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这两年发展得非常快,现在市面上只要是新品电视,那就肯定会内置智能化的操作系统,配置智能化的配件设备,厂商们在宣传的时候也会重点推荐这些产品的“智能”功能,一场全民的智能热潮正在袭来。
但值得注意的是,只要进入智能的领域,电视就不再是过去那种单纯的黑电产品了,趋向于电脑的智能架构让它开始跟IT产品接轨。这种发展虽然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IT产品无法回避的“摩尔定律”也自然出现在了电视产品当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厂商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一般情况下,厂商会采取为产品配置高规格硬件和不断升级软件的方式来减弱硬件高速发展,产品掉价太快的问题。但这种方式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软件可以不断升级,硬件却不能随随便便的升级。这给电视这种需要长时间使用产品的发展带来了不少的阻碍。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海尔才会于3月中旬推出模块化电视,这种电视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核心硬件是可以随着硬件的发展不断升级的,也就是说只要面板不过时,那用户的电视就不会过时。
海尔电视内部人士透露,海尔模块化电视实际上是将智能电视划分为了更新周期较长的传统显示屏幕和基于安卓系统的可升级的智能应用平台两个部分。可升级的智能应用平台允许生产商,内容提供商参与开发和生产。用户在有了升级的权利的同时,还具备了选择的权利。用户一开始所担心的“高价升级”问题也不会存在,这就将电视从“摩尔定律”的泥潭中拉了出来。
不过必须要承认的是,跟传统的PC平台不同,智能电视平台上并没有成熟的硬件模块体系,用户并不清楚到底什么时候需要升级硬件,且对智能电视的硬件也没什么特别的概念。所以究竟在什么时候推出硬件,在什么时候又需要推荐用户更换硬件。更换方式究竟是直接购买还是以旧换新这些都是海尔需要思考的问题。
而且模块电视一旦普及,卖一台电视不但要对其软件的升级负责,还需要对其硬件的升级负责。那对海尔的售后也将形成巨大的挑战。其他厂商想要加入生产模块化硬件,那产能需要控制在多少,会不会出现产能过剩,模块本身又陷入“摩尔定律”的泥沼?这些都是问题。所以,无论是海尔还是其他厂商,推出这个概念和产品是好事,但真的要顺利的执行,它们需要做的还有许多,路很长很不好走,走出泥潭,谈何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