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老一代的信息亭成本约为11万,每年的运维费也需要1000万。而现在新一代设备则价格更高,一个显示屏就需要8万左右。仅“智慧北京交通信息亭”一项,如果全部建成预计资金就要10亿左右。前期巨大的投资成本将是个巨大的问题。
毁灭:数字信息亭会逐渐被淘汰
北京市人大代表强磊说,当初北京建设信息亭这件事本身的动机是好的,但是就目前来看效果不是太好。信息亭在几年前还是有部分需要的,因此不能说当初政府的决策有问题。随着时间推移,不适用的东西自然就会被淘汰,正如曾经受欢迎的街边电话亭逐渐被市民手中的手机替代一样。现在信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信息沟通渠道也越来越多,比如电脑、手机等都成为人们喜爱的快捷查询信息方式,网络进入我们的生活中提供了很多便利。
那么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很多信息亭在街边闲置,甚至成为“小广告亭”呢?强磊认为,首先是政府宣传不够,政府应当对大家进行引导和宣传,让更多的市民能够认识、认可并且使用这些信息亭。然而现在很多市民一次都没有使用过信息亭,甚至有人都没有听说过。
生存:信息亭会逐渐完善,适应社会需要
信息亭的功能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功能会在增加,会应用更新更便利的技术。谈到目前手机、电脑等信息沟通工具的发展会不会让信息亭处境尴尬?有工作人员表示,这方面进行过详细的调研,信息亭和这些信息工具是互补的。新的信息亭会与城市规划、公共设施等相匹配。
其次是信息亭的适用性问题。作为数字城市的一扇窗口,信息亭的应用前景乐观,蕴涵巨大商机。信息亭首先为设备供应商提供了巨大的商机。信息亭市场需求极富潜力,产业投资规模巨大。在运营阶段,亭身广告具有很好的增值服务潜力,另一方面可以代理一些类似于自助售卖之类的业务。目前,信息亭开通的功能还未达到其全部功能的10%,关键在于一些资源未能充分获得并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