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电连锁业几乎同时发生两件大事:一是国美电器退出香港零售市场,另一个是麦德龙旗下家电连锁企业万得城宣布关闭所有在华门店,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一个是内地企业止步国际市场(香港向来被视为进军国际市场的桥头堡);一个是国际企业败走中国市场,这两件看似巧合的事件,实际上折射出家电连锁业数十年“实体门店扩张”运营模式的困境,以及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对上述既有发展模式产生的巨大冲击。
经营困局在于水土不服
1月16日,麦德龙在官网对外宣布,决定停止旗下中国万得城(主营家电连锁零售)业务。公开资料显示,万得城2010年进入中国,原计划5年内开100家门店,而截至宣布关闭时止,也仅开了7家门店,而且全部集中在上海。
四天后(1月20日),香港国美也发布“将陆续关闭旗下6家门店”,从而退出香港家电零售业务,转而发展大宗贸易、开拓国际采购业务的消息,不过,国美方面表示,“由于香港国美不在上市公司之列,因此香港门店的营运及业绩将不会对集团的经营及财务状况造成任何影响”。
“万得城退出中国主要原因归于持续亏损,预计去年全年亏损4000万欧元”,家电业观察人士刘步尘告诉记者,万得城不具规模优势,而其”买断式“经营模式也不适合中国家电零售市场。他认为,万得城采取的买断制,本身要承担很大的成本风险,假如销售旺,万得城可因买断制优势而获得不错的差价收益;但销售若不佳,则万得城的买断成本就收不回来。据称,万得城上海淮海路门店的租金很昂贵。
同样地,国美的家电大连锁低价模式在香港市场也遭遇水土不服。产经观察人士洪仕斌告诉信息时报记者,首先,香港市民对价格不如内地那么敏感;其次香港的税收体制对于中小企业持保护态度,为防止大型零售商垄断市场,对大型的商场和卖场税收较高,而中小型的便利店税收很低,国美大规模采购的优势无法得到发挥。不过,他指出,实体店在香港市场扩张,本身就是逆市而为,国美退出香港家电零售并非坏事,而只是现阶段根据发展需要进行的战略调整。
电子商务决定成败
实体门店的扩张模式因水土不服陷困境,当是情理之中,从去年开始,苏宁、国美也纷纷开始花大力气收缩、调整、关闭旗下实体门店,目前调整仍在继续。
“2013年国美核心是电子商务领域”,国美有关人士在宣布退出香港市场后,如是回答国美随后规划。而苏宁易购在2012年达成200亿元的销售之后,更是加码推进电子商务业务。
事实上,万得城也曾寄希望于通过运营电子商务扭转在华颓势。不过,虽然万得城花了一年的时间准备,仍然未能为电子商务建立独立仓库,而是要求顾客到实体店进行提货。刘步尘认为,京东苏宁国美都在拓展自己的品类,吸引更多品类商家进驻,万得城的只做家电,和苏宁、国美、京东的大平台相比,无疑是毫无竞争力。其放弃中国市场的终极原因,是因为在电子商务领域也看不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