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液晶拼接正在颠覆“专业大屏”的价值体系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13-12-12 作者:四季花开

液晶显示的“低价”之谜

    自08年以来,液晶拼接显示技术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并在三年内迅速成为了使用范围最广、销售数量规模最大的专业显示品种。其发展速度超过了先于其成熟的DLP和PDP拼接显示技术,成为了拼接显示市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但是,液晶拼接产品的成功,并没有带来“大屏拼接产业”的规模化成长。原因在于,这种产品虽然应用广泛、数量巨大,但是也价格低廉:液晶拼接让传统拼接单元从5万到二三十万不等的单元价格,下降到了数千到四五万元的区间。业内公认,液晶显示已经成为专业显示领域最大的“价格杀手”。

   

    液晶显示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的趋势,表现在任何采用液晶显示技术的领域:彩电、电脑、手机、商务显示器、液晶拼接墙等等。这些领域无一意外的在过去5到8年的时间里遭遇了价格持续下滑的尴尬。以最被人们熟悉的液晶电视为例:2004-2005年32寸液晶电视的销售价格在16000-26000元,而2013年底这一售价最低只有1100元,即便是功能丰富的高端产品,也仅仅有少数型号价格能维持在2000元左右。

液晶拼接正在颠覆“专业大屏”的价值体系

    液晶显示产品价格快速下滑的根本原因在于液晶显示的核心产业:液晶面板产业的特殊规律。

    液晶面板产业是一个高度集中化的制造产业,是典型的投资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能密集型产业。目前占据全球液晶显示市场主要产能的8代线和8.5代线面板线的建设成本普遍在120亿(月入4万片基板产能)到270亿(月入10万片基板产能)之间。虽然单一的降低生产线产能,能够最终降低生产线的投入成本。但是,业界实践证明,单条液晶面板生产线产能低于月入3万片基板,则将失去市场竞争力,必然陷于亏损。所以,没有一家面板企业在建设面板线的时候目标是“降低产能压缩投资成本”的。

    另一方面,液晶面板行业的竞争特点决定了任何一家从业企业,都必须在产能规模上达到一定的数量级,才具有市场竞争能力。这个基本的标准是:月基板投放量在6万片以上.这与上游产业的本地配套能力、长期大宗物资的稳定供给能力和下游市场的稳定合作能力都紧密相关。

    因此,在全球市场上,大尺寸液晶面板企业没有一个不是巨头公司。这些公司的竞争往往以规模优势为前提、技术优势为保障。而规模性的产能扩展,任何一条新生产线的建成都具有行业性的“产能提升意义”,导致了产能增长呈现跳跃性,行业整体产能在相对不足和相对过剩中持续波动——当行业产能处于相对过剩期的时候,液晶面板价格必然不断下降;而在行业产能处于相对不足期的时候,则提价幅度难以达到此前价格下降的比例。这就形成了大尺度上液晶面板价格持续下降的趋势。

    此外,全球液晶产业的成品率从8年前不同世代线的30%-80%以上,已经全面提升到现在的平均95%左右,面板切割利用率也从八成左右提升到目前最高接近平均98%的水平;液晶生产基本上游材料从早期的“相对不足的供给状态”、也进入了产能充分,市场规模化多元化的状态、面板制造企业流程和成本管理的水平也不断提升,关键设备的稳定性和寿命不断提升……这些因素同样促成了面板产品价格的下降,进而成为现在终端液晶显示产品,包括液晶拼接单元价格走低的关键原因。

    但是,仅仅是价格下降,还不足以支持液晶拼接技术显著改变大屏拼接产业的价值格局。液晶技术所带来的“更为普遍的高稳定性产品”成为了液晶拼接影响大屏行业发展的另一关键因素。   

液晶显示拥有“内在的稳定性”

    专业大屏显示,尤其是拼接墙工程特别注重产品性能的稳定性。这些产品往往应用在安全监控、即时指挥、生产调度等领域。例如火箭发射、电视节目直播、地铁调度等应用,绝对不允许计划外的“产品故障”。在大屏拼接市场早期,只有DLP显示技术能实现这等高度的产品稳定性。

    但是,DLP背投显示技术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化设备,它涉及微机电、半导体、印刷电路电子、光学、光源、机械等很多学科。而且每一个学科所提供的技术支持都是“致命性”的。例如,背投DLP单元显示需要稳定的光源系统才能工作,为了实现最佳的可靠性,厂商不得不推出双灯热备份产品:这无疑增加了很多的系统成本。

