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期的表现上看,日系家电企业转型的似乎很彻底。松下不仅放弃了等离子,为了重组低迷的电视业务,还计划与多家中国电视厂商洽谈,委托合作方为松下进行大规模的电视贴牌生产,松下此举被日本媒体视为一场“松下电视的自救行动”。而其它日系彩电品牌也在积极的改革电视业务。
这或许是松下通过削减成本及增加销量来推动业务重组的不错手段,还能集中资源发展更有前途的新兴产业。相关业内人士表示,松下把旗下彩电业务转包给别人,那么,它在彩电这个板块中的比例将会减小。最后的结果就是在这个产业上、在整个全球的彩电格局里的竞争力越来越弱。
在日系家电的转型中,变化最大的非三洋莫属。目前,三洋电视机品牌已转包给国美,国美向三洋缴纳品牌使用费后,便可自行找工厂进行生产,再将生产的产品放到国美的渠道内销售。也正是因此,消费者在国美看到三洋的电视机降幅比一般日系品牌要大得多。而这就是为什么每逢假节日消费者在国美卖场中总能看到几台三洋电视的身影、且降幅较高。
早在2012年,三星电子的营收就已超过日本三大家电索尼、松下、夏普的总和。而如今,整个日本家电品牌仍然在持续下滑的通道之中。除索尼、松下外,夏普、东芝等日系家电品牌也纷纷选择瘦身。在转型的道路上除了“瘦身”外,日系家电企业也在积极的开发新业务。
据了解,目前松下的家电业务所占比重已不足30%,松下接下来的精力或将集中在汽车电池、车载娱乐系统、汽车安全设备等领域。到2019年,松下计划将汽车相关的产品营收翻番至20000亿日元;索尼拆分电视业务,有向智能手机、游戏和图像传感器等方向尝试的迹象;东芝有往医疗设备、工业电机等方向探索的打算,日立有朝发电设备等方向转型的考虑。似乎,大多数日系家电企业都有“去电视化”动作,往其他业务探索的迹象。
似乎,日系家电企业不是为了转型而转型,是为了企业全球竞争力提升而转。其重点是要产生独特的商业模式和经营逻辑。从日本家电企业身上不难看到,其发展目标和战略方向始终围绕着把握产业和市场发展的主动权。
从模拟技术到数字技术过程中,韩国家电企业抓住了很好的机会,在数字技术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投资研发、生产制造,同时在运营上采取产业链运营,多元化经营方式,建立了研发科技导向的体系,培养国际化人才,打造国际品牌经验,这都值得国内家电企业学习。相比已经进入衰退和转型的日本家电企业,韩国家电企业的称雄,对中国企业有着更大的借鉴意义。
对于日本家电企业的“改革”行动,相关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一次集体性的主动转型。因为,在日本企业的新业务中,既有家电业务的重组,也有新领域的开拓。无论索尼还是松下,其转型均是在原有业务群基础上,依据技术趋势及市场需求方向而定的,转型也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