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长虹一场“红火”:CES全球首个展出全套智能家电系统产品,并荣登多项创新大奖;此后四川长虹股价异常波动,涨停板的位置可是数年来家电企业所没有触及过的。但是,如此成绩,长虹并不满意,因为长虹公司总经理刘体斌说:“1月18日,我们将有一个震撼整个行业的大动作。”
是什么样的“大动作”,令长虹能够如此“激动”,并令此前的“成绩”黯然失色呢?业界猜测诸多,如国际市场性的、资本性的、跨国巨头合作性的等等都有,淡然也有产品型的。
从目前,长虹舆论造势的力度看,长虹“大智能”新战略已经完全够过了概念阶段。长虹的营销攻势一也在实时性的向“具体市场”转移。以此为基础,长虹现在最匮乏的应当是能够让“大智能”落地的产品或者是跨国技术合作。虽然资本性或者国际市场性的“大动作”也有存在的必要,但是紧迫度却不能和产品、技术性的“大动作”相提并论。
正因如此,现在对长虹1月18日大动作的最热猜测是“电视”产品。但是,智能电视、互联网电视、OLED电视、曲面电视、4K电视等新概念,不是长虹已经有充足的产品线的,就是业内已经满大街推过的。这些概念根本不足以成为长虹眼中的“大动作”,更不会对长虹“大智能”布局产生根本性的战略影响。
除非长虹能在战略生态或者核心技术上再次突破。比如,此次CES展会LG推出的webos:虽然业内对其抗衡安卓前景不是很看好,但是作为关键技术自主化的突破还是报以了战略性的评价。更比如,在智能电视CPU上,或者通信技术标准上,长虹有新的突破:采用新平台、或者采用自家技术,都可能成为改变智能电视行业价值标准的事件,其意义足以称得上“重大”。
另一方面,长虹电视也可能出现新的“生态”结构。这恰恰是目前智能电视产业的“薄弱”环节。从内容、盒子、运营商、关键软件到品牌联盟,各种可能都会是“大事件、大动作”。而在此前已经有了华为和创维的战略合作的先例,TCL傍上爱奇艺的壮举。
但是,把长虹的“大动作”局限在一个电视产品上,还是有些小巧“长虹大智能”战略的容量了。CES展会上,长虹推出的可是全套家电、大大小小可谓应有尽有的智能化概念和展示样品——这些不应该只是长虹的“样品”,甚至大多数都已经走出概念阶段,具有市场化推广的价值。如果从这样的角度看,长虹大智能战略现在最需要的是“标准话语权”。
联系到,长虹去年和今年在美国先进电子和半导体产业的活动,长虹和小米的热恋传闻,以及长虹提出的“以数据支持智能家庭”发展的产业模型。长虹的“大动作”也有可能是一组产品,并伴随者一系列的后台支撑服务的推出。或者说,长虹的大动作是“数据集”之上的“产品集”和“应用集”。这样的一套东西,要比长虹CES展会上所展示的那些系统和产品更为完善,也更可以让长虹依靠数据链接,应用软件展示体验的“大智能”真正“落地生根”。
实际上,在“大智能”模型下,长虹的基因已经彻底蜕变。
长虹不再是赵勇10年前规划的那个IT、家电、通信等“硬件”产业的制造者,或者营销家。长虹新的价值维度是:平台、软件、数据、标准——任何的具体产品只不过是这四个维度的具体承载者罢了。
用这样的思维来看待长虹1月18日的“大动作”人们的疑虑会更多、猜测会更多、可能会更无穷无尽。因为,在这样的概念下,intel或者微软,百度或者CCTV,中移动或者长虹主要竞争者海尔、美的,都只不过是长虹“生态”的参与者和有机一环:长虹不用超越他们,但是却可以在自己的地盘驾驭这些玩家的力量——这就是崭新的智能家电产业的“生态理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护卫竞争,更互为伙伴。
这样的产业格局,是笔者想到了香喷喷的腊八粥。这样一道新年主食不仅是美味,更是一种智慧。它能震撼整个业界也就不足为怪了!
除了这些高级的猜测,长虹大动作还有另一个可能:也许人们都把问题想的太复杂了。长虹大动作根本就是“互联网电视”的又一波史无前例的“价格”冲击波——甚至是整个智能家电产业的“价格冲击波”。虽然这种想法很“低级”,但是对于业界和消费者却绝对是震撼性的好消息。
但是,以上都是“胡猜乱想”,长虹心理究竟揣着一直怎样的“小兔兔”,还得到2014年1月18日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