额两个前提。这两个前提也被人为是构建新的“商业模式”的基础实力。

    花钱的地方多了,赚钱的地方却没有增加;产品需求低了下来,智能新产品却遭遇了盒子抢市——在这两个主要因素的作用下,彩电市场、彩电企业的财务报表想好看都难。但是,在智能新时代的市场投入期,却又有着“谁不投入、谁就会被淘汰”的风险。这就促使彩电企业加速新市场模式的探索,进而增强了营销和转型投入。这进一步恶化了彩电企业的财务数据。

    因此,对于彩电企业,现在的市场规律并非“创新无效”,而是现在的创新是半拉子工程:智能、4K等新产品的生态链和盈利模式并未明确,这必然导致现有的”创新投入”难见”创新产出”——彩电产业上半年的低迷,除了有特殊的历史因素、产品和产业链因素外,“依然在投入期”、毫无盈利能力的智能电视生态也是最重要的“罪魁祸首”之一。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