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液晶电视向4K发展,前途未卜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12-09-04 作者:萧萧

4k来了

    单纯的技术性观点认为,对于任何显示产品,分辨率永远是越高越好!但是,当实际生活中,4K级别的液晶电视来到您身边的时候,您真的会购买这些产品吗?这恐怕还取决于这种新技术的经济性,以及对于消费者的“真实意义”有多大。

   

    推荐阅读:《4K液晶:会是面板市场的新希望吗?》

    2012年4月,液晶之父夏普正式发布了采用IGZO(铟镓锌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的新型高分辨率液晶面板产品,包括:32寸的4K*2K分辨率的显示器面板(140ppi)。不过,针对这款面板产品的用途,夏普并未刻意提到电视机,而是说首先会应用在一些专业领域。

    同样是今年4月,采用友达4K面板的东芝首款大屏幕(55英寸)裸眼3D电视在全球市场开始发售。6月底,东芝又推出了去掉“不成熟的裸眼3D”功能的简洁低价版(当然是相对低价了)的4K新品。以目前的统计结果来看,东芝这步棋虽然没获得销量规模的提升,但是却在“利润”表现上使得业内同仁羡慕不已。所以,今年秋季新品中,创维、康佳、LG、索尼等彩电企业都锁定了“4K”概念。

4K液晶:会是面板市场的新希望吗?

    创维中国区营销总部总经理刘耀平表示,预计超高清电视将占创维2012财年下半年(今年9月至明年3月)彩电销量的10%。创维计划九月份推出4K电视。索尼即将推出80英寸液晶电视,也将具备4K超高清显示分辨率,其售价达到30000美元(约合人民币19万多)。LG发布的新型号为84LM9600的84寸超高清LCD电视,也是4K分辨率,售价达2.2万美元。康佳国内推出的84寸电视机产品也采用4K分辨率,不过价格略低,为80000元人民币左右。

    除此之外,在边缘设备上4K也在成为焦点。索尼在年初的时候推出过一台型号为BDP-S790的蓝光播放机,号称具备了4K播放的能力,虽然目前没有合适的4K BD片源。同时,索尼下一代PlayStation 4游戏主机也将支持4K分辨率,索尼已经承诺为其生产4K游戏和电影。BIRTV2012展会上,日本企业JVC展出手持4K摄像机HMQ10,这是面向专业制作人是的一款小巧的4K摄像产品——这种产品的出现意味着4K摄录设备可能大规模普及和应用:因为小体积、轻巧结构本身可视为技术更为成熟和适合廉价普及的产品。

    分析认为,自今年5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超高清电视的标准建议以来,4K概念在家用消费领域的突起,已经意味着一个崭新的“家用显示时代的到来”。虽然参考高清产品普及走过的漫长路程,4K产品的前路依然漫长,但是期待之声已经不绝于耳。那么在厂家大力推崇之下的4K,真的就那么好吗?

   

2K32寸液晶尚未普及

2K 32寸液晶尚未普及

    4K超高清,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是在谈论下一代产品之前,必须看一下例往高分辨率产品的普及状况。首先就是“至今为普及的1080p全高清32寸液晶电视”。

    虽然在大尺寸液晶,哪怕是39英寸或者42英寸的产品上,2K,1080p全高清产品已经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但是32英寸产品的分辨率还集中在1366*768上。小尺寸液晶电视分辨率市场提不上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求、价格、厂商动力等等。但是至少在技术上,32寸全高清的实现是没有问题的。

液晶电视向4K发展,前途未卜

    最早的全高清32寸液晶电视在09年已经出现。但是时至今日,32寸全高清电视的售价依然高于非全高清产品50-100%。500元到1500元的价格差距,对于大多数售价在1500-2500元的32寸液晶电视而言不是一个小数目。而在观看效果上,全高清和非全高清32英寸液晶电视的差距不大,甚至可以用“很难看出差别”来形容。这就导致了消费者对价格更高的全高清32英寸液晶电视并不感兴趣。

    研究表明,32英寸液晶电视的市场主要集中在需求廉价电视的家庭;采购第二台电视、卧室和书房电视的家庭。前者自然对产品价格的在意程度超过了对性能指标的追求。后者,由于是采购一款辅助性的产品,往往也不追求性能指标的高端性。

