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就像杨元庆所说的那样:智能电视就是PC!那么在智能电视的一系列产品参数中,分量最重的无疑就是CPU了!
目前,智能电视的cpu架构;路线图已经明朗:X86产品和arm产品共从,主流是ARM!
菜用X86架构的产品,具有一个特点,主要供应者非英特尔就是AMD。两家企业主导X86市场的格局,使得消费者一眼就可以辨别某一个型号的CPU是好是坏,性能究竟如何。——消费者可以再英特尔或者AMD公司的官方网站获得详细的产品介绍和参数说明;更可以在众多的IT门户中获得很多产品性能的对比分析,甚至评测资料!
但是ARM核心架构却被授权给全球超过30家半导体企业使用:其中有高通、TI、三星这样的大厂,也有众多中小半导体企业。这就使得ARM架构的智能电视“核芯”市场“水深很、很混”,产品优劣差异巨大。这成为了消费者选购智能电视产品最大的“不便”!——然而,智能电视市场绝大多数产品采用的恰恰就是这种“优劣”更难以辨别的ARM架构的芯片。
智能彩电和智能手机等产品广泛采用的ARM芯片是一个“片上系统”。其复杂程度不亚于最先进的X86架构的cpu。而且,在智能电视这种具有嵌入式设计概念的产品中,CPU还会内部集成用于图形计算的GPU内核,集成总线控制功能、内从控制功能(相当于早期X86架构的南桥和北桥芯片的功能)。这种单一芯片上功能高度集中的特点,使得不同企业的芯片性能的“高下”很难判断。
另一方面,ARM 公司本身并不靠自有的设计来制造或出售CPU,而是将处理器ARM架构授权给有兴趣的厂家。ARM 提供了多样的授权条款,包括售价与散播性等项目。许多半导体公司持有ARM 授权:Atmel、Broadcom、Cirrus Logic、Freescale、Qualcomm、富士通、英特尔、IBM,英飞凌科技,任天堂,恩智浦半导体、OKI电气工业,三星电子,Sharp,STMicroelectronics,德州仪器和VLSI等许多这些公司均拥有各个不同形式的ARM授权。理论上,这些公司都能生产用于智能电视的ARM芯片。
在不同公司制造的不同ARM芯片中,“技术”含量并不相同。事实上,不同公司从ARM得到的授权的技术含量已经是不同的。在架构上而言,ARM拥有更低效能的ARM 内核以及更高效能的内核较低方案。以硅芯片制备而言,授权可能基于一颗可整合的内核,也可能基于一颗硬件宏(黑箱)内核。就厂商实力而言,拥有晶片设计能力的企业能够获得“更低价”的授权。同时,拥有商用授权的一些厂商,(例如韩国三星和日本富士通)可以提供更低的授权价格给他们的晶圆厂客户。
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同企业制备的ARM芯片的性能差异会非常之大:例如如果授权时ARMv5核心则会拥有最低5级流水,但是新的ARMv6则会拥有8级以上的流水——理论内核吞吐量提升40%:需要注意的是性能完全不同的,不同内核的CPU,主频会很相似,甚至一样。
目前,智能电视的cpu中,内核上主要使用最新的ARMv7,这些使用ARMv7内核的cpu可能包括ARM Cortex™-A15 、ARM Cortex-A9的几种版本。此外,在完全相同设计的ARM版本中,还有可能由于采用不同的制程(28纳米、45纳米)而带来功耗和性能上的巨大差异;另一个可能导致性能差异的原因是哪怕同一个内核的ARM cpu(例如ARMv7内核的ARM Cortex-A9)也被分成性能优先、功耗优先等不同的版本——这些方面的差异,普通消费者难以把握,却对产品性能有着致命影响(当然也影响产品的固有成本)。
了解一款智能电视CPU的好坏至少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内核版本、核心数目、GPU内核、内核架构(最基本的是多核心是同步架构还是异步架构)、缓存结构和大小、纳米制程、开发公司以及同类产品主要用途(是否满足高性能多媒体应用)和主频。
在这些数据中,主频是普通消费者最关注的(长期关注电脑用的X86 cpu形成的思维惯性),但是确实以上诸多要点中“最不重要”的一个——例如,INTER电脑用的主流cpu(酷睿I3、I5、I7系列)的主频现在都在3.0-3.5G左右,但是高端产品低端产品的差价在一倍,甚至几倍,性能差异也很巨大。其实,CPU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并没有直接关系。由于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inter酷睿I3、I5、I7系列不同产品的差异)。
此外,CPU的供应者或者使用者还倾向于提供一个叫做IPS的参数:ips是Instructions Per Second的缩写,每秒处理的机器语言指令数。这是衡量CPU速度的一个指标。目前主要用的是MIPS:M是百万的意思;和。像是一个Intel 80386 电脑可以每秒处理3MIPS到5MIPS机器语言指令。不过这个指标的具体含义还与测试方法有关系,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演变指标:例如DMIPS——Dhrystone Million Instructions executed Per Second,主要用于测整数计算能力;MFLOPS——Million Floating-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主要用于测浮点计算能力。
MIPS,DMIPS和MFLOPS是常用的CPU性能评估标准。不同CPU的同类测试值可以直接比较性能高下,但是不可以跨“测试”比较——那样毫无意义。例如,同一cpu的MIPS和DMIPS测试差异可能达到数千甚至更高的倍数差距(MIPS可能执行的是比DMIPS的整数运算复杂的多的指令)。
在实际的销售过程中,很多导购员会故意混淆,CPU主频和MIPS,DMIPS、MFLOPS三个测试结果的数值,进而“蒙骗”不知情的消费者——这是目前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市场上,CPU营销中常用的“造假”手段。
对于智能电视而言,CPU是最关键的部件和品质标志性元素。消费者选择的智能电视产品的实际“智慧”水平,绝大部分由CPU决定。一颗好的CPU产品和劣质产品价格也会相差数倍,甚至十倍以上。“以次充好”是商家赚取高额利润的常见方法,消费者必须小心谨慎,方能购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
在智能电视的选择上,另一个与CPU相关的重要议题是OS: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以后所有程序运行的基础软件界面和平台,也是消费者使用智能电视过程中必须打交道的最重要界面。目前,主流智能电视选择的操作系统是安卓系统:这是由谷歌公司开发的免费的开源的操作系统。此外,苹果的IOS、微软的windows以及各种不同的Linux都可以应用于智能电视之中。
选择智能电视的时候需要关注智能电视采用的何种操作系统何种版本,同时还需要关注智能电视CPU支持哪些OS系统:也许将来为了兼容更多的应用,消费者需要自行更换OS组件,这就涉及到CPU的兼容能力。例如高通公司的最新智能CPU多数兼容安卓和win8系统,这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应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