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上千亿元的智能电视市场蛋糕的诱惑下,乐视、联想、爱奇艺、阿里和小米等互联网企业,纷纷举起了“跨界”的大旗,在已趋于稳定的中国彩电市场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刚赶走了其他对手的彩电六巨头,又迎来了一批重量级的对手。
9月,对于中国智能电视,可以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火拼”。放眼全球市场,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像中国市场一样出现多个品牌同期推出新品的火爆场面。
9月13日,沉默多时的行业领军品牌海信高调推出VIDAA、VISION两款升级4K产品。在发布会上,他们高调表示自己将“造船出海”,参与这场由“家电”与“互联网”共同营造的智能电视的蓝海博弈。
谈及互联网企业进军智能电视,海信电器产品总监简志敏显然更对自家产品充满信心。他说:“电视不是手机,手机算快速消费品,而电视却一定属于耐用消费品,电视对于品质的要求远远高于手机。做电视需要很成熟的技术沉淀,而在技术这方面,我们是最好的。”
互联网企业祭出两大法宝
随着操作系统、生态体系、无线互联技术的日益完善,智能电视成了继PC、手机和平板电脑之后,最后一块终端屏幕。而一向富有侵略性的互联网企业,终于在这个月也开始集体向这块屏幕发兵。9月2日,康佳与未来电视合作发布KKTV;3日,TCL联合爱奇艺推出TV+;5日,小米公司推出小米电视,并打出2999元的低价牌;12日,创维与阿里也签署了联姻协议。
剖析互联网企业进军路线,不难发现,掌握内容优势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向软件动刀。以硬件起家的互联网企业,则继续叫出了“便宜”的口号。
作为互联网行业的大哥,阿里捆绑着“网购系统”打造了独特的阿里云OS,杀入智能电视软件板块,并启用“借船出海”的模式,与创维等传统家电厂家共同布局智能电视市场。而主要靠做硬件起家的小米,推出智能电视产品时更多向硬件靠拢。基于Android系统,小米模仿电视厂商打造出自己的操作系统,又照搬了手机营销的成功策略——47英寸电视售价为2999元。小米意图通过这样一系列“廉价”营销布局颠覆整个智能电视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企业的进入可以迅速补足智能电视软件领域的短板,崭新的营销策略也使得智能电视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互联网等企业的进入,能给趋于平淡的电视市场注入新活力,大大刺激到传统家电企业革新的神经。
海信VIDAA、VISION双剑齐发
“从质量上来说,买台手机,生命周期是1~2年。如果买一台电视,生命周期为7~10年。对于消费者来说,出毛病那是很麻烦的。海信从事电视机产业40年,迄今产销了一亿多台电视机而无召回案例。今年,我们又大幅超越国标,推出30天包退包换的服务政策。这些都是其他厂家做不到的,互联网企业更难做到。”简志敏更加直接地点出了互联网企业的硬伤,“就拿屏幕来说,不是一块面板就能代表画质的,在这块面板的背后,需要有技术池的支撑,引擎技术、模组技术、颜色处理技术,我们一共有150多项专利技术,这是我们多年技术积累的结果,在国内厂家当中我们是独树一帜的。”
与爱奇艺、阿里只涉软件不碰硬件的柔和进入方式不同,小米和乐视以硬件入侵。意图上下游产业链通吃的互联网厂商,在一入局就遭到了传统企业的连番炮轰,而能否把“品质”问题拿出来晒太阳,也成为了小米等厂家能否入侵成功的门槛所在。
对比近期双方推出的产品配置,就能看到小米等做硬件的互联网企业的尴尬。以往在发布新品手机后,打“廉价”+“高配”牌的小米,在智能电视上,却只能抓住“廉价”这个关键词进行营销。在硬件配置方面,他们能说的仅有“引进LG的IPS硬屏、三星SVA屏,采用1.7GHZ处理器、2GB内存、8GB闪存……”,由于对主流趋势判断不足,也没有搭载4K的顺风车,小米等互联网企业的“配置”营销,开始显得捉襟见肘。
在用户体验的比拼上,海信刚刚发布的85英寸超清大屏幕VISION TV以及K680系列4K VIDAA TV产品均交出了漂亮的答卷。相比去年推出的第一代1.2版本产品,海信VISION TV2.0(4K)进行了287项改进,在业界第一个实现4K UI、“一站式影视搜索”、“一站式观看历史”设计,并首次将NFC技术应用在智能电视,实现手机与电视之间的一触传屏。