   

高分辨率CRT也未普及

    高清电视、全高清电视、4K超高清电视都是平板时代,特别是液晶电视普及以来的产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超高清分辨率技术的产品在早前的CRT时代不可以制造。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17英寸纯平CRT电脑显示器的分辨率就可以达到1600*1200——这个数字的点距和清晰度指标与现在21英寸液晶显示器流行的1080P分辨率的水平相当。但是考虑到显示器有效面积的大小17英寸CR T显示器的分辨率一般被设置为1024*768。而对于更大一些的CRT显示器,2K级别的产品并不少,其点距也达到了惊人的0.21毫米以下。

液晶电视向4K发展,前途未卜

    实际上,CRT技术在面向PC和TV的显示产品上,不存在不能支持高清的问题。这也是05年到07年国内彩电市场推出很多高清32寸宽屏幕CRT电视的技术基础。CRT电视的真正弱点在于屏幕尺寸无法经济性的提升到36英寸以上,同时不能实现平板式的超薄设计。

    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CRT彩电并没有突破600电视线的分辨率。国内彩电市场大多数CRT彩电产品长期的分辨率水平设计是参考主要内容源:电视节目和DVD的分辨率,并最大限度保持产品经济性条件下的产物。是一种市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追求技术表现极限的结果。这也就导致了尺寸小的电脑CRT显示器的分辨率长期高于同样显示技术的TV产品的事实。

   

观看距离决定分辨率需求

    32寸液晶和CRT电视在分辨率问题上的选择,证实了市场需求的价值决定产品技术选择的经济规律。这规律也适用于4K产品。

    目前,高分辨率液晶显示器呈现出两头热的趋势。

    在手机和平板电脑、PC等小尺寸产品上,高分辨率盛行。甚至,数英寸的手机屏幕也能达到1080p的分辨率水平,和20英寸的PC显示器、很多大尺寸液晶电视机相当。苹果为此还给自己的手机显示器起了一个名称,叫做“视网膜”屏幕:意思是说,其高分辨率密度下的显示能力,已经超过人类眼睛视网膜的感知水平。

    高分辨率产品的另一个热点在于,今年新兴的大尺寸液晶电视上。目前号称拥有4K分辨率的显示产品主要是显示画面55英寸、65英寸、80英寸、84英寸的液晶电视,以及100英寸甚至更大画面的电影投影机。在超大的画面上,分辨率过小,会产生“画面颗粒感、网格化”的困扰。这是大尺寸显示产品追求高分辨率的缘由。

    而从经济性角度考虑,任何一款显示产品都有其最佳的“经济性”分辨率。经济分辨率与显示设备的常见观看距离密切相关。最佳的观赏效果是看不出显示画面是由颗粒像素构成的。实现这样的效果的前提是像素距离(点距)更小。点距是显示画面面积与分辨率的比之。此外,人眼能分辨的最精细距离与观看的远近还有关系。观看距离远,能分辨的最小距离也就更大,反之亦然。

    所以,手机显示器需要很高的分辨率,也就是需要更小的点距:因为手机一般都是近眼观看,观看距离在15厘米上下。电脑显示器的点距也会小于TV产品,因为电脑显示器的观看距离在40到50厘米左右。但是,32英寸液晶电视的点距可以更大一些,也就是分辨率更小一些,因为他的观看距离高达2-3米。对于最近大量上市的80英寸级别的液晶电视,观看距离也不过5米左右,自然需要跟高的分辨率降低随显示面积增加而增大的点距,从而保障一个理想细腻度的画面效果。

    事实上,局部画面细腻度比较,84寸的4K液晶电视和42英寸的现在主流的1080p全高清液晶电视是完全一致的,因为他们的点距相同。但是84英寸产品观看者站的更远,所以感觉上画面更细腻一些——如果这种点距大小没有超出人类眼睛在那个距离上的分辨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高分辨率引起的画面效果变化的判断,需要结合画面尺寸和观看距离这两个必须参数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同时更高分辨率的产品亦必须拥有适合的片源,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效能。

   

