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消息,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已证实松下公司在上海的等离子电视组装工厂目前已经停工,这个工厂马上会被关闭。松下将在2013年底前对制造子公司进行清算,相关员工全都要离职。在业界分析看来,主要是由于松下此前没有抓住市场先机,对电视发展趋势判断失误。松下此次断臂求存,也反映出等离子电视市场的发展正处于没落趋势。
资料显示,上海松下等离子显示器有限公司于2001年开工投产,负责等离子面板生产和等离子电视的组装。
据媒体报道,近几年等离子电视市场在液晶电视的挤压下不断萎缩,上海等离子显示器有限公司的产能从过去一两百万台逐步缩减至40万台,而松下电器公司此前已考虑停止等离子面板的研究开发工作。松下方面也声称,上海的等离子电视组装工厂即上海松下等离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松下等离子)于去年11月底就已经进行停工清算,而等离子的销售与生产业务则转移到位于山东省的液晶电视组装工厂。
松下电器上海等离子产品的组装集中到位于山东省的液晶电视组装工厂,业内专家表示,松下此法是欲通过整合生产基地提高效率,从而改善收益,并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松下目前不赢利的状态。
对于工厂关闭后员工的去向问题,松下中国方面表示已及时对员工进行了妥善安置。松下中国方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员工并非被裁员,安排主要有两个去向:一是根据个人意愿、个人技能以及岗位需求分散安排在松下其他领域的上海各个子公司就职;另一去向则是介绍至上海松下等离子的中方合作伙伴处去工作。如若员工对上述两个去向并不满意,仍然选择离开,那么松下将根据其所提出的要求支付一定的赔偿金。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松下在收紧对等离子投资的同时,还在加速对制造结构的调整。产品是企业的重大支撑,由于松下之前战略失误,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市场地位,如果松下效仿日立放弃电视业务网其它业务方面发展,可能也会海阔天空。
尽管是一次业务的优化,但由于作为平板电视显示装置的等离子面板竞争力不如液晶,引发了此次上海松下等离子的关闭。
相关数据显示,据上海仪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曾于去年11月24日发布过董事会决议公告显示,由于全球平板电视市场竞争激烈,PDP(等离子)电视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上海松下等离子2012年的经营业绩出现急剧下滑,2012年1月~10月份累计亏损约1500万元(未经审计)。为避免持续经营亏损造成上海松下等离子更大的资产损失,经上海松下等离子各股东方协商,拟在获得各自公司的决策机构同意后尽快向政府相关审批部门申请提前终止上海松下等离子的合营合同、章程,在获得批准后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程序清算解散上海松下等离子,并授权公司经营层处置办理上海松下等离子终止经营的相关事宜。
对此,相关专家认为;等离子和液晶在显示方面各有特色,而等离子之所以竞争不过液晶电视,主要的原因在于等离子电视的核心技术集中掌握在少数日韩厂商手中,技术过于垄断,生产企业过于集中,导致其生产规模也无法扩大,生产成本必然无法降低。而更多的彩电厂商选择液晶电视并大力推广液晶电视,促使消费需求的增长,使得液晶电视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大大降低液晶电视的生产成本,最终等离子寡不敌众,逐渐被消费者和市场所遗忘。
在全球产业从传统CRT彩电向平板电视升级转型的最初数年里,形成等离子和液晶两大阵营,包括松下、三菱、NEC、三星、LG等日韩系企业都成为等离子电视的拥护者,此后国内彩电厂商——长虹也豪赌60亿元力挺等离子电视生产。
然而,等离子领域自2006年开始处于不利的市场地位,等离子阵营成员已纷纷倒戈。3D影视和3D频道的开播未能给等离子带来好消息。现今,连昔日的等离子坚守者——松下也收缩了相关业务,这等于宣告等离子阵营的全线溃败。相关业内人士表示,至今仍坚守等离子项目的长虹可能会处于被动地位。
此前3D时代的到来,被业界视为等离子电视发展的大好机遇,等离子电视可凭借自身的优势逐渐扩大市场份额,成为3D中的主流产品。因为等离子电视在画面流畅性方面有很好的表现力,且不需要像液晶电视那样升级,就能轻松实现无拖尾的效果。
未曾料到的是,在3D显示上最“高调”的仍是液晶电视,一向以画质优秀著称的等离子则处于“低调”状态。家电研究专家刘步尘称,时至今日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相比已处于非常边缘的位置。在2011年年底,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于全球市场的比例为15:1,于中国市场为20:1。
市场给出的结果不尽如人意:等离子电视败退,而液晶电视则成功升级至代表未来市场趋势——即更节能、更超薄的(4Kx2K)超高分辨率阶段。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表示,在与液晶电视的竞争中,等离子电视已基本被淘汰,2013年等离子电视基本已没有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