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日本媒体报道,全球等离子显示巨头松下正准备在2014年3月份正式停产等离子产品。松下中国公司,在此后的采访中,虽然表示“这不是松下官方的消息”,但是也并未明确否认该消息的真实性!
松下是全球等离子显示领域的第一巨头和行业主导者:在产能上,06年以来松下一直维持全球市场5、6成,甚至更高的占有率;在技术指标上,06年以来松下等离子彩电占据了彩电市场突出技术创新产品的8成左右;在制造工艺上,松下是唯一实现12面取技术的等离子厂商;同时,尼崎第3工厂是全球等离子行业最大和最先进的生产线。
在松下放弃等离子产品消息发出之前,等离子阵营的主要从业企业就已经在放弃和淡化等离子电视产品。比如,先锋和日立先后放弃了等离子电视产品,三星和LG五年前就已经开始消减等离子产业的投入和产能。2011年,松下尼崎第3工厂投产后仅两年时间,这座全球最先进的等离子工厂就被迫“时不时”的停产,以消化库存……
等离子显示阵营的衰落,主要源于液晶技术和产品应用的进步。在显示产业中,等离子和液晶是同时代成长起来的平板型显示技术,这也注定了二者必然成为竞争对手。在与液晶的竞争中,等离子主要面临的技术和行业问题包括:不可能彻底改变的烧屏问题、功耗无法达到液晶的高效程度、在像素密度上提升困难、产品超薄化和轻巧化落后于液晶产品、等离子适应的应用类型和领域较少、产品市场的投资支持者和投资规模不如液晶、市场宣传落后于液晶产品、在同尺寸产品成本上,液晶已经追赶上等离子,甚至降低到了更低的水平……
等离子显示技术和液晶比较,仅有的优点是产品色彩和灰度表现更好。这一唯的优势难以抵消等离子产品的众多劣势,并最终造成了等离子产品逐渐在平板显示领域边缘化,甚至最终死亡的局面。
松下,作为全球等离子之王,放弃等离子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只不过2014年3月这个时间节点来的比此前的评估更早了一些。实际上,在2007年松下开始投资8代线液晶面板(这条面板线在2010年4月正式投产)的时候,松下就已经意识到等离子产品线面临的问题。在2012年松下已经将技术研发的重点转向未来的OLED技术。2014年,规划中的三星和LG的OLED8.5代适量量产线即将投入使用。在2012年二者已经推出了自己的OLED电视产品。这使得等离子面临前有液晶堵截,后有OLED追兵的不利局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又适逢松下面临着金融危机、日圆升值、福岛地震等不利影响,等离子产品线巨额亏损,松下选择及早关闭,本已经没有前途可言的等离子产品线,就成了最明智的“选择之一”。
不过,分析也认为,松下官方正式承认此事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毕竟这不是一件好事,同时,即便生产线关停之后,松下还面临这些等离子线的处置问题和已经制造的库存等离子产品的销售问题。基于这样的立场,可以做出如下设想:对于放弃等离子一说,松下只要不极力反驳,则已经是“事实”。
作为全球等离子市场的老大和标杆,松下放弃等离子产品线,必然显著影响全球等离子彩电市场的发展。已经可以预见,在新型OLED电视和液晶电视的夹击之下,等离子电视必然进入“快速告别”市场的通道。
但是,与消费市场对产品技术风向的快速转变不同,一惯注重产品连续性的专业市场,对松下告别等离子产业的反应将具有自身的特点。
首先,在专业等离子显示器市场,松下一直是最大的供应商之一。即便松下选择以下的策略:放弃等离子民用市场,但保留一部分商用产品线,等离子商用市场也会受到来自于“品牌的消极策略”的影响。客户对产品的认知和认可程度将持续下滑。同时,等离子产品在专业显示上和液晶产品没有显著的应用差异,而液晶可选择的式样、价格区间和品牌范围都更为丰富。因此,松下放弃等离子的消息,将必然使得等离子专业显示器产品市场萎缩。
第二,在等离子技术应用的另一个领域,等离子拼接市场,松下放弃等离子的影响将主要是间接的。因为,松下并不提供这种特殊的产品。等离子拼接产品的上游供应商主要是LG和欧丽安两家韩国企业。
因为松下并不从事等离子专业拼接产品市场的供给,同时也由于该领域的市场需求总量颇小,业界不会担心因为松下的退出,而导致等离子产业上游供应链的中断。但是,作为等离子显示行业内的第一品牌,松下的放弃,对于等离子拼接的市场口碑必然有着负面的影响。不过,对于等离子拼接产业的从业者,这一影响远没有液晶拼接的兴起更为深刻。