4K眼下仅适用于大尺寸和裸眼3D

    目前,主流的液晶电视机产品,除了32英寸主要采用1366*768的分辨率外,其他产品均主要采用1920*1080的分辨率,也就是全高清1080p分辨率。从实践的角度看,现在液晶电视大多数产品的分辨路水平已经达到适当观看距离下人眼的分辨力极限。在50英寸以下电视机上推行更高的分辨率产品,对于画面提升的意义不大——这就如同全高清标准在32英寸级产品上始终难以普及一样。

    事实上,4K产品的主要意义在于缩减大尺寸产品的点距和面向裸眼3D。

    70、80英寸的大尺寸液晶电视和显示设备,虽然在家庭用户中的需求量不大。但是,一旦拥有这样的需求,消费者自然是“高端享受型”客户。那么厂商就必须提供与这种市场需求相匹配的显示性能,这就是4K。

    对于裸眼3D技术,一个不能忽视、同时也不能避免的问题就是“显示裸眼3D画面必须以成倍牺牲显示设备的显示精细度”为代价。因此,在东芝55英寸裸眼3D电视上,实现裸眼3D效果下的高清显示,就至少需要4K级别的分辨率——如果没有4K技术,裸眼3D显示器就不能实现高清的3D效果。牺牲了高清的裸眼3D也就会失去市场价值。

    虽然,对于大型电视盒裸眼3D,4K技术是如此的必要,但是这两种应用短期难成彩电市场的主流。

    超大电视机体积巨大,需要更大的客厅。这对于全球消费者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同时,这类产品价格昂贵,达到普通彩电的数十倍,消费经济性明显不足。这些原因都会使得70/80英寸分量级的彩电只会是少数人和少数特殊应用场合的宠儿,而不会真的走向普及。

    在裸眼3D的市场需求上,不仅要面临3D片源不足的困境,也要面临现有裸眼3D效果不佳的技术瓶颈。东芝虽然力推此种产品,却也并没有拒绝没有裸眼3D功能的4K电视的上市。后者的出现,恰恰证实,大幅增加成本的裸眼3D并不真的适合市场。

    因此,指望着大尺寸电视或者裸眼3D来推动4K液晶的普及是不现实的。

   

前途未卜的4K

    如果4K技术的液晶显示产品要普及,厂商不仅要证明4K的电视机、PC显示器效果更好(事实上,这一点已经很难做到);还要证明新技术产品的成本经济性。

    研究数据表明,消费市场能够为4K技术承受的成本上扬程度是20-50%。只有达到这样一个成本控制水平,在消费市场4K液晶才能站住脚,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之一。而如果要取代传统1080p产品,4K技术液晶显示产品则要证明传统产品已经不够用,或者不具有价格优势。

4K液晶:会是面板市场的新希望吗?

    全高清32寸液晶难以普及的关键就在于成本过高。42寸全高清液晶普及的原因则在于1366*768分辨路的42寸液晶电视成本也不会低多少。大众市场首先是一个价格敏感市场,而不是技术敏感市场。如果没有可以承受的价格,再好的产品也难以普及。目前七八十英寸的液晶电视虽然大量采用4K技术,但是售价高昂,被比作一辆汽车、或者一套房子的首付:这样的价格普通市场绝难接受。而即便是东芝55英寸级的4K产品,售价也超过55英寸液晶市场均价的两倍,只能成为少数人的奢侈品。

    更为重要的是同样的液晶显示尺寸,4K产品的成本一定高于2K产品。因此,在4K片源难求,4K功能实际无法使用的背景下,2K产品只要稍稍有所经济性,哪怕是20%的价格差,4K产品都难以成为主流。

    另外,本着观看距离抵消像素距离的理论,在讨论4K普及的时候,还必须注意消费者是不是真的需要这种产品,这种产品是不是真会带来画面效果的改善。至少在30-40英寸级产品上,2-3米的观看距离上,4K对画质的提升(不考虑裸眼3D这个不成熟的技术)并不明显。

    目前,虽然4K的声音,在彩电产业界已经逐渐高涨起来,但是大多数产品还集中在大尺寸产品上。如果彩电产业真心要推动4K的产品普及,首要要做的事情,莫过于在主流尺寸上推出4K产品。在实现这一点之前,任何关于4K彩电普及的讨论都不过是纸上谈兵、画饼充饥。因此,4K前途如何,现在任何断言都还尚早。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