    更为重要的是,DLP背投显示产业涉及到漫长的产业链。这些产业链没有统筹性的关键环节。从DMD芯片到光学镜头、光机、灯泡、散热风扇,每一个部分如果出现故障,都将导致整台设备的灾难性后果。这些风险最终都需要整机厂商承担,并加以解决。而专注于市场本就狭小的“拼接”领域的这些企业,其业务往往是单一的:他们必须依赖并不多的拼接产品客户,收回很多研发成本。

    相比而言,液晶显示则是一个在安全和稳定上“足够幸运”的技术。

    液晶显示的核心是液晶面板。液晶面板几乎集中了整个产业最主要的关键技术。液晶面板企业都是海量规模的制造商,他们往往可以通过全显示行业的应用规模分摊自己的研发成本。同时,液晶部件的稳定性技术又基本不影响产品的拼接缝隙性能的提升,可以充分利用多种技术和革新的工艺,包括广为人知的半导体加工工艺(光刻机技术)等固有的稳定性和高可靠性,提升最终产品的“可信赖程度”。

    液晶显示的另一个关键组件是背光源系统。目前大多数液晶显示设备使用直下式、点阵结构的LED冷光源。这种光源技术的稳定性是空前的,同时发热非常少,几乎不用担心光源热量对光源前部诸多光学膜结构和液晶光阀结构产生致命性的影响。同时,液晶光源模组采用大量的LED发光器件,这些器件自身之间形成一定的“备份”关系:少数LED光源器件的性能损坏不会导致整体设备的瘫痪。

    在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之外,主要的技术组件是各种连接电路、面板和光源的驱动IC电路、视频和控制信号处理电路,以及电源部分。对于各种连接线电路的稳定性,是电子电器专业的基本问题,早已被解决。而主要的驱动IC和信号处理控制电路,都在向单芯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方向发展。依托半导体工业的技术进步,这类产品的稳定性也是空前的。在液晶显示的电源部分,由于其通常整机耗电量较低、内部发热结构较少、有用功耗率比很高,导致其电源设计上只会比传统DLP和PDP设备更易实现高稳定性,而不会拥有更多困难。

    在拼接墙单元的另一个组件:散热系统上,液晶技术也拥有优势。实际上,采用了LED冷光源作为发光器件、大规模集成电路IC作为主要运算、控制和信号处理部件的液晶拼接单元,主动散热的需求并不强烈。拥有一个主动散热系统只不过是提升整体性能的稳定性余度。不过,如果换成DLP或者PDP拼接单元,没有主动散热系统的高稳定性工作,产品的正常运行都会出现问题。

    作为工程应用,可以说液晶拼接在先天上具有比DLP和PDP更大的稳定性优势:这主要是由于液晶面板产业大规模的制造经验、液晶显示系统采用的大量高稳定性薄膜、制造化学和半导体制造工艺、液晶显示光源系统的技术特点、以及液晶显示系统在“面板”制造阶段对几乎全部关键技术问题的集中处理造成的。

    液晶技术的这个特点,无疑大大降低了专业拼接显示单元制造者的进入门槛。这也是液晶拼接市场品牌林立,而且大多数厂商品质都比较过硬的根本原因。不过,液晶系统也有自己的弱势,那就是接缝水平一直难以达到DLP显示系统的“完美”程度。

   

液晶接缝或许等待下一代技术解决

    目前,液晶显示技术在拼接缝控制上落后于DLP的0.5毫米水平。最小的液晶拼接缝隙依然高达5毫米。这虽然不影响液晶在大多数拼接系统中的正常应用,但是在铁路的线路调度图等特殊领域,这样的缝隙依然是一个缺陷。同时,缝隙问题的存在,也对客户评价液晶拼接产品的具体“品质”产生了干扰。

    液晶拼接单元的边框和DLP或者PDP的边框的“结构价值是不同”的。PDP屏幕是可以独立支撑自己的。DLP屏幕的边框位置只是起到固定屏幕和支撑屏幕自己不出现大的曲度变化的作用。但是,液晶的边框不仅有PDP屏幕那样的数据线缆占据空间,同时还必须负担起支撑整个屏幕的大部分工作:因为薄膜结构的液晶屏幕和背光模组往往缺乏自己独立的“结构”支撑能力。

    不顾,液晶显示在边框厚度的进化上也有自己的优势。这主要是液晶窄边框技术可以应用于更多的领域,如电视市场。这种规模化的市场可以降低研发更窄边框的市场风险、并摊薄单款产品上的研发成本。07年,液晶拼接产品很多还是1-2厘米的接缝,而目前高端的电视机已经实现0.5-1厘米的显示单元边框设计。这一数据可充分说明,液晶窄边技术在产业应用规模上的优势。

