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大嘴郎咸平:液晶面板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13-01-21 作者:萧萧

国内面板业的确在逆势投资

    2013年CES(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全球彩电巨头中的前四位都展示了基于下一代显示技术OLED技术的大尺寸平板电视产品。这一现象预期着,下一代显示技术对现有液晶为主的彩电显示产业的替代进程,可能比早前的估计更快。这使得更多的“专家”更为担心国内红火的液晶面板投资项目的“钱景”问题。其中,就包括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

    1月11日,郎咸平在新浪微博,用苹果手机客户端,发布了如下评论:京东方和TCL分别投入600亿和245亿开发8.5代液晶面板,再加上三星苏州厂,创维,熊猫等品牌,中国液晶面板业就像两年前的光伏行业一样以大跃进方式飞速发展。其结果必然导致严重产能过剩。更可怕的是三星斧底抽薪的发展新一代有机液晶面板。三星新面板一旦上市,中国几千亿液晶面板行业将重蹈光伏覆灭的覆辙。

    作为华语界最具有人气的经济学家,郎咸平的任何发言都具有强烈的市场影响力。尤其是对于股市、投资,这类主要是“非行业内”人士参与的经济过程,会产生明显的“扰动”作用。对于知名专家的言论,往往读者愿意相信、愿意认为这些结论都是“深思熟虑、科学论证之后的产物”。从各大媒体对此条微博的转载、评论数量上,这一点可以得到很好的证明。

    但是,作为行业外行人的郎咸平对液晶面板产业的评论真的那么“正确”吗?笔者认为,郎先生观察到的“事实”都没有问题,但是两个“结论”却下的非常轻易!

   

    国内液晶面板产业的总投资规模是多少?这个数据难以统计。但是,作为业内人士却可以通过“抓大头”的方式,确认基本的投资规模。

    国内已经有建成的液晶面板高世代线四条,分别是京东方北京8.5代线、合肥6代线,中电熊猫南京6代线,华星光电深圳8.5代线。以上四条线总投资超过700亿。在建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线包括,苏州三星、广州LG、合肥京东方至少三条8代线,总投资不低于600亿(其中三星和LG为韩国线改造搬迁,成本略低)。规划中的高世代线,至少包括南京中电熊猫8代线、成都长虹8代线,总投资不低于550亿元。

    除了以上高世代液晶面板线外,国内的显示面板投资还包括低世代液晶面板线,例如龙腾光电5代线;低世代OLED线,例如成都京东方4.5代线(液晶面板线改造而来,已经量产)。这些生产线的投资总额也不小。比如,京东方在建鄂尔多斯OLED 5.5代线总投资就高达220亿元。

    因此,国内显示面板产业的总投资规模(含建成、在建和规划)至少超过3000亿元。对应32英寸液晶单元产能更是超过1亿片。有如此的投资规模,在显示面板产能上,数年后国内将可以超过日本,与韩国台湾平分秋色。

   

OLED显示技术进展加快

    除了国内产业的大举投资外,郎咸平确认的另一个面板产业的发展事实是“OLED”的崛起。

    2012年,三星和LG在CES展会上首次展出了55英寸OLED面板。该年度中,LG已经推动OLED彩电产品在欧洲市场上市销售。2013年CES展会上,展出OLED电视的企业增加到四家。甚至,此次展会,三星和LG还展示了大尺寸的弧形OLED面板和彩电技术,向人们演示了全新的彩电产品概念。结合此前国内京东方也展示过40寸级别的OLED试制面板,似乎全球主要面板企业都已经将OLED产品作为最终发展方向。

    2013年CES展会透漏给业界的消息,还不仅仅是巨头们都在投资OLED线这么简单。2013年CES展会上,所有彩电企业的核心展品都包括4K电视。该技术产品无论是液晶还是OLED显示技术,几乎都采用了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背板——这说明OLED面板成熟发展,最需要的关键技术之一,“高电子迁移率”TFT结构大型化量产技术已经全面解决。

