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2014消费电子,彩电产品最大的技术话题是什么呢?答案显而易见,他就是4K和OLED。但是,与2012和2013年CES展会,人们对4K和OLED的评论两极化不同,今年这两个技术门类的一些“杂音”已经消失。
第一个消失的杂音,OLED不行论
2012年三星和LG首次展示了50寸级别的OLED电视,并宣布将在来年实现量产和上市——这一目标最终因为技术性困难没有实现。2013年CES展会,索尼和松下加入了这一展示阵营,但却缺乏“上市计划”。
在这两年间,关于OLED的讨论非常多。大致有“OLED”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和OLED暂时还不行、液晶产业未来生命依旧旺盛这样的两种观点。持有前一种观点的人,常常引用OLED显示技术的众多优势,作为论证素材;持有后一种观点的人则以大尺寸成品率,这个被三星和LG证明,而且依然在证明着的“技术难题”为主要依据,并辅以对该液晶产品价格和成本优势跨讲,来证明OLED在很长时间内“干不过”液晶的结论。
不过,在CES2014展会上,持有OLED暂时或者根本不行论的声音几乎绝迹。原因大致有三个:
首先是技术路线上的原因:LG和三星的大尺寸OLED8.5代线量产规划推进按部就班,2014年量产应问题不大;包括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的更多企业已经指定大尺寸OLED量产计划(这个目标是2015年);全球大多数面板企业完成金属氧化物和低温多晶硅两个TFT技术或者其中之一的技术积累、量产实践,这位LCD线转向OLED提供了更多的技术储备;更大尺寸的喷墨打印、激光热转印和真空蒸镀OLED技术,被更的面板厂商验证……
第二则是产品路线上的验证:三星和LG已经在全球主要彩电市场推出OLED产品,在CES展会展前,创维、TCL、康佳等彩电企业也推出了OLED量产型号。实际产品的大量问世,直接促进了全球OLED战略,从技术方向到市场方向的转变。
第三,也是最显而易见的原因:CES展会上,还有哪些彩电巨头敢于拒绝OLED呢?2014年OLED产品的展出数量超过了历往各年的综合。这已经足以说明OLED爆发的力量正在显现。
基于这一系列的产业变化,OLED不行论已经唱不响、行不通,而且没有彩电企业愿意附和其声了。
第二个消失的业界杂音是“4K阻止OLED”论
4K将阻止OLED产品对液晶的代替效果,至少是延迟这种代替效果。这种观点在2012和2013年CES展会上非常常见。尤其是台湾液晶面板业,很多人愿意发出这样的声音。
液晶产业为何有人热衷于此论点呢?这是因为这样的论点是可以赚钱的。对于不能率先推出OLED面板的面板企业和彩电企业,选择4K这样一个新的焦点技术,并以此技术来批驳OLED技术,可以“有效掩盖自己在全球彩电技术趋势竞争中”的弱势。——这就形成了,对OLED不懂的人努力说OLED不行,埋头搞OLED的三星和LG却几乎停止了对全新LCD线的开发和建设的巨大反差。
不过,从实际的技术规则看,OLED和4K本身根本没有冲突。为何液晶能做4K,OLED就不能呢?2014年CES展会OLED几乎是用全部4K产品展示的阵容,证明了4K难不倒OLED。同时,更证明了4K拯救不了液晶。
实际上,三星早在四五年强就可以自3英寸的OLED屏幕上,实现接近高清的分辨率。这样的分辨率如果放大到四五十英寸,不用说4K,16K也不在话下。唯一的问题就是,大尺寸化的成品率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液晶转向4K时的最大问题(只不过因为液晶数十年积累的技术经验,导致,液晶在4K成品率上突破神速,而OLED就要慢很多了)。
4K对于OLED只是一个随着量产技术成熟,水到渠成的事情。这不像等离子显示技术:等离子显示技术最大的难点就是提升显示像素密度,这也导致等离子电视只能做大、不能做小。等离子的此项技术缺陷是4K时代等离子必然终结的最大原因。
不过,现在来继续讨论4K阻止OLED,成全LCD的观点已经没有意义。CES2014上,诸多的4K OLED已经证明,这个观点是不科学的、不可信的。
对于2014年的CES展会,彩电和显示技术创新几乎为零:大多数展品的技术原型早已展示很多次,展会上根本看不到全新技术的显示产品。但是,这届展会却在另一个层面具有战略意义:对4K和OLED的未来进行了盖棺定论的总结,对“杂音”进行了彻底的清理——OLED终将是彩电的未来,消费者不会等很久了,4K和OLED没有冲突,而且必然伴生,LCD液晶显示的技术巅峰已经到达,她的未来只剩下被OLED代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