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日媒报道,日本九州大学(Kyushu University)的先端有机光电子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Organic Photonics and Electronics Research,OPERA)开发出只用荧光材料但发光效率在90%以上的高荧光(Hyperfluorescence)材料,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报导称,OPERA已利用新研发的发光材料试作出小尺寸OLED面板,其寿命高达数千小时,OPERA并计划于1年后将新研发的发光材料实用化,预估初期将率先应用于智能型手机上。据报导,OLED面板最终料将朝“向纸一样的显示器”迈进,而目前已有来自南韩等多家海外厂商前来询问上述新发光材料,惟OPERA基本上将以日厂为优先供应对象。日厂在OLED面板上一度位居领先地位,惟目前已被南韩三星电子抛在脑后,故上述新发光材料可望成为松下、索尼和东芝等日系厂商追击三星、LG电子的武器。
据了解,与现有OLED发光材料根据发光原理的不同,新的OLED技术大致可分为荧光和磷光材料。荧光材料的发光效率最大为25%,磷光材料为100%。但新材料光激发时的发光效率却与磷光材料一样高。据OPERA中心长九州大学教授安达千波矢的说法,这是因为新材料中产生了“热活性型延迟荧光(TADF)”现象。
此外,新技术在保持高效率发光的同时,可广泛选择发光颜色也是此次材料的一大特点。OPERA制作了具备蓝色、绿色、黄绿色、黄色和橙色等发光色的有机EL面板。黄色发光材料在光激发时的发光效率只有26±1%,但绿色和黄绿色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为74~94%,蓝色和橙色发光材料约为47%。OPERA的安达教授认为,虽然这个差异虽还有待努力,但一旦新材料商品化,就不需要磷这个稀有金属了,如此对有机OLED材料将会产生重大影响,相对的对成本影响更大。
目前,使用于OLED的第1代发光材料“荧光材料”价格虽低廉但转换效率(将电子转换为光的效率)低,第2代发光材料“磷光材料”转换效率虽接近100%但因必需使用铱(iridium)等稀有金属故价格高昂,而新研发的第3代发光材料“高荧光”则融合了前2代材料的优点,不但转换效率接近100%,且因无须使用铱(iridium)等稀有金属,故材料成本仅需现行的1/10。
相关业内人士分析表示,OPERA为日本产学合组的机构,参与的企业包含于今年美国CES上展示世界最大56寸4K OLED面板的Panasonic以及Japan Display Inc、东芝、东京威力科创等14家日本电机/材料厂。这一技术一旦推广,将给整个电视领域带来不小的OLED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