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濒临破产的日系电子三大巨头之一夏普可以松一口气了。最新的数据显示,夏普2012下半年的运营利润有望超过200亿日元(约2亿美元),超过公司此前预计的138亿日元,而夏普上年同期的运营亏损为711亿日元。
去年,夏普实施了降低成本、转让固定资产、重组的一系列计划。为了弥补其最大的亏损缺口——液晶面板,夏普通过转让鸿海10代线面板一半产能,以及转让股权获得三星、高通等的三次共计10多亿美元投资。不仅缓解了夏普资金上的压力,也获得了为其核心面板业务持续造血的能力。
有了资金上的支持,夏普一旦能够快速提升其8代线和10代线面板的产能和出海口,就能扭转夏普亏损业绩。
夏普一直寻找机会。腾讯科技获悉,夏普通过量产苹果手机和平板等小尺寸的面板,获得了8代线上的产能释放;而鸿海也开始通过采取自建电视品牌睿侠等一切可能的方式,为已参与夏普10代线面板的投资中,寻找庞大的出海口。
夏普IGZO屏技术也同时获得整机企业的青睐,据悉,苹果计划将其技术应用在下一代iPhone和iPad上。
寻找多方投资者 降低被控风险
2011年,百年夏普遇到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亏损。夏普公告显示,2011年财年亏损3761亿日元(约248亿人民币)。随后,夏普裁员风潮蔓延2012年,截至去年11月,夏普已裁员3000名员工。夏普甚至向日本三大证券交易所提交退市申请。
在夏普遇到巨大的危机时,鸿海宣布以8.09亿美元投资获得夏普9.9%的股份,成为夏普最大股东。宛如一颗救命稻草,让夏普看到了希望。
但好景不长,由于夏普股价的持续走低,鸿海“反悔”提出需要与夏普重新谈判,希望提高入股比例,并且能够介入夏普最新的技术。
夏普最终拒绝了鸿海的要求,同时开始积极寻找其他投资者。去年9月,夏普获得银行46亿美元的救助贷款,美国移动通信芯片巨头高通随后也向夏普投资了1.2亿美元,高通借此获得夏普5%左右的股份,因为鸿海的出局,高通将成为夏普的最大股东。今年3月,三星公司也加入到入股夏普的行列,花费1.1亿美元收购后者3%的股份。三星是夏普在液晶显示器面板及彩电行业内最为强劲的竞争对手,合作之后,夏普会优先向三星提供大尺寸的电视面板。
出售组装工厂 缓解投资压力
无论是面板的技术,还是高世代线面板的投产速度,夏普一直走在行业的最前列,并且远远快于其最大的竞争对手三星、LG。2004年1月,全球第一条生产大屏幕液晶电视的面板6代线诞生在夏普;2006年,夏普直接跳过面板7代线进入8代线;2009年10月,夏普公司宣布,其位于大阪府界市的全球首家10代线液晶面板工厂正式投产。
面板成本占一台液晶电视成本的70%,其巨大的利润让只生产整机的彩电企业“垂涎”。以一台42英寸,价格在3500元的液晶电视为例,其70%甚至更高的利润被夏普拿走,而整机企业单台利润只有3%-5%。
但面板的巨额投资和折旧费用惊人,一条10代线最经济的投资是产能每月达到60万片或90万片基板,按此计算,10代线投资在300亿元—400亿元人民币。
而一条初期的面板线,前三年根本无法获利,至少五年后才能为企业带来收益。此外,只有尽可能实现满产才能满足摊提折旧的费用。
夏普10代线开工率只有50%,按每年折旧金额平均至少高达60亿元来计算,夏普10代线将需要24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
面对今年年中即将到期的46亿美元银行贷款。夏普将10代线产能风险转嫁一部分给鸿海外,夏普也试图通过削减工厂等固定资产来获得可继续经营的资金。2012年,夏普出售海外电视组装厂和关闭海外太阳能电池面板。而此前有消息透露,夏普已将南京液晶电视工厂卖给联想,并已进入相互交接的最后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