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在OLED产品线的投入上,三星和LG的小尺寸线是有“成功市场化”先例的,毫无悬念。LG 和三星8代线的推进虽然不如人意,但是没能拖住LG大尺寸电视上市的步伐。日本企业方面,由于面临金融危机和巨额亏损的影响,索尼选择与台系友达结盟、夏普暂时未提OLED、只是权利完成了液晶面板线金属氧化物技术的升级、松下则表示建设6代试验线的愿望、新成立的日本显示更多的是口头上表示对OLED项目的兴趣。
台湾地区,友达和奇美则在全力推动小尺寸(4.5代)线OLED的建设:有韩国企业成功先例,和自身资金紧张背景下的日本企业的支持,技术风险不大;同时台系企业也在推动大尺寸线上金属氧化物和低温多晶硅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这有利于以后OLED产品的普及。
国内大陆地区,大型面板企业京东方则开工了鄂尔多斯5.5代OLED线,并在成都和北京的其它液晶线上实验相应的技术,其新开工的合肥8.5代线也采用金属氧化物技术,为进一步的技术演近做好了准备。华星光电也据传在深圳8.5代线旁建设4.5代OLED实验项目。此外,大陆地区还有多条家小型面板企业,拥有多条小尺寸OLED面板线的规划,部分项目已经开工。
按照2012年OLED项目的推进计划,2013年开始,小尺寸OLED供给方面将全面开花,三星一家独大的局面将显着改观。而在大尺寸方面则依然拥有悬念:三星技术演进是否顺利、LG能够成功扩大产品规模——这两家的成功程度也间接影响其它行业同仁的“热情”和时间表。
但是,另一个角度来看,金属盐化物技术,作为OLED的前导技术和4K液晶的最佳搭档,已经普及化。因此接下来大尺寸OLED项目的技术难题仅停留在“蒸镀”工艺上。
三星小尺寸OLED线,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蒸镀工艺演进方式:例如5代线,先采用四分之一蒸镀方式——不影响小尺寸切割,但是不能做整体大尺寸切割;然后在逐步导入整体蒸镀设备,进行升级。而5代或者5.5代线的整体蒸镀设备恰能满足8代或者8.5代线的四分之一蒸镀:虽然也不能切割100寸的大屏幕,但是60英寸的常规屏幕则完全够用。
OLED材料在背板上的分布采用蒸镀技术的关键难点在于:尺寸面积越大,均匀性越难以控制,次品率越高。但是,业界也在演进另一种工艺:印刷。理论上,印刷型OLED涂覆工艺如若成熟,OLED面板成本、成品率、大尺寸化的关键难题就会被全面突破。
2012年,三星新的代号为A3的5.5代线的关键新设备就是一次性蒸镀设备:该设备也是8代线的四分之一蒸镀工艺的关键设备。三星原计划2013年第一季度A3线量产。如果也切顺利,这或许将成为大尺寸OLED电视普及和白菜花的真正开端。——实际上,这条生产线自身就可以经济切割55-60寸的一块大尺寸OLED屏幕,甚至4块30寸的屏幕。
此外,本届CES展会上一直执迷于等离子电视机的松下也加入到了OLED产品阵营。松下展示了56英寸4K分辨率OLED电视。最为重要的信息是,该款产品可能是由3D打印技术制造的。对比于蒸镀技术在大尺寸上成本的增加,以及不均匀性问题导致的成品率难题,印刷技术可以在成本、大尺寸化、制造效率三个方面占据有。如果松下及其合作伙伴成功解决OLED材料涂覆的打印工艺问题,那么OLED电视面临的成本、大型化和成品率三大难题就离迎刃而解不远了。另据资料表明,日本国内在OLED材料涂覆打印技术研发,甚至整个3D打印技术开发上都暂居世界领先水平。
因此,不仅是在CES展会上,甚至是在整个2013年,OLED彩电市场都将从2012年主要闻其声不见其形,转变成新产品逐步开始真正的推向市场。也许,友达的2年时间OLED成本与液晶相似有些激进,但是LG的到2018年OLED比较液晶有成本优势却已经显得毫无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