    但是也有人认为,家用产品的窄边不需要专业拼接产品那样的稳定性:这样的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家用电视机产品的边框的稳定性要求更高:因为无论是运输、使用环境还是意外触碰的概率,家用电视都面临更为危险的“局面”。相比之下,专用拼接产品则有专业的运输、安装、维护和保障体系,产品使用环境也可控可操作,其“环境安全性”要远高于家用产品。——甚至拼接产品的边框都是封闭在显示墙内部的,其对抗额外碰撞损伤的要求要远低于家用电视。这就使得,窄边技术完全可以在家用产品和专业产品之间获得“相互继承”和共同分担研发成本的机会,共同推进液晶拼接窄边技术的进步。

    从过往相关企业展示的案例中,可以看到2-4毫米缝隙的液晶拼接单元产品的出现。但是这些单元产品迟迟未能面世。对此,一个业内主要的观点是,在平板拼接领域OLED显示技术将拥有更多的竞争优势。虽然这一显示技术大型化之路刚刚开始。但是未来拼接市场,尤其是核心面板企业不得不考虑,在液晶拼接上更多的投入还有没有前途的问题。OLED技术在显示性能、稳定性、轻薄性和可能的窄边设计上具有更大的空间,同时其理论成本比液晶还要低的多。如果这样一种拼接技术在五六年内能看到成熟的巨大概率,那么面板企业自然对开发更为先进的液晶拼接单元“兴趣渐无”了。

    虽然接缝问题依然是液晶拼接最大的劣势,但是这淹没不了液晶拼接的“低成本”和“固有高稳定性”的优势,也改变不了液晶拼接对传统大屏显示产业秩序和价值格局的挑战能力。

   

液晶拼接进一步挑战传统大屏市场价值格局

    近年来,大屏显示行业任何的产业革新,无不与液晶拼接的兴起有关系。

    第一, 更多巨头进入拼接市场。他们包括三星、LG、夏普、NEC等等。这些企业此前在该领域毫无经验积累。但是这并不妨碍这些企业凭借自身在液晶拼接上游市场的地位、在核心技术上的优势、在产业话语权上的实力、在品牌魅力上的优势,一出现就成为拼接市场不可不被正视,并被认定为未来“主宰者”之一的一线集团。

    第二, 更多的中小从业者加入进来。实际上,液晶拼接的市场不是由专业大屏拼接企业开拓的,而是由一些从安防或者视频会议、更甚者是民用显示器领域崛起的中小企业开拓出来的。液晶显示固有的高稳定性决定了液晶技术将显著降低拼接行业的门槛。

    第三, 价格战成为拼接行业的主流竞争之一。拼接行业大小枭雄、专业厂商纷纷加入争夺液晶拼接市场,尤其是对接缝要求较低的安防和视频会议市场的趋势,必然导致“相对的供给过剩”,在这样的背景下价格战就不能避免。

    第四, 液晶拼接市场的活跃,使得传统专业拼接厂商不能再“保持沉默”,多产品线出击成为行业必然。甚至,一些积累了一定实力的液晶拼接企业也进入PDP和dlp拼接市场,用多元化的产品来弥补液晶在接缝指标上的不足。这使得价格战有从液晶技术领域向更多的大屏显示技术扩散的趋势。

    第五, 液晶拼接的活跃几乎占领了全部安防显示和大部分会议室显示市场,大大降低了DLP和PDP技术未来市场的增长范畴。同时,液晶拼接也在努力挤入DLP为代表的高端控制室市场:在和DLP的竞争中液晶虽然接缝水平落后,但是却有一定的成本优势。这一趋势将显著改变DLP拼接阵营主导企业,对液晶技术的看法,并促成了大多数DLP拼接企业推出液晶拼接产品。

    液晶拼接的发展带给拼接行业的变化不仅是以上这些,在未来液晶和OLED显示技术还将在更多的层面和市场规律上影响专业拼接显示市场的发展。其中,“性能过剩”正在成为一个最可能的方向。

   

大屏行业需直视液晶拼接的“性能过剩”

    液晶显示技术,本质上属于半导体行业。半导体行业“相对性能过剩”的行业概念已经存在10年左右的时间。尤其是与一些具体应用领域结合,包括IC和半导体显示在内的“半导体”相关行业的“性能过剩”早已经不是秘密。

    比如,在要求性能稳定性极高的工业控制领域,intel畅销的产品不是性能最高的I7系列CPU。而是凌动产品、甚至是15年前开发的奔腾3代产品。这些产品完全满足这些领域的计算性能要求,而且成本更为低廉。甚至,这些性能落后的CPU产品,采用新工艺后,在性能上、功耗上和稳定性指标上还有很大的提升。

