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个颇具新意的穿戴设备,简单总结就是“没有显示屏”的谷歌眼镜,耳机声音是主要的输出手段。此外,这款设备的开发者,已经和日本一家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在2015年正式发布第一款商用产品。
据了解,这款穿戴智能设备名为“Ear Switch”,由日本广岛大学的研究者KazuhiroTaniguchi研发,目前处于原型产品阶段。据研发者介绍,这款设备的另外一个重要用途,是用传感器监控身体健康状况。
新品利用红外波监测用户的张嘴和闭嘴状态,也可以采集到头部的动作,从而让用户利用嘴部动作和头部动作操控设备。它所提供的功能包括获取最新的道路交通信息,或是实时导航等。当然,应用软件开发者还可以添加更丰富的功能。
这款智能设备整合了电子罗盘、气压计、耳机、麦克风、陀螺仪传感器,设备带有电池,也配置了GPS芯片,可完成定位等功能。在通讯上,这款设备使用蓝牙通信。
耳挂式的设计,对于驾车人导航尤其有帮助。众所周知的是,许多导航设备和智能手机的导航功能,需要开车人手动操作,在多个国家引发了驾车安全的担忧。这款设备则考虑到了这种隐忧。
不过相关的技术细节并未公开,比如采用了什么操作系统,对第三方开发者如何支持,因此这款设备的用途设想,是否能够变成现实,还是个未知数。
除了国外企业,国内科技企业也对可穿戴设备充满兴趣。过去一年,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和谷歌眼镜在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悄然兴起。奇虎360于去年10月发布了一款主打儿童安全的智能手环;果壳电子去年6月正式推出的果壳智能手表,截至目前已卖出近30万台;包括华为、中兴、酷派等一大批硬件企业也纷纷研发智能可穿戴产品。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出台、智慧城市的推动、4G的商用以及可穿戴设备的兴起等,我国物联网在政策及具体应用层面都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虽然可穿戴设备仅硬件产业链市场非常大,这些可穿戴设备,无论是通过蓝牙或者别的互联网技术连到手机,都能把物联网也连到一起。但是这个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想要走向成熟还得需要一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