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京东方鄂尔多斯低温多晶硅液晶和OLED 5.5代线显示面板开始运行仅仅半年时间,产能位列国内第二位的民族面板企业华星光电就敲定了自己武汉6代低温多晶硅液晶和OLED项目。虽然该项目投产必然更晚、规模也更小,但是却在面板尺寸上稍稍领先,在主要技术路线上、市场方向上与京东方高度重合。
研究认为,国内民族面板业对OLED项目的投入,以及新兴TFT技术:低温多晶硅技术和金属氧化物技术的投入,已经从早期的科研和试验线为主,转向正线和量产阶段。这标志着,民族面板业在基础技术上从实际落后国际市场一代,转变为只是在“量产”时间上存在时间差而已。
在民族面板主流企业技术突破不断的基础上,民族面板业的任务也由传统的解决有与无、行与不行的问题,转向了逐渐实现企业良性发展、在自然竞争中不断壮大的问题。这就使得,此前共同担负民族面板产业崛起重任的兄弟企业,更多的产生了竞争关系。华星光电6代线,即是作为民族面板业老二,挑战老大京东方的一个有效支点。
4月份,有消息称,LG 8.5代OLED试验线的成品率已经从三年前的5%提升到70%,同时LG 8.5代OLED量产线将在下半年投产。
一条半导体显示高世代线,成品率的提升到70%将是一个巨大的转变:液晶显示时代,每一条新的更高世代的生产线,基本都是从拥有7成以上的成品率阶段,开始进入全球批量建设的。这一成品率,也将足以支持最终产品的廉价化和大规模市场化。很多彩电企业将此视为OLED时代正在加速到来的标志。
作为行业领头雁,LG在OLED项目上的推进速度完全超过了绝大多数的竞争者。这已经是使得LG成为,作为后来者的我国民族面板业的追赶目标之一。
京东方和华星光电,已经先后在4.5代试验线上,验证了包括低温多晶硅技术、金属氧化物和OLED涂覆技术等许多次世代半导体显示面板的“核心工艺”,并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大量专利成果。这是京东方和华星光电敢于紧随韩系企业投资OLED量产项目的信心所在。在今年京东方合肥第二条8.5代线投产的基础上,京东方还将成为第三个在8.5代这等最高世代线上验证OLED量产技术的企业。虽然这已经晚于LG和三星3年时间,但是其依然领先于其它行业同仁的相关进度。
研究认为,京东方合肥8.5代线项目上OLED技术的验证进度,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京东方重庆8.5代项目的“设备和产品”配置结构。
华星光电方面,也已经开工第二条8.5代线,第一条8.5代线则满产满销。因此,现阶段,在仅有一条量产线投产的情况下,华星光电验证OLED等新兴技术的平台远不及京东方丰富。这直接决定了华星光电在OLED项目上处于“跟随”京东方的状态。
不过,后发者也有优势。如,京东方第一条OLED线,玻璃基板选择了5.5代:因为三星和LG已经实现了同等玻璃基板产品的量产,市场和技术风险够更小。但是华星光电则采用6代线作为首条量产OLED线的玻璃基板规格。这使得华星光电一旦在27个月后实现武汉项目一期第二步投产,其最终切割产品将更为灵活:如手机和电脑面板,四块45寸级别、两块60英寸级别、或者一块80寸级别TV面板。
实际上,华星光电武汉项目应是一个“小步快跑”项目。第一期160亿投资,3万片玻璃基板的产能,并不具有规模优势。即便如此,一期3万片产能还细分了第一步18个月完成1.5万片产能,第二步27个月完成另外1.5万片产能的精细进程——这表明,华星光电的思路是:小步快跑,确保该项目在技术形态和路线上的领先性,同时使得武汉项目实现与国际面板业先进水平的“零差距”。——这也将有利于缩小华星光电在技术水平上和京东方的差距,甚至为其追赶京东方创造机会和技术验证平台。
京东方看齐LG和三星,华星光电确保紧跟京东方,努力赶超台系。这是国内民族面板业在全球市场的基本位次。尤其是在京东方和华星光电新建项目上,二者之间的竞争和跟跑互动已经非常明显。在国内市场,本土企业之间,竞争关系的确立,将成为民族面板产业良性发展的一块重要基石。
全球显示面板第一大国,韩国的发展经验表明,LG和三星两大巨头的竞争,最终确立了韩国在全球面板市场赶日超台的地位。LG和三星的竞争具体确立了韩国面板业如下的优势:通过有效竞争,面板企业更容易说服政府给予政策优惠;不同的市场主体的竞争,使得产业内的技术和市场路线多元化,更加有利于创新环境的活跃;不同企业的竞争,对于快速提升行业竞争效率具有良性作用。
