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钓鱼岛纷争 日系家电再遭重创

日本家电企业工厂外迁的暂缓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更新日期:2012-09-17 作者:郎朗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工厂外迁的暂缓

    金融危机、日本大地震,加上这次中日主权纠纷升级,日本消费电子巨头可谓危机重重。

    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告诉本报记者,其实对于电视业务三大日本企业最好的选择是放弃,但由于历史和裁员难度的问题,三大巨头都选择保留并希望以牺牲市场份额来换取扭亏,而这次钓鱼岛事件则让其扭亏难度变得更大而已,因为它意味着作为其利润基地的中国市场的萎缩加剧。

    记者了解到,其实日系三巨头都还拥有各自稳定的利润业务,如松下的白色家电、商用影音器材;索尼的金融、音乐、电影,以及已经扭亏的数码影像业务;夏普的白色家电、复印机等,虽然这些业务不能支撑整个公司的运营,但却是各家企业借以扭亏的基石。

    2012财年第一季度,三巨头只有松下实现了扭亏,但在同行看来,这是因为松下将大部分亏损计提到2011财年的财务性盈利。松下新任社长津贺一宏果断缩减扭亏无望的电视业务,而强化白电家电和新能源业务,在东欧和巴西、印度等地都新建了白电工厂并已经投入运营,希望借助当地的低成本运营来实现地产地销。

    而对于松下来说,将更多的工厂搬迁到中国以及其他新兴市场是既定战略,但是这次钓鱼岛事件的升级却让松下向中国转移工厂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松下中国有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现在对于日本工厂来说,如何安抚有情绪的员工也是个难题。”

    同样对于一季度依然巨亏的夏普来说,将更多工厂迁往中国也是其战略,今年以来包括无锡复印机工厂在内,夏普在中国的很多工厂已经投产。向中国转移工厂本来可以降低其运营成本,钓鱼岛事件却让夏普中国投资公司的管理层倍感压力。

    更为重要的是,在关系到夏普能否继续生存的鸿海入股问题上,双方本来就因入股价格陷入了僵局。上述夏普人士告诉记者,按照原计划夏普新任社长奥田隆司将前往台湾与鸿海的郭台铭见面,但现在的局势让会谈时间可能推迟。中日危机又给夏普与鸿海本已陷入僵局的谈判制造了新的变数。

    对于索尼来说,其制定的新中国战略包括直营店的战略,也可能会受到眼前事件的影响。

    索尼中国前述人士指出,“这两年索尼已经停止了在中国新建工厂的计划,虽然中国市场是索尼第二大海外市场和重要的利润市场,但眼前的确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我们也担心新建的4家直营店会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罗清启指出,“与三星、LG以及一些欧美企业将中国作为其全球低成本制造基地不同,日本对在中国的投资一直是很谨慎的,除了日本原来工厂的裁员难度和日企保守的经营策略外,对中日关系的担心也是其谨慎的重要原因,如今中日关系恶化让日企对中国的投资将更加谨慎。”

 标签:
上一页 1 2 3 
本文导航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