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从迈阿密自行车项目亏损看公共自行车信息亭商业开发

来源:56iq 更新日期:2012-09-03 作者:佚名

    自行车作为健康、经济、低碳环保的出行工具,越来越受到全球人民的喜爱和追捧。随着自由出行、低碳交通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及公共自行车项目的推行和发展,自行车出行日渐成为城市居民交通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将自行车纳入公共交通领域,鼓励低碳出行,美化城市家园。

    作为紧密联系公共交通和城市居民生活的公共自行车服务亭,既是为大众提供公共服务的,但作为公共交通资源,服务亭在保障良好的公共服务的同时如何能够获得商业盈利,也是确保公共自行车项目良性运行和获得更好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发展背景:公共自行车项目的建立是从2005年法国第三大城市里昂率先开始推进的,2008年中国杭州公共自行车项目投入使用,现规模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每天租赁次数在25万次以上,已累计租赁3亿次以上。随着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建设,公共自行车站点服务亭也逐渐升级。从简单的自助租赁服务到智能终端网点,公共自行车站点服务亭愈发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案例介绍:从迈阿密的公共自行车信息亭项目的运营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自2011年3月迈阿密启动大约80个高(Deco)自行车信息亭开始,迈阿密已在此项目上投入370万美元,但迄今为止该项目的亏损额竟达387万美元。

    原因分析:迈阿密公共自行车信息亭项目的不成功,从根本上来说是其商业运营的失败。公共自行车出行是受城市居民爱戴的出行方式,从杭州的公共自行车使用量来讲,公共自行车信息亭每天拥有的“客流量”是非常庞大的。正如交通领域的广告位资源稀缺而金贵的现实来看,公共自行车信息亭同样拥有着大量的人流量和关注度的广告资源。迈阿密公共自行车信息亭项目的亏损现状,正是其没有把握好天然的资源优势,缺乏规划性和商业化运作。

    解决方案:在保证公共服务品质的基础上做好商业化运作。

    首先,公共自行车项目的建设便是以服务城市居民自行车出行的公共项目,旨在为大众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公共自行车服务亭的建设也是以自主服务为核心的。数字化设备、智能终端设备的引入首先是确保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的升级,让人们公共自行车出行手续办理更方便、快捷。这也是保证公共自行车服务亭受欢迎的基础条件,更是信息亭商业化运作成功与否的前提和重要保障。

    其次,商业化运作是为信息亭盈利,从而促进公共自行车项目良性运行的有效保障,也可更好的推进公共自行车服务的提升。

    数字信息亭的引进和智能终端设备的引进,在提升便利服务的同时也为广告投放提供了传播载体。数字标牌作为第五传媒,极具眼球效应的数字传播载体,尤其是在定向信息传播和广告投放上。数字信息亭要善于运用数字屏幕的传播效力,吸引广告商进行广告投放,出售广告时段。智能终端设备更将互动引入数字屏幕,通过观众与屏幕的互动,观众既可以在屏幕上查看公共服务信息,如导航、公交、地图等,也可以查看购物、促销等商业信息,还可以打印优惠券等,这都是信息亭盈利的方式。

    在具体的运作上,数字信息亭要想保证屏幕的高关注度,要在内容运营管理和创新上多下功夫。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是驱动数字屏幕运行的软件系统,功能丰富,屏幕内容运营者要善用系统,为打造屏幕吸引力服务。以56iq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为例,系统界面简约人性化,屏幕运营者无需专业人员便可运用自如。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功能,拥有强大的功能和工作流程,支持大用户数、大并发数和分级、分组的管理要求,可以同时连接数千甚至上万个播放终端。适合大型公共自行车信息亭网络的运行。屏幕运营者可综合应用系统提供的多媒体资源和丰富的系统功能,服务屏幕内容商业化运作。

    社交媒体的融入和电子商务元素的加入也是提升公共自行车信息亭商业化和关注度的可行因素。56iq微博大屏幕和二维码电商应用都是当下盛行的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观众通过手机登陆社交媒体与信息亭互动,可大大提升品牌广告的传播广度,而二维码扫描的电商应用可直接导入品牌电子商务,有效促进交易、消费的达成。这对于吸引品牌在信息亭投放广告、促进信息亭良性运转都是大大利好的。

    前景:近日有消息称,杭州的公共自行车服务亭除了租还公共自行车外,今后还将具备24小时售卖食品、机票预订等多项功能,3年内这一升级版本的智能公交亭将达到3000个。根据规划,升级版的智能公交亭将在公共自行车租还功能外,加装“智能商务终端网点”,提供机票预订、支持银行转账、信用卡还款、手机充值、24小时售卖食品等多项功能。预计年内将推出500个,未来三年内将建成3000个遍布杭州的“智能公交亭”网络。

    未来,公共自行车信息亭将进一步朝着信息化、智能化、商业化发展。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