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南方都市报发布的KTV行业数据报告中显示,目前有77.3%的人已经认同“现在去KTV的频次大幅降低”,81.1%的人表示“KTV唱腻了,玩别的去了”,其中90后占大部分受访者。同时在电影行业保持30-50%的增长率之下,KTV行业竟然在2013年变成了负增长。这一系列数据都表明整个KTV行业正在消沉,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随着O2O的兴起,大量生活消费类行业商家都已经和移动互联网接轨,寻求创新发展。但是KTV作为城市娱乐消费的重头,却起步很慢,俨然已和大趋势脱节。目前只有一些团购网站的合作形式,但是通过团购打价格战并不是改变行业根本现状的关键,也并不是解决用户消费习惯的最终办法。尤其是中小型KTV商家正面临残酷的行业环境,他们寄希望团购能增加开房率,但却出现了8分钱一群人唱了一下午, 再无其他消费的奇葩行为, 商家真是欲哭无泪啊!
KTV产业面临洗牌,没有大品牌和垄断性
回顾KTV产业走过的十多年道路,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几乎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先行者依靠市场空白的优势所积攒的人气并非稳固,反而是后起之秀凭借自己的创新和服务在不断的推进着KTV产业的更新换代,每一次科技或社会形势的发展阶段都是KTV产业的一次洗牌阶段,缺乏竞争力的被淘汰,充满活力的成为行业主流。
中国最大的KTV连锁才100家左右,这相比任何一个其它行业都是比较小的,也就是说没有大的品牌,没有特别有垄断性的市场,但这个行业本质上还是一个暴利的行业,就是比较赚钱,但又没有巨大的平台,产品很长时间没有变化。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有诸多迹象表明KTV产业内部的洗牌时刻已经到来。从行业来看,KTV已经过了黄金发展期,现在KTV的投资回报率远远不及三五年钱,曾经12-18个月投资回本现在一般的店想都不敢想。目前KTV市场面临的问题是供远大于需。在这一两年会出现一波倒闭潮、跑路潮。当然,好的KTV,在市场排名前三的KTV会越来越好,开越来越多的分店,缺乏竞争力的必然被淘汰。
KTV系统落后,互联网优势来补足
互联网对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以及消费意识的改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的发展模式,传统思路的一些KTV很难适应这种变化。虽然KTV仍是城市娱乐生活的“硬需求”,但 KTV 产业却迟迟没有数字化、网络化,几十年来一直是同样的状态,进店、唱歌、付钱,设备落后、用户体验单一,KTV那些落后的娱乐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最重要的一点,KTV已经不再是一个供大家唱歌的场所,而是一个聚集了年轻人社交、娱乐、聚会等一切需求的地方。
记得多年前同班同学KTV聚会,面对着KTV那原始的点歌系统和毫无美感的界面,我曾经认为KTV网络化即将到来。多年过去了,传统KTV的经营模式依然没有任何改变,KTV一如既往的向我们这些已经移动互联网化的人们提供着糟糕的用户体验。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缺乏互联网基因的传统KTV企业已经无法迎合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对体验的要求,目前已经是互联网企业进军KTV市场的成熟时机了呢?从互联网企业最近获得的机遇和优势来看,貌似的确如此:
1、规模优势。KTV行业普遍经营规模较小,在中小城市投资几百万就可以开了,这些歌城的连锁一般也只是区域内的连锁。这样的KTV只能依靠硬件、地段等优势竞争,不具备任何技术实力。而互联网企业有能力完成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可以在任何一间KTV包房向消费者提供标准化的硬件(音响)效果和完美的软件操作体验。
