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市场调研机构Displaybank近日在其发行的平板电视月刊上表示,因松下在今年1月份调整等离子电视出货计划,三星等离子电视出货量得以反超松下,未来这一态势将继续。这是否意味着等离子电视的前景黯淡、即将退市?
松下等离子电视减产
三星蹿至第一
受日本国内经济形势影响,作为等离子电视的老大,松下于去年调整了等离子电视出货计划,并于去年12月份宣布关停位于日本茂原市的第一工厂和位于日本尼崎市的第三工厂。而据了解,尼崎市第三工厂于2009年12月建成投产,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等离子面板厂。由于几条生产线的相继关停,松下今年大幅下调了等离子电视出货目标,由2011年的570万台下调到今年的250万台,下调规模达一半以上。
与此同时,韩国企业三星与LG今年的等离子电视出货目标却与去年相近,只有小幅减少。去年三星与LG等离子电视各出货520万台和430万台。
一直以来,松下是等离子电视的老大,不过在液晶电视的竞争下,等离子的份额越来越小。现在等离子电视老大松下大幅调整出货,反被以液晶电视为主的三星反超,这是否意味着等离子电视将要退市了呢?
等离子衰落
源于技术垄断和市场选择
要回答等离子电视将来是否还有出路,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等离子电视在与液晶电视的较量中为何会败下阵来。
据了解,在CRT电视向平板电视过渡的过程中,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几乎是同时出现的。只不过早期等离子电视有着较高的技术门槛,而液晶电视的技术门槛较低。出于技术保护的考虑,松下在技术上采取了垄断举措,造成很多想涉足等离子电视领域的国内彩电整机厂商被拒之门外。由于液晶电视技术门槛低,厂商纷纷投向了液晶电视。而当市场选择了液晶电视后,等离子电视厂商在与液晶电视厂商的竞争中,份额越来越小。最终迫于规模上不去的成本压力,日资企业中索尼也放弃了等离子业务。而在国内电视厂商中,只有长虹这一根独苗依然死守等离子不放。然而,近几年国内长虹彩电的业绩在众多整机厂商中并不理想。业内研究人士曾经批评长虹,认为其死守等离子属于战略失误,在当初等离子与液晶电视竞争不明朗的情况下,长虹应该双管齐下才更保险。
回顾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等离子电视之所以会在竞争中败下阵来,一是由于技术垄断,没有更多的企业跟进;二是市场选择,规模上不去导致成本过高。
等离子竞争平稳市场理性回归
等离子电视是否没有出路了呢?也不尽然。我们看到,虽然目前平板电视中液晶电视已经成为主流趋势,但是各电视整机厂商又都没有放弃等离子,等离子或多或少在企业中都占有一定比例。
2010年,由于液晶电视行业竞争恶化,绝大多数彩电企业将全部竞争砝码都压在了液晶电视上,因此等离子电视的市场竞争相对平稳很多。
2010年年底,在等离子电视市场销声匿迹数年之久的海信突然重新回归等离子阵营,并将等离子电视作为其2011年元旦、春节促销旺季的主打产品之一。与此同时,三星也于2010年高调重返中国等离子电视市场,并推出了一系列产品,使得三星等离子电视销量大幅增长。
对于这一现象,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曾经指出,按照中国彩电行业的市场规律,当很多企业集中回归等离子市场时,这一产业的利润率也会迅速降低,但关键是中国彩电产业必须与国际接轨,回到等离子与液晶两大阵营基本对等的位置,而以前液晶电视基本垄断市场的局面肯定是不正常的。
另一方面,大尺寸和3D电视发展趋势也为等离子电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目前大尺寸电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并成为主流趋势。而在这方面,等离子电视在50寸以上电视上占有绝对优势,网上调研数据显示,等离子面板厂今年致力于在等离子3D产品上进行推广,主要集中在50、60英寸等大尺寸产品上。政策上,国家鼓励等离子技术的突破创新,产业的优化升级。企业方面,等离子面板厂对大屏幕3D产品的推广,也在助力等离子市场拓展。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国内首个3D电视试验频道的开播,也为等离子电视发展迎来了曙光。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3D电视频道的建设较晚,日本和英国的3D电视频道早在2008年就已经播出,随后,法国、德国、阿联酋、芬兰、意大利、美国、韩国等众多国家均开始建设3D频道,而且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均已建成多个3D频道,我国还是首次尝试3D频道建设,但这也极大地刺激了国内3D电视消费。
频道的开播,解决了3D电视节目源的问题,给了3D电视以软性支撑。由于3D节目与以往的2D节目相比在屏幕的显示技术上要求更高,如果选择不当的显示器观看3D节目,会出现“双重影”的现象。针对此现象,电子视像行业协会通过对画质、音效、色彩、亮度等电视性能进行对比测评,得出等离子电视相比液晶能更好的显示3D效果。这让3D电视在行业内站稳了脚,同时等离子电视也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另外,按照目前彩电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硬件已经不再是彩电厂商竞争的焦点。电视能否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智能化应该才是彩电厂商将来要普遍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