实际上,国内等离子拼接产业的领导者,欧丽安的独家代理商德浩科技已经在今年开始加强液晶产品线的开拓。液晶拼接产品的主要优势是价格低廉、产品类型丰富、上游供给也丰富,同时,整个液晶拼接产业的投入投资规模也远大于等离子产品。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下,拼接产品市场,液晶逐渐做大的趋势已经非常明确。
另一方面,随着2011年以来,拼接行业对前瞻性的OLED技术的评估的日益增多,更多的行业人士已经认定OLED显示技术将是最好的“平板拼接”解决方案。OLED的技术特点决定了,这种产品一旦大规模量产,并进入拼接市场,除了早期价格上不能媲美液晶产品外,将在其他技术指标上超过或者不逊色于DLP、液晶和等离子三种拼接显示技术的任何一个。
所以,未来的拼接市场会属于OLED和液晶的高低搭配。而最终,OLED成本不断下降,很可能成为唯一主流的拼接显示技术。
按以上的逻辑判断,可以看到等离子拼接自身的生命力将在可预见的三五年内消耗殆尽。。目前,松下退出等离子行业的消息,只不过是令这一趋势雪上加霜而已。
与民用彩电市场,等离子电视会在松下放弃之后加速退出不同,专业领域的等离子产品消亡的速度肯定是缓慢的。这就引发了依靠自身技术进步和专业市场支持,等离子产品能否焕发“第二春”的思考。不过,可惜的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必将是否定的。
在等离子产业,有一个特殊的企业,他就是欧丽安。欧丽安仅仅是依靠等离子拼接,这一专业显示应用领域,就实现了企业的生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它等离子显示企业都以民用彩电市场为主要发展方向。
欧丽安仅仅依赖于专显市场就能成功生存的例子,是很多人认为专业显示产业可以给予等离子显示技术第二春的最主要理由。但是,这一逻辑忽略了两个问题:
第一, 欧丽安之所以进入专业拼接市场,在等离子产业发展道路上另辟蹊径,主要是因为他没有实力进入投资规模巨大、竞争压力巨大的民用彩电市场。欧丽安选择这条与众不同的路,不是自己最希望的选择,而是在自身实力限制下无奈的选择。
第二, 欧丽安等离子拼接产品能够兴起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该公司等离子拼接产品推出的时候,平板拼接领域还无竞争压力。全球仅此一家的特点,使得他一开始就具有独大的基础。但是,目前液晶拼接已经做大做强,等离子拼接也有LG为首的另一个阵营的竞争,未来OLED也将进入拼接产品市场。类似于欧丽安等离子拼接独大的,这类情景发生的市场条件已经不存在。
在现有市场条件下,昔日欧丽安的成功例子已经不可能被复制。依赖于专业显示领域支撑,进而使得等离子显示技术独立发展和存在的设想不能以欧丽安的成功作为基本论据。更为重要的是,欧丽安等离子拼接的主要代理商和销售商,德浩科技、长虹等也已经发展了液晶等其它技术形态的产品,不再专注支持这一独特技术——这更加能说明欧丽安的例子已经失去代表性。
实际上,等离子显示技术单独依赖专业领域生存发展的核心困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竞争问题。来自液晶、DLP和未来的OLED的竞争,使得等离子拼接产业不仅势单力孤、同时也没有任何明确的技术、市场优势可言。这一点上文已经多次提到。
第二,等离子显示技术是一个单体投资较大、研发投入不菲的领域。仅仅依靠专业显示领域的市场规模,难以支持等离子显示产业不断发展的资金需求。专业显示市场自身规模过小的特点,还会使得,假设中,专注于这一领域的等离子技术“成本显著高于”,有广大民用市场支持的液晶、DLP和OLED显示技术。
欧丽安等离子拼接产品,是以一条试验线的模式在生产。如果等离子显示仅仅在专业领域生存,欧丽安的特例就会成为行业的基本面。这与液晶行业、OLED行业动辄几十亿美元一条的生产线投入能力相比,在研发、规模、宣传和最终成本上都不具有优势。
综上所述,如果离开了民用市场、彩电市场的大力支持,仅仅依赖狭小的专业产品市场,等离子很难保障足够的上游研发和制造投入能力。即便有企业愿意大力投资专业等离子显示产品的上游,专业显示市场也无力消耗由此形成的巨大产能(所以,松下是放弃等离子技术,而不是由民用领域转向专业领域)。专业显示产品和产业,作为依附于民用的大规模显示制造业的附属型、特殊性的应用行业,只能是随着民用市场的转变而转变,不可能独立挑起等离子生存的大梁。在专业市场残存的等离子技术将失去向前发展的资源和市场竞争的活力,最终走向灭亡。
从这个角度看,作为全球产能规模第一的松下,放弃等离子技术、放弃民用市场,就已经等于宣布等离子显示技术的死刑。只不过这一死刑的执行过程,在专业领域要缓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