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QLED电视的概念日益走红。三星、LG、TCL等行业大佬的支撑,让QLED几乎成为了彩电市场唯一的运转核心。液晶派的分析家,更是借以QLED名义,认为OLED遭遇了强劲的竞争,传统的液晶技术即将被拯救和升华。
但是,就笔者看来,QLED不仅不会是液晶产业的救命稻草,而且很可能是终结液晶时代的掘墓人。为什么呢?因为,讨论QLED的前途,不能只关注光致发光QLED,更需要关注该领域中的另一个QLED产品:电致发光QLED。
液晶借QLED谋求“脱胎换骨”
以三星等企业推出的QLED液晶产品为例,其技术结构是:蓝色LED光源,配合红色和绿色“光致发光”QLED材料,混合出均匀白色背光源,通过液晶屏幕的光阀调节作用,最终成像。
这一技术体系下,QLED物质主要取带了传统LED液晶电视中所使用的红色和绿色荧光粉。QLED物质对荧光粉的替代产生的好处是:光转化效率提升、出光波长分布更为集中,与目标频率更一致。同时,如果使用的是棒状QLED材料,在光色彩转化的同时,还能进行偏振方向的改变——后者理论上可以节约传统LED液晶电视背光源50%的耗电。
通过采用效率更高、出光纯度更高的QLED材料,替代传统液晶背光源中的荧光材料,液晶电视在基色的色彩纯度上会获得非常大的改善。这将使得电视机的理论色彩覆盖范围大幅提升。一般认为,这一提升比例渴望在3-5成左右。
更好的色彩,同时节能:这就是QLED背光技术带给液晶产品的主要优势。而色彩表现不及OLED是液晶和OLED技术竞争的关键弱项之一。因此,很多分析人士将QLED看成液晶的拯救者。不过,即便是QLED技术下的液晶产品,在对比度、色彩分辨率、舒适度等方面的表现还是要落后于OLED产品。
认识两种QLED,液晶恐“引狼入室”
对液晶显示技术,或者说是液晶背光源品质有帮助作用的QLED材料只是QLED产品的一种:即光致发光QLED。光致发光QLED不仅可以用于液晶背光源,也可用于一般的室内照明、室外照明等光源中替代传统荧光物质。
不过,光致发光QLED材料还有另一个孪生兄弟:电致发光QLED材料。顾名思义“光致发光”QLED的发光是由于受到光照激发作用;“电致发光”QLED发光则是由于受到电流激励作用。
与光致发光QLED材料的作用主要是改进传统LED光源的品质不同,电致发光QLED材料自身就是一种“光源技术”——他就类似于OLED材料或者LED材料一样,在电流的作用下能发出各种颜色的光来。
电致发光QLED材料在显示领域的应用方式与OLED材料极为相似:即在TFT驱动阵列下,构筑网格状的QLED材料阵列,进而形成QLED显示屏。——这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在色彩、对比度、亮度、色彩分辨率等关键显示指标上与OLED几乎相当,甚至略有优势,整体显示效果超过传统液晶技术,被认为是未来一种可供选择的新型半导体显示产品技术路线。
笔者认为,随着光致发光QLED产品在液晶显示领域的应用逐步展开,QLED产业自身会大为发展。包括产品种类、品性、寿命、成本等关键产业因素都会得到不小的进步。这些进步将最终成为直接的QLED显示面板产品出现的基础,进而对传统液晶技术形成彻底的替代性作用。
某种意义上,光致发光QLED虽然能帮助液晶一时,但是液晶主动引入QLED却是真的“引狼入室”——这个叫做QLED的新家伙不仅有可能会吃掉OLED,还有可能会同时吃掉液晶。
迎接QLED时代,还需三大突破
无论是光致发光QLED还是电致发光QLED产品,如果想大规模进入市场都还至少有三个关卡需要突破。
首先是产品的稳定性问题。QLED材料是一种复杂的半导体有机合成材料。大多数这种材料在高温、氧化环境中的工作稳定性并不理想。因此,应用QLED技术的显示设备,无论是液晶还是最终的QLED显示屏,都必须设法保障QLED产品的“稳定”。
其次是市场准备的问题,亦持续稳定的产能供给、产能提升和市场消化问题。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和材料,上游供应商不会一次性投入巨大的产能供给相应产品。市场供给能力的提升必须遵循螺旋曲线的规律。这就使得,消费者不能期待2015年QLED电视“烂大街”。产业需要的准备周期有多长、产品工艺的稳定性和成品率如何不断提升等问题都会在未来一段时期困扰整个产业体系。
第三,QLED产品的成本问题。早期应用QLED技术的液晶电视成本一定会有所提升。那么在效果改善和价格上涨之间多久才能形成 “价值对等”,也就成为了QLED能以多快的速度普及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以上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有一种可能性是QLED的成熟速度不及OLED产品。那么,最终获得市场胜利的依然会是OLED。但是,如果QLED的成熟速度很快,包括直接应用电致发光QLED技术的QLED显示面板产品也快速成熟和出现在市场上,那么OLED和液晶都会成为历史。
QLED、OLED和液晶的日子如何过得顺畅,其实是OLED和QLED两大技术体系的赛跑问题。在这个游戏中,液晶只能是最终的受伤者。而在这场赛跑中:产业支撑规模、技术成熟度、工艺成本和经济性是最重要的“对抗性”因素。
总之,对于液晶这座显示堡垒,QLED更像是“特洛伊木马”:成熟和成功的QLED产品最终会变成QLED面板,而把引路人液晶抛弃。作为半导体显示产业的企业,需要做的是计算液晶的生命周期,以及为OLED和QLED两者都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