    而在OLED面板试制的另一个关键工艺技术,OLED材料涂覆上,也有新的突破。除了此前三星等企业主要使用的蒸镀技术外,松下特备提到自己的OLED显示产品采用了新型的3D打印技术。3D打印在OLED制备上的应用,可以降低成本、提升成品率、并支持更大尺寸的基板。该技术被认为是OLED廉价普及的最好的“候选技术方案”。

    从生产市场建设上来讲,OLED显示产业的推进也超乎人们的意料:三星、LG、京东方、友达、奇美都已经实现4.5代线的量产,部分企业建立起5.5代量产线。华星光电则在实验4.5代量产线,松下有6代线试验线的规划,LG已经实现8代试验线的连续运行,三星也在实验8代试产线。

    从背板角度看,夏普液晶线已经全部完成金属氧化物改造;友达在6代线和8代线上实验金属氧化物TFT技术;奇美的进度不落后于友达;京东方则在新建合肥8代线上直接引入金属氧化物技术;三星和LG在该技术上的积累也非同一般,已经实现全面的突破和部分量产。

    种种信息都表明,显示面板业向OLED技术演进的步伐在不断加快。

   

郎咸平“过剩论”站不住脚

    基于国内面板投资的巨大和跃进,以及OLED替代前景的日益显现,郎咸平先生对国内面板产业提出了两个结论:“(跃进大投资)其结果必然导致严重产能过剩。更可怕的是三星斧底抽薪的发展新一代有机液晶面板(实际为OLED,有机半导体面板)。三星新面板一旦上市,中国几千亿液晶面板行业将重蹈光伏覆灭的覆辙”。但是,笔者认为这两个结论无一能站住脚。

    全球性的面板产能过剩论由来已久。尤其是在2011年到2012年初,连续五六个季度的行业性亏损,更是加深了人们对液晶面板产能过剩的担心。据悉最艰难的2011年底到2012年初,夏普十代线开工率只有不足50%!

    但是,面板产能过剩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是持续的还是短暂的,却没人能在2012年初给出结论。随着2012年年中,第三季度全球面板产业的产能的回复和部分产品价格上涨势头的形成,人们对于面板过剩的短暂性和相对性才有了科学的认识。

    实际上,显示面板的需求市场非常巨大:液晶电视替代传统CRT电视的进程依然没有在全球范围内完成;平板电脑等新型消费产品大量消耗了面板产业的产能;台式电脑和手机显示屏幕的大型化,使得即便这两个行业销量原地踏步,其对面板行业产能的消耗也在增长,而实际上电脑和手机的全球销量也在增长;新兴经济体经济的发展为显示产品消耗提供了新的空间;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拓展了显示产品在商用领域的应用范畴……

    与这些长期性的增长性市场因素相比,2011年到2012年初的液晶面板行业性亏损更有特殊的经济背景:金融危机的影响。尤其是日本夏普的巨亏,与其国内劳动力成本、电力成本、运营的其它成本较高、日圆不断增值、夏普对自身彩电销量下滑估计不足等内外部原因都有关系,而不是简单的“行业过剩”的产物。可以对比的例子是,在所谓有史以来最困难的一个财年(2011财年),三星液晶面板业依然实现了盈利。

    液晶面板产能是不是过剩,随着国内面板企业的投产会不会更过剩,是一个难以给出确切结论的话题。但是,全球显示市场总体需求依然在增长的事实,足以支持一部分新的投资。此外,考虑国内投资的市场前景,还需要考虑国内市场的需求状况。

    目前国内彩电制造业是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消耗行业。同时,国内手机、PC制造业,也是全球消耗液晶面板仅次于国内彩电业的两个行业。而国内液晶面板的实际自给水平还不足三分之一。也就是,单独考虑国内市场的需求,本土面板产能还有巨大的缺口存在。