反之,日本液晶面板产业虽然具有技术领先、市场化规模化更早的优势,但是由于长期处于夏普一家独大的状态,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已经显著下降。台系面板企业自群创整合奇美开始,市场由竞争为主,转而变成联合为主。这是近几年台系面板产业缺乏战略性投资和重大突破的关键原因:成绩面前,丢失的危机感,也失去了“竞争”的勇气。
目前,国内民族面板双雄追赶的核心目标是韩系的LG和三星,其采用的大量的扩张产能战略,也与LG和三星早年崛起的方式极为相似。甚至,目前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的竞争关系,都与此前韩系阵营的内部较量颇为相似。
京东方和华星光电同步扩大产能、先后进行OLED量产线建设(紧追韩国企业)、先后进行多项先进半导体显示面板技术的4.5代线验证、华星光电计划扩张中小尺寸产品领域、二者都积极和全球面板业老大三星展开业务合作关系、京东方加强华星光电母公司TCL擅长的整机和代工业务……这些战略,虽然都是“市场发展的自然结果”,却着实将二者推到了同一竞争线上来。
另一方面,由于都处于国内市场,京东方、华星光电的投融资环境、政策优惠、人才技术环境、本地上游下游产业支撑等“外部”竞争条件也颇为相似。这也使得,在二者两三年后产能都会大增的背景下,“兄弟”较量只会更为激烈。
京东方和华星光电之间已经开始的竞争,如果只放在国内市场来看,未必是一件好的事情,但是二者的竞争背景却是国际化的:我国市场内消耗显示面板的产业,均是“出口型”产业,TV、PC、手机等产品,出口比例从五成到八成以上不等;面板行业自身也是一个高端全球化的行业——欧洲的液晶材料、美国的玻璃和光学薄膜、日本的上游设备、全球市场的采购和消费等等。这些因素决定了,京东方和华星光电之间的竞争,必然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展开。因此,二者的竞争问题,更是民族面板产业将如何发展的问题。
目前,京东方和华星光电之间的竞争更多的表现在优先实现规模化效益、优先实现以OLED为代表的次世代技术量产这两个方向上。其中,实验、建设新的OLED面板线,是重点之中的重点。二者在这一点上的前赴后继,已经使得民族面板业在体量、技术积累、产业配套和盈利能力落后日台的背景下,在新技术革新上表现出“赶超日台”的苗头——这就是比较竞争带来的产业好处。
瞄准OLED,民族面板业的赶超机会
在现代平板显示技术中,OLED技术的优势十分明显:制作工艺更为简洁、产品成本更为低廉、显示性能更为出色。可以说,除了产业不如LCD成熟之外,OLED技术产品几乎没有其他的劣势。所以,大力投资OLED技术,成为了全球显示面板一二位的三星、LG的核心战略:尤其是位于老二地位的LG,更把OLED的领先,视为赶超三星的核心机会。
同样的战略也出现在了京东方和华星光电这对兄弟之上。京东方,率先建设5.5代OELD线,实验8.5代量产技术;华星光电紧跟提出6代线OELD项目——虽然时间晚了一些,但是起点却稍微高了一点。
此外,京东方在最新开工的重庆8.5代项目上,一直没有明确最终产品形态:这被分析界认为,是其有意在技术成熟背景下,在重庆项目上优先导入更多OLED设备和技术的证据——实际上,2014年下半年京东方合肥8.5代线就会有实验性OLED产品下线。同样的方式,华星光电武汉6代线,坚持分批次投产,小步快跑,甚至TCL在官方公告中也保留了“技术路线如有变化,另行商定”这样的特别关注词语——分析认为,华星光电暂时可能对武汉6代线项目OLED和液晶产能做1:1的分配,这种猜测符合其一期项目分两步投产的规划。以上这些说明,京东方和华星光电实际上都在期待自己的最新项目,重庆8.5和武汉6代项目能成为“同步世界领先技术的生产线”。
超前投资OLED,这是民族面板业现在打出的一张牌:这显然拥有更高的风险,但是家电专家刘步尘、罗清启等业内人士更认为,OLED技术的到来和领先投资策略,将是本土面板企业赶超台日、直追韩系的最好机会。事实上,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的核心的投资牌,也都在围绕这个目标而打。
因此,民族面板业真正的风景还要等两三年后才能看到:以次世代平板技术OLED为核心,含低温多晶硅技术、技术氧化物技术、一体化的触控技术,京东方、华星光电正在相互竞争中,共同创造民族面板业的下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