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向上下游延伸
作为最先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3D消费类电子产品,3D电视对3D产业的带动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预计今年中国3D电视的销量将超过1500万台,进入快速普及期,而与3D电视相关的产业链配套能力、信息服务创新能力也将在巨大的用户需求中得到提高。
目前,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模式正发生着重大变革,4C(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内容)融合的不断推进将促进数字电视产业从单纯整机生产向上游高附加值领域延伸,从产品制造向内容服务、运营服务和生产服务等领域渗透。产业集群正加速从成本导向型向创新驱动型升级,生产与服务融合、软件与硬件融合的趋势愈加明显。3D电视产业面临的也不再是单一产品“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融合推进发展”的课题。因此,企业应着眼于建设包括产品制造、内容服务、运营服务和生产服务等在内的全产业链。
彩电业转型升级专项工程的目标就是推进彩电整机企业向芯片、软件、背光、模组、面板等上游领域延伸,支持国家规划布局的高世代TFT-LCD、PDP、新型OLED面板生产线建设及其配套产业建设,支持为彩电产业配套的核心芯片、软件、关键器件、一体化模组、专用设备等的研发及产业化,推动产业向网络化、智能化和节能环保等方向发展,支持3D电视、智能电视、超高清电视及交互式软件平台的研发和应用,鼓励彩电企业进行商业模式、服务模式创新,支持彩电终端产品与内容服务融合发展。
不难看出,3D电视企业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企业要掌握数字电视的核心技术,在数字电视SOC、嵌入式操作系统、中间件、人机交互、新型显示、模组驱动和可信安全等领域掌握关键技术,在先进的数字电视传输、音视频编解码、数字家庭的互联互通与服务协同等方面力求突破。同时,企业应该抓住机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渐从外围向核心领域迈进,尤其应重视在3D电视基础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和专利布局。对一些前沿技术如裸眼3D技术,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争取实现突破。
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加大在软硬件融合和生产服务融合方面的尝试,推动应用模式的创新,不断培育开放、融合的业务形态和应用环境,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内容促进终端发展
3D内容是3D产业发展的重要催化剂,3D数字电视是3D产业发展的排头兵。中国3D电视试验频道的开播为丰富3D内容打下基础。随着越来越多的3D节目被制作出来,消费者对于3D电视机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面对彩电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3D电视企业应该以更加宽广的视野,迎合数字电视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积极向上下游拓展,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