    同时,即便是全球液晶面板产能过剩,也不应该就认为国内企业的投资会付之东流,国内面板企业会亏损。产能过剩行业的本质竞争是成本竞争——这是最基本的经济规律。谁的成本低,谁就最能够在产能过剩时期掌握市场定价权,并能最终生存下来。这一规律有利于国内下游产业发达、综合制造成本低的液晶面板产业的发展。

    对比郎咸平提出的光伏产业,可以发现国内光伏产业的根本问题不在于产能过多,而在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打破了基本的自由竞争规则:国内廉价产品被高额征税。这恰恰说明国内光伏产业是有竞争力的。如果欧美日,不保护性的征收关税,那么倒掉的就会是这些国家的光伏、太阳能产业。

    当然,飞速发展的国内面板产业和彩电产业,也可能最终受到同等的“贸易保护措施”的竞争限制,而出现行业性困难。但是这种假设不应该成为,自己限制自己发展的理由。“不能因为害怕自己强大了遭受制裁,就放弃发展的权利”。

   

郎咸平“落后论”站不住脚

    郎咸平先生对国内液晶面板业的担心,还来于三星等主导的OLED产品的替代作用。这种担心,在今年CES展会上OLED大放异彩之后,已经变成很多人的观点。但是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士必然都是面板业的外行人。

    OLED产业的发展是以液晶产业为主的。OLED生产线在规划上与液晶线基本相同,设备50%以上通用,背板技术体系则完全一样。成都京东方4.5代OLED线就是在液晶面板线的基础上改造而来;三星和LG目前的8代实验线和规划中的量产线也全部都采用液晶线改造的建设规划。

    近年来液晶显示技术最大的进步体现在4K产品上。4K产品需要液晶面板的背板TFT采用新型的更高电子迁移率的材料。这种材料和工艺主要是低温多晶硅和金属氧化物技术。这两者也是OLED面板必备的基础材料和工艺技术。国内京东方合肥8代线就直接采用金属氧化物TFT,为未来向OLED过渡,以及出产更先进的液晶面板奠定了技术基础。

    不仅如此,国内面板业也没有放弃对OLED的投入。京东方新建鄂尔多斯5.5代OLED线;华星光电建设4.5代试验线、维信诺和彩虹集团也在推进低世代OLED线的建设。国内面板业在低世代线上已经全面终止液晶线的建设和投资,新投资全部用于了OLED相关领域。

    以上事实都说明,国内面板业在OLED这个大方向是没有分歧的。但是,为什么国内面板业在看准OLED的时候还在加大LCD液晶线建设的投入呢?

    首先,液晶线建设不会和OLED线建设有冲突。液晶面板线大多数设备、规划都和OLED通用,建设液晶线就是为未来改造OLED线完成第一步。第二,OLED量产技术还未成熟,国际巨头、技术先进的企业都没有解决好量产的关键技术问题。国内企业现在冒进OLED的技术风险比建设液晶面板线的更为巨大,同时也面临“无米下锅”的产业环境。第三,国内显示行业的发展需要面板的支持,面板产业不能采用简单等待OLED成熟的策略而无所作为,建设液晶面板线是唯一选择。第四,即便OLED面板线未来技术成熟了,其建设成本之巨大则达到液晶线的2倍,而由液晶线改造则可节省近半的投入,因此从投资的角度看,首先以成熟技术建设液晶线、量产、回收部分成本,在改造成OLED线符合投资风险控制的原则。

    据公开资料表明,LG三星等准备建设的OLED 8代线即便以液晶面板线改造,投入依然达到28亿美元。而如果单纯新建OLED线则投资在60-70亿美元。对于一个企业要形成产业规模,就必须投入至少三条这样的生产线建设。试想一下,如果国内产业界没有液晶产业的积淀,而直接投资OLED那么整体的资金压力将会放大数倍,其市场前景更不为乐观。