2、服务优势。KTV包厢算是世界上最容易让人无聊的场地之一了,因为在唱的始终只有一两人,其他人只能吃的吃、玩的玩,天然有打发时间的需求。而KTV所提供的服务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社交服务,这正是互联网企业擅长的。打个比方,如果我和朋友到KTV唱歌,当我们进入包厢的时候,我们的手机APP自动连接包房里的KTV服务台,则包房可立即获取本包房在线人员列表,我们在手机上就可以完成点歌,点歌列表不但可以显示下一首是什么歌,还可以显示是谁点的歌(平时每当歌曲切换的时候,我们不都大声的问谁的歌吗?),当轮到我唱歌时,我的APP状态向朋友显示我在哪个KTV唱什么歌。如果我打算周三去唱歌,却只找到了两个人陪同,我希望去的朋友多一点又不知道谁有空,在我通过APP预定了KTV的包房之后,我的显示状态可以告诉朋友们我已经订了周三某歌城的包房,有空的朋友请前来高歌一曲。在我决定到线下KTV消费时,我在通过APP先选好要唱的歌单并直接手机导入KTV点歌系统后台,系统还会根据历史点歌记录,推荐风格相近的歌曲。而且用户无需对着那张十年都未曾改变的点歌屏幕找“切歌”按钮,只要对着智能话筒发出指令即可……像这样完美的细节体验是传统企业根本无法做到的。
3、资源整合优势。KTV店最希望得到的是活动策划玩法更新与宣传,刺激消费。而互联网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围绕点歌系统进行创新,将多人游戏、跨包厢社交、影音观赏以及娱乐后市场服务(打车、订房等)这些好玩的功能聚合,让KTV、酒吧、影院三合一的文化娱乐综合体成为现实,丰富多样的产品让娱乐更趋多元化,可持续发展。像最近虎嗅报道过的“一起唱”这种垂直KTV行业的O2O平台,他们有别于唱吧的以流量为核心的互联网思维,采取的是和传统系统公司类似的逻辑,从点歌系统去切入商户,然后在用户端这边提供预订、点歌、跨包厢社交、娱乐等互联网式的服务。一方面为商家提供全套KTV运营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能为用户提供极致娱乐的体验,在互联网、KTV、用户三方之间形成病毒传播。
KTV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做管理
从传统KTV行业的运营管理来看,大部分会员管理还停留在会员卡、会员积分的阶段, 从市场营销的话,会有一些团购、广告合作类介入。总之,从大数据角度来看,那是相当落后。但也不乏有先驱者,以台北纯K为首的这些新兴KTV都开始用最先进的ERP系统,其中包括多店联网的会员CRM,结合微信公共账号,及台北纯K自己的App去做精准的会员管理和预订助手。再比如之前唱吧与一家有经验的传统KTV公司合作进行深度融合,利用其庞大的用户数据群以及成功的线上运营经验, 植入移动互联网基因。但该模式需要商家有足够的魄力, 因为变化将会是颠覆性的,涉及利益的重新分配,店内的重新装修,营销渠道的改变,传统运营团队与互联网运营团队的思维交锋等方面,这也是传统KTV商家一个无法忽视的难题。因此是否能杀出重围、真正的做到颠覆自己,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KTV如想“续命”请先“革命”
虽然前面都在说KTV产业已呈衰落趋势,但其实反过来看,这才是发展的最好时机! KTV产业说到底是属于服务业的范畴,而服务业的发展便是要顺应消费者的需求,满足消费者的习惯。凭借互联网思维跨界运营,搭建起完善的O2O营销通路,这才是KTV行业的最终出路。目前,针对KTV行业的O2O平台还未出现大品牌,而像大众点评、美团等切入KTV的常见手段无外乎是团购、优惠券、预订等。而通过团购打价格战并不是改变行业根本现状的关键,也并不是解决用户消费习惯的最终办法。一方面价格便宜了,但是服务、硬件、软件设备却跟不上,用户体验不满意。另一方面导致KTV行业的利润越来越小,商家也不愿意花费高昂的代价去更新或购买新的设备和点歌系统。
未来对于KTV可以设想的场景是,在手机端可以实时看到KTV的空房信息、计算精准价格、无线智能点歌导入歌单,在线下可以进行跨包厢社交、多人娱乐互动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场景将是未来KTV用户做决策的常用场景。因为用户的需求不仅仅是折扣,更重要的是服务,甚至够不够好玩能不能交朋友。所以KTV需要一场颠覆传统的革命,年轻化、社交化、个性化、娱乐化势在必行。
结语:随着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的扩大,推进O2O平台,让更多用户从线上走向线下已经成为趋势,而传统KTV行业若能积极拥抱互联网,提升用户体验,让KTV变的更好玩,真正实现了手机、KTV包房、社交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这势必会形成一种新的竞争力。那么KTV行业将会变得更加多元化,更具娱乐性。因此不论从软件到硬件,从系统到平台的搭建,从用户体验到营销价值,KTV产业颠覆传统革命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