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smart TV)仍然会是下一个热门消费性电子产品吗?它仍然具备影响力吗?笔者认为,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该产品与移动设备的搭配;但首先,我们得先来回顾一下智能电视的历史与最新发展。
智能电视是在2009年的国际性消费电子展(CES)上首次公开亮相,当时包括Samsung、LG、Sony、Toshiba以及Vizio等电视厂商,宣布采用Yahoo的连网电视方案,内含软件应用程序平台、廉价的MIPS核心SoC、嵌入式Linnux操作系统、256MB RAM (现在扩充至500MB,并将往GB等级迈进),以及1GB的闪存。
上述智能电视平台有一个在线应用程序商店(一开始称为Widget Gallery),并预先安装了Yahoo提供的数种电视应用程序(当时称作TV widgets),并支持多个热门的因特网服务。该创新方案标志着因特网连结进军客厅的起点,且引领消费者个人化的大爆发,在2011年还获颁美国电视艺术与科学学院奖章(Academy of Television Arts & Sciences Engineering Plaque)。
时至今日,市场研究机构Technavio估计智能电视市场在2013年到2108年间估计可达到21.6%的成长率,指出其幕后动力来自消费者的采购以及越来越多广告商对智能电视的支持。
曾任职于Yahoo并参与Yahoo连网电视平台开发的尼尔森公司(The Nielsen Company)产品工程总监的Jean-Pierre (JP) Abello在近日参与一场研讨会时表示,有88%的观众每个月至少会有一次在看电视的同时使用智能型手机或平板装置;他指出,有越来越多所谓的“次屏幕”机应用程序,特别强调在看电视时的使用体验,而它们就是从智能电视额外发展出来。
那些次屏幕应用程序有的甚至可利用移动设备上的麦克风来侦测音纹,以识别电视上正在播放的内容;有的则具备基本的红外线电视遥控功能。但现在这些次屏幕应用程序现在则渐渐被多屏幕应用程序(multiscreen apps)排挤。
Abello指出:“多屏幕应用程序能直接与连网电视上的电视应用程序沟通,让内容与数据在大屏幕与小屏幕之间无缝转移,因此让每种装置的屏幕能发挥最佳功效。”
其所谓的沟通是透过家用无线网络(以近距离侦测)的双向通讯协议或是云端;举例来说,移动设备上的视讯档案能丢到电视大屏幕播放,电视则能将目前所播放的节目信息传送到移动设备,或是让移动设备扮演键盘,让观众在电视上输入讯息。
多屏幕应用程序让许多智能电视市场的成员感到兴奋;Abello指出,为此Netflix与YouTube合作开发了一种通讯协议DIAL (DIscovery And Launch),已被多数智能电视业者如Samsung、Sony等采用;ACR (Automatic Content Recognition) 则是另一种类似的方案。
DIAL能让移动设备使用者透过次屏幕应用程序与电视机沟通,自动开启某个智能电视应用程序,直接在电视机而非移动设备的屏幕上播放想看的视讯串流。至于ACR则是为广告商与内容供货商所打造的方案。
根据技术供货商Civolution的介绍,ACR能让次屏幕与智能电视具备“内容感知”功能,能“知道”正在播放的内容为何。如此次屏幕能提供与电视机正在播放的节目、影片或是广告互补的信息,也可支持同步播放。
而Civolution强调,ACR能自动提升使用者的观赏体验,不需要任何手动设定:“观众能使用次屏幕或是智能电视连结其它应用程序或是社交网络(好跟朋友、家人或是在线社群成员分享观赏体验),如此能提升收视率,也能将客户拉到品牌虚空间。”广告商与内容供货商能因此取得有价值的观众收视习惯,并比以往更有效地进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