    大力建设液晶面板线,然后在向OLED过度,这符合面板产业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全球通行的做法。即便是今天国内在液晶面板上的投资看起来异常巨大和集中,也只是说明产业同仁在弥补与面板制造发达地区的“历史”欠账。轻易的将此理解成,可能导致产能过剩,或者与OLED技术发展潮流不符,都是片面不科学的观点。

   

面板业需要建设性的支持

    对于国内液晶面板业的大规模投资,批评的声音很多。其担心的问题,除了郎咸平先生的过剩论、落后论,还有针对京东方等的不赚钱论、针对华星光电的技术落后论等等。

    对于这些批评,产业界是欢迎的,也是虚心接受的。典型的例子是,在京东方、华星光电和三星、LG8代线项目后,国内尚没有真正开工的新8代线。南京、成都等地的观望情绪,中央决策审批的严谨程度都在增加。

    但是,在接受这些批评意见的同时,液晶面板行业也需要国内同仁能够设身处地的为从业企业思考一下,不要只是批评,也要有好的建议。

    国内面板产业的基本处境是什么呢?缺乏投资资金;技术上落后国际巨头;配套上依赖国际市场;产能规模不占优势;基础研发实力不敌外资企业、研发队伍多数属于刚刚组建不久;国际巨头充分利用先入优势欺压国内相关产业;本土彩电、电脑等企业对于采用本土面板尚存顾虑……等等

    可以说国内面板产业面临的客观市场条件,除了国内自身市场需求大之外,别无优势。而在主观环境方面,技术积累、研发团队、资金实力、甚至管理水平也都处于劣势;优势也仅仅表现在我们有“振兴民族产业”的勇气和决心,有国家、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劣势大于优势;困难多余准备;整体产业处于落后追赶状态。这是对国内面板产业处境的最好描述。而且,现在国内面板产业追赶国际巨头的过程中,还有另一个额外有限的资源:那就是时间!如果没有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干劲,与国际巨头的差距则会越拉越远。

    对于后来者,国内面板业不能指望国际巨头等上一等,也不能指望他们率先犯错误。唯一的机会只有,自己多拼搏多努力。因此,京东方的高负债率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大量项目集中上马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些做法必然导致很多方面的风险和利益损失,但是不这么干,又有什么其它道路可选呢!

    对于整个国内面板业,决策层要思考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的得失,更包括整个国家产业升级的全盘战略。新型显示技术,作为一门最基础的现代工业门类,是国家实现新型工业化、工业产业升级的必争之地。面板产业现在的整体落后局面,是有诸多历史原因造成的。现在的做法是在快速的偿还历史欠账,并为未来和发达国家地区相关产业的战略竞争做足准备。

    站在整个国家的产业发展的高度,可以看到经济竞争中更多的残酷性,更可看到除了自由经济规律之外更多的不可知因素的作用(例如光伏产业遭遇的贸易壁垒)。这种国家间的产业竞争就如同战争:那么现在的局面是日韩台地区全面领先,我们则只有两个选择——退却、放弃这个产业阵地;或者笃定狭路相逢勇者胜,顽强一拼!怎么选择呢?不仅我们的血气要求我们选择后者;我们的实际处境更要求我们选择后者:和发达国家比高新技术行业、装备行业、基础科学行业,我们落后的地方很多,如果这里选择放弃某一个行业、那里选择放弃一个行业,尤其是“显示”这么关键的基础产业,那么就是选择放弃自己的明天和未来!

    国内液晶面板行业需要批评,需要专家们的各种评判,但是更需要建设性的意见、告诉那些企业和决策领导该怎么去做。而不是一味的说:这样也不好,那样更不好、左边是风险,右边是冒进!国内液晶面板行业需要的是真正懂技术、懂经营、懂竞争、懂得国际产业经济规律的专家们,给设计一个能够又快又好又稳的超越发达国家相关产业的路径。如果没有一条这样理想的道路可走,那么现在国内面板行业所做的事情就应该被认为是最正确、最应该做的事情,就应该得到最大的肯定和支持!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