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寸”营销意义更大
“花差不多的钱,拥有更为广阔的视野”、“视界大一寸,视野大不同”……在家电卖场,这样的广告语是企业对新尺寸产品的宣传主基调。
记者对比发现,“大一寸”的产品比传统规格产品的价格要高出几百元。如在京东商城上,43英寸的TCLL43E5010E全高清LED、超级蓝光、互联网、超窄边电视售价3599元;42英寸海信LED42K200蓝光高清解码窄边节能LED电视售价3399。李秋伟介绍说,根据奥维咨询的统计,目前市场上39英寸整机产品的价格比37英寸平均高出300元,43英寸产品与42英寸产品的价格差为650元,48英寸产品价格则比47英寸产品贵450元。“彩电最主要的成本就是面板,面板尺寸扩大,价格也会有所提升。”李秋伟解释说,切割工艺水平的提升,使得新增尺寸的面板在切割时的成本与相邻尺寸并无明显变化,但由于目前43英寸还不是经济切割尺寸,所以这一尺寸的产品与常规尺寸产品的价格差是最高的。
此外,再加上新开模具、板材等费用,就产生了最终市场上的价格差距。
那么,这多出来的1英寸真能为消费者带来更为广阔的视野吗?“其实这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感受。”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整机室主任李剑表示,消费者肉眼观察对于增大的尺寸并不会有明显的感觉,但是在购买产品时,消费者大多会愿意付出不多的成本购买更大的产品。
李秋伟也表示,增加尺寸这种做法在企业推出的初期会引来消费者的关注,但经过调查发现,小屏幕产品增加尺寸的感觉会较为明显,越大尺寸电视机屏幕增加一两英寸,消费者能感受到的变化并不强烈。“‘大一寸’的尺寸策略的推出是各大家电厂家与平板供应商为了实现竞争差异化而做出的市场调整。”他分析说。
有业内专家指出,彩电行业历来以概念推动市场,但企业力推的“智能”和“云”概念在短期内还难以获得消费者认可,3D电视则受制于节目源,发展也难有突破,因此企业亟须寻找新的市场突破点。同时,上游面板厂商的境遇也很尴尬。至2011年10月,液晶面板价格出现连续18个月的下滑,虽然在随后两个月价格基本稳定,但也已趋近成本价。而在众多液晶面板厂商看来,液晶面板全行业的调整可能在2012年上半年出现。因此,通过新尺寸的推出可减少面板制作的废弃材料,并且通过材料的增加,增加面板的售价,进而减少亏损。
规格分散导致成本难降
“与CRT电视、等离子电视的屏幕尺寸每隔四五英寸就有明确的规格不同,目前销售的液晶电视屏幕尺寸几乎每隔一两英寸就会有一个规格的产品。”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郝亚斌表示。记者调查发现,20英寸以上的尺寸规格目前已经多达15种,分别为24、26、32、37、39、40、42、43、46、47、48、50、52、55、65英寸。
郝亚斌认为,市场上新增的尺寸规格虽然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但是产品规格过于分散也会造成整个产业链资源的浪费。因为对于液晶电视整机厂商来说,这需要开发多个近似尺寸的液晶电视模具及其他配套设备及配件,这不但增加了开发成本,还增加了产品的管理成本,浪费企业资源。对于液晶屏等上游供应商而言,由于液晶屏的接口不统一,使屏的开发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无法降低液晶屏的成本,从而带来整个产业链资源的浪费。
李秋伟认为,对行业来说,新尺寸规格的市场导入加大了市场相邻尺寸产品之间的价格对比与价格竞争,易导致市场主流尺寸产品市场份额的下降,进而影响品牌厂商对市场的总体判断和后期的资源投入方向。因此,新尺寸规格产品的上市也有可能对行业形成一种误导,“这些浪费最后都会反映到市场的价格上,当一种规格的产品销售不能达到一定的规模,其价格就不能进一步降低。”
其实,在平板电视市场启动初期,液晶电视的尺寸也曾出现如此乱象。不仅尺寸繁多,屏幕的长宽比例也有不同,如有的小屏幕是采用4∶3的比例标准,而大屏幕则是16∶9的。为了规范市场,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联合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协会推出了《彩色电视机用液晶显示屏主流尺寸规范》,给出了彩色电视用液晶显示屏的推荐性选用尺寸。此后,产品规格逐渐集中。
李秋伟认为,今后市场上尺寸规格仍然会重复这一过程,那些切割更为经济,同时消费者也更愿意购买的尺寸规格将保留下来,而其余尺寸规格则将逐步淘汰。
那么,尺寸的淘汰是否会影响到产品的售后服务呢?郝亚斌认为,由于目前企业对服务的高度重视,产品的售货服务还是有保证的。但是,其产品维修,特别是主要零配件更换的成本则有可能会居高不下。
据透露,《彩色电视机用液晶显示屏主流尺寸规范》修订工作已提上日程。郝亚斌表示,希望通过新标准的出台,引导企业合理供给产品,消费者的选择也更加科学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