其全新改版“电视汇”设计让用户看直播电视的体验达到了新的高度,也让海信勇敢地在新版遥控器上去掉了数字键。VISION TV 2.0(4K)勇创诸多业界“第一”,可能是业界最先进、最好用的智能电视系统。4K VIDAA TV是今年4月引起业界广泛关注的VIDAA TV的升级版,延用了“四键直达”标识性极简操控设计。其软件系统从VIDAA TV 1.2升级到1.5,VIDAA颠覆性的系统设计至今仍未被同行超越。此外,4K VIDAA软硬件全面升级,支持GAMLOFT等大型游戏的运行,竞争力十足。
谋局生态链 彩电巨头厚积薄发
“拿VIDAA来说,我们把电视拆开,把硬件给他们,他们也做不出这样的智能电视。”海信互联网运营中心总监、VIDAA产品经理高雄勇向记者展示了一系列的数据,并展示了海信拥抱互联网的一系列动作。
高雄勇向记者介绍到,2006年起,海信通过海信集团旗下传媒网络、通信、宽带多媒体等公司进行跨产业合作;2008年,海信在国内率先搭建互联网电视运营平台;2010年,海信首家推出自主开发的HITV—OS智能电视操作系统和海信APP应用商城;2012年,海信斥资收购世界顶级海外软件开发团队,成立Jamdeo公司,通过一系列的布局,完成了智能电视进入井喷期的技术储备。
截至目前,海信智能电视提供的云端视频资源累计已超过125万集,每周更新约30到400集,日均在线人数超过100万。游戏应用的月下载量超过9.6万次,用户月在线时长超过19万小时。其智能电视整体网络激活率达82%,高出行业40%,用户活跃率达63.1%,高出行业15%。
通过一系列的吸收消化,海信率先实现了电视互联网时代的产业布局,也率先摆出将积极与对手在新环境里竞争的态度。高雄勇向记者补充到:“毕竟,我们是从300多家电视厂商的尸山血海中拼杀到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我们适应力很强,也已经融入这个时代并保持领先了。”
彩电企业仍是 智能时代领跑者
在这场智能电视大考中,关于传统家电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究竟孰优孰劣,鹿死谁手的议论层出不穷,而意见领袖的风向却集体倒向了传统家电厂商。
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聂孝红认为,现阶段在互联网企业与彩电企业的争夺战中,两者尽管已经在市场上贴身肉搏,但是在产业布局和竞争优势上,双方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无论是乐视超级电视,还是小米电视,在进入彩电市场后,第一板斧就拿“价格”做文章,并没有推出真正颠覆、改变用户使用习惯的电视机产品。他们直接将电视机理解为一个显示器、家庭的一样家具,按照IT生产模式,直接从上游各个厂家采购各种零部件进行拼装,希望以“借船出海”迅速攻占大屏。
同时,当前互联网企业的电视机价格战还受到资本市场“烧钱理论”推动。多年来,互联网公司快速发展壮大的诀窍就是烧投资者的钱,讨好用户。但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在没有烧到企业成功的那一天钱就没有了,此前用户购买的电视机售后服务又该怎么办?
央广经济之声评论员王浩认为,传统电视厂商依靠着长久以来的消费者积累,在品牌、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上仍占据优势。IT互联网企业早期进入电视领域往往过于乐观,把问题想得过于简单,联想去年发布的智能电视,业绩遭遇滑铁卢,这就是个提醒。
“‘年轻’既是互联网企业的竞争力,也是短板。与在传统厂商产品、服务体系的对撞下,他们需要时间和资金,只有咬牙撑下去,才有机会。”王浩说。
面对争议,海信电器总经理刘洪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行业的变革期,海信从来都是以叛逆者的形象出现,从CRT到平板,从LCD到LED,然后再到智能电视时代,海信一直是跑在最前面,引领行业变革。海信也在一步一步地把自己变年轻。我们将以开放、合作、共赢的互联网精神和各类运营商友好合作,加快云端布局,共同为用户服务,分享市场成果,从云端到终端,海信要构建行业内最具竞争力的智能电视完整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