    在液晶显示领域,4K/8K和视网膜屏幕都已经不是新技术。各大主流厂商也全面突破了金属氧化物等新兴TFT技术。但是,全面转型高分辨率金属氧化物面板制造的生产线只有夏普一家的一条8代线:这条线的产能主要提供给苹果等高端产品使用;更多的面板企业必须在性能的先进性,与市场实际需求和成本之间寻求平衡。比如,目前销售的绝大多数32寸彩电的关键技术水平和5年前比较,大幅提升的指标只有“节能”水平一个。尤其是在分辨率上,4K 32寸单元技术早已出现,成本也并不高,但至今难成主流。

    这就是“半导体”行业特有的“相对性能过剩”现象。这一规律在传统的DLP和PDP拼接行业并不明显,但是确是液晶拼接行业根本的规律之一。尤其是在液晶显示技术依然加速发展的今天,这一“性能相对过剩”的趋势将日益更为明显,并成为仅次于液晶拼接的“低价格”和“先天高稳定性”特点之外,最能影响拼接产业发展方向的规律之一。

    在拼接领域,液晶拼接技术相对性能过剩的第一个直接表现是“4K拼接”单元并没有如预期那样表现出“革命性”的气势。实际上,大型拼接墙,即便是800*600的单元分辨率,在40-60寸单元上,也足以显示出“细腻”的画面效果。因为大屏拼接墙往往观看者和墙体距离较远:这一距离使得更高的分辨率失去了“现实意义”。

    不过,即便如此,4K依然可以成为液晶区别于DLP和PDP的一张特色牌:后两者难以实现这样的技术水平。此外,液晶拼接未来会更为轻薄、亮度指标的控制范围更大、也更为节能。这些方面的进步都不是“必须性”的,都属于相对过剩的性能部分,但是却也可能成为“特殊应用”的起点。例如更薄的屏体和被动散热结构可以允许更为紧凑的嵌入式安装工程的实施;更高亮度的产品可以应用在展览、展会之中。

    由此看来,液晶对于传统安防监控应用而言的“相对性能过剩”,第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将拼接的应用概念扩张到更为广阔的市场”,创造出更多差异化和特色化的产品。在此基础上,也有望改变拼接产业的“从业者”结构。

    在更多的行当应用拼接产品,如数字告示,一定会使得拼接行业迎来新的参与者。这些新参与者可能来自不同的商业领域和技术领域,他们会带给拼接行业区别于以往的“思维”和气象,从而在不可估量的方位上,改变拼接行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液晶拼接应用的多元化、和很多领域的那些“用不上的先进”指标,会改变行业和客户对液晶拼接的看法:它不在仅是低端安防市场的宠儿,不仅是DLP的补充。甚至,液晶在更多领域开花结果,市场范围扩大,使得很多人会认为DLP才是拼接市场,在专业度较高的控制室领域对液晶技术的“有益补充”——液晶和DLP两大拼接技术的市场和行业关系可能因此“反客为主”。

    在更深的层次,液晶拼接的相对技术过剩和未来OLED拼接技术的成熟和性能过剩的出现(OLED也属于半导体行业),将一定意义上消除掉“拼接”产品的高科技“光环”,让其成为一个普通的工业产品,甚至时的拼接行业成为,首先依赖于规模生存,而非技术创新生存的行业,并促进现有的异常分散的拼接市场的集中化发展。

    实际上,专业显示行业并不缺乏“丢失科技”光环的案例。LED大屏市场就是最显著的例子。

    LED大屏和液晶一样具有先天的稳定性优势(LED颗粒的稳定性,以及阵列显示固有的“故障损失风险”的均分化);同样属于上游产业集中了几乎全部核心技术的产业;同样具有半导体行业的“相对性能过剩”特征;甚至同样具有初期发展阶段中小企业异常活跃的市场局面……但是,近年来,该行业在应用普及化和价格持续下降的基础上,已经向品牌市场规模化方向发展。行业市场的合纵,尤其是中上游市场的合纵整合趋势非常明确,产品的“白菜化”、去专业化和科技化形象特征在不断发展。LED大屏市场表现出的种种发展趋势,将是未来液晶和OLED拼接产品最好的参照案例之一。

    综上所述,液晶拼接已经给拼接产业带来了巨大的革新和变化,但是这才只是拼接产业变革的开始。未来随着液晶拼接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OLED技术的成熟,3-5年内拼接显示行业将进入一个空前的动荡期。大屏拼接企业如何分散风险,在专业化与多元化、规模化与技术领先原则、在企业价值的追求和价格战之间如何平衡,将是一个行业性的命题,也是一个可能决定一些企业生死存亡的命题。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