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谈论到激光显示技术的应用,人们第一个感觉就是“产品昂贵”。
的确,国内投影机市场每年销量之中,超过三分之一是2000-3500元的产品:这点钱,还不够现在普通激光光源的成本。即便计算了高端产品,投影机产品的平均售价也就在4500-5500元之间,而具有同等亮度的激光投影产品还很难做到这样的价格。
但是,事情还有令外的方面:
第一, 在高亮产品上,激光的成本增加与系统的成本下降是并存的。这里所谓的系统的成本下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激光冷光源技术降低了万流明以上产品的设计门槛、散热系统的复杂性。而超高亮工程投影机最主要的技术就集中在复杂的水冷系统和因此产生的稳定性上。使用激光光源,则可以彻底简化高端产品的散热设计,压缩产品体积、并进一步提升产品稳定性。其次,激光投影是长效光源产品。在高亮度领域,虽然激光也没有理论中的10万小时、百万小时的寿命,但是即便是1-2万小时的光源寿命,也已经大大超过传统汞灯、卤素灯只有200-800小时的使用寿命。而如果亮度降低到5000流明左右,激光光源的寿命还可以大幅度提高。
第二, 对于高端工程投影系统,从来就不存在“便宜”的说法。即便是传统光源的产品,万流明以上的投影机,价格也在数十万、甚至百万元级别。对于如此价格昂贵的产品,激光光源引起的成本变化,已经从普通商务教育产品的10倍、几十倍,变成了2-4倍。而激光产品带来的好处,尤其是长效光源所造成的“灯泡耗材成本”的显著下降,则可以弥补部分整机成本的上升。
同时,对于激光投影产品,市场还应该有如下的认识:激光投影能轻易实现150英寸级别的显示,这远远超过了现在平板技术能实现的极限——即便在80-110英寸,这样的平板技术可以实现的显示尺寸上,投影产品的成本优势也依然存在;激光投影是一个崭新的技术、高亮度激光器产品的技术也在进步之中,目前激光投影的售价和成本结构不代表激光投影显示技术的最终价格水平。
综上所述,虽然激光光源的投影产品,普遍价格不低,但是却不能将高价格与激光显示混为一个概念。在不同的产品和不同市场上,激光已经引发了行业革命。尤其是在工程市场和家用大屏幕娱乐市场,激光投影的优势已经足以超过其对传统产品的劣势。激光技术有足够的理由在这些细分领域率先成熟。
而对于普通的商用教育市场和DLP背投拼接市场,激光和LED的竞争既有矛盾又有互补性:互补的方面,比如可以开发混合光源产品、LED光源在DLP拼接墙市场已经很成熟而且性能出色;矛盾的方面则是激光的缺点是成本高、LED的缺点是亮度不足——二者谁能够首先克服自己的劣势,谁就有可能成为未来市场的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