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半年,娱乐性强的轻型题材逐渐被观众认可,中国电视机的遥控器也已经开始逐渐向女性和年轻人转移。2013年电视剧市场延续了2012年的这一特征,受追捧的电视剧进一步女性化、低龄化、传奇化。谁也不会料到,对大制作电视剧而言,2013年会如此残酷。在电视机旁守候的观众也变得越来越挑剔,一般的影视剧情都入不了她们的眼球。
《楚汉传奇》《赵氏孤儿》《乱世三义》《唐山大地震》《大宅门1912》《闯关东前传》这些有着既往高收视率剧的标配(大导演、大明星、大编剧、大制作)的作品多让人大失所望:不仅收视率不尽如人意,反响也平淡乏味。相反,演员阵容和投资规模都相对较小的《妈祖》《笑傲江湖》《陆贞传奇》《百万新娘2》《箭在弦上》等所谓“雷剧”,却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与关注度。受追捧的电视剧进一步女性化、低龄化、传奇化遥控板逐渐被女性观众掌握。
与观众偏好题材转变相对应,能够拉动收视的演员也出现了明显的更替。2013年,能够对收视有所贡献和提升的演员,大多是充满青春气息的偶像型年轻演员,唐嫣、袁珊珊、杨幂、陈乔恩等;包括陈道明、陈宝国等在内的实力派演员,依然拥有不错的观众缘儿,但更多是在消耗和透支自己的市场价值;梅婷和夏雨主演的《三十而立》,收视率也萎靡不振。
2013年上半年,电影与电视剧同样出现的重题材折戟、轻题材讨巧,恰好印证了观众层级的更新换代电视剧越来越成为休闲、娱乐而非文化的载体。实际上,这与2009年华谊创业板上市后,热钱涌入影视制作市场不无关系。早期的影视制作更依赖于人脉与经验,接近于“近亲繁殖”,不仅给予新人的机会少,连带电视剧所呈现出的审美风格也更新缓慢;大量热钱涌入后,电视剧制作门槛进一步降低,给了更多新人和新公司机会,审美进一步多样化,新的审美潮流形成;热钱涌入的最初,围绕大公司、大导演、大制作人、大编剧投资,资本的逐利性导致大制作不能厚积薄发,成为急功近利的作品,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热钱涌入带来了市场的繁荣,也同样缩短了审美流行的周期。在题材管控下,家庭伦理剧2012年仅仅红了一年后,2013年上半年推出的家庭伦理剧,收视效应便无以为继,除开北京卫视播出的《婆婆妈妈的幸福生活》高于预期,《宝贝》《小儿难养》等收视平平,《青春期撞上更年期2》更是直接被腰斩。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电视剧的整体收视表现疲软。像《甄嬛传》《心术》《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等,所有播出平台收视率齐刷刷排行前列的作品,几乎难以看到。电视剧的开机率在进一步降低,观众在进一步流失。
通过市场竞争与淘汰,今年古装偶像剧、家庭伦理剧与抗战剧三者在市场影响和播出数量上遥遥领先。但抗战神剧由于情节过于戏谑历史,终于被推到“断头台”。5月,总局出台《上星频道电视剧播出管理调控办法》(俗称“22条规定”)。22条规定加强了对目前市场上热播剧目的调控。在这种政策的指挥棒下,国产剧再次迎来一次新的变革际遇。接下来应该做什么电视剧?业内从来没有像2013年这样迷惘过。唯一可以明确感知的是,影视公司上市冲动被遏制,热钱慢慢退潮,电视剧产量已经在缓慢下降。“高烧”后的电视剧,也许可以冷静下来,在13亿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受众。想要在市场上找到位置,题材创新,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