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OLED优势未显国内厂商整合跟进

来源:中国OLED网 更新日期:2012-03-07 作者:佚名

    OLED作为最新一代产品,在2011年真正进入了爆发期,各大调研机构纷纷表示看好OLED产业前景。但其实早在2007年,索尼就推出全球首款11英寸的OLED电视,OLED的潜力已经隐现。虽然由于成本和售价过高导致其销售不佳,2010年3月索尼宣布停止日本国内的OLED电视的生产和销售。但这并不意味着索尼放弃了OLED方面的探索。也不意味着其他国家与企业也同时放弃这一研发。事实上,OLED的技术布局早已开始,2011年对各大厂商而言,或许已经是花开之时,结果指日可待。

    OLED布局概况

    2011年,日本索尼、东芝和日立制作所于8月宣布合并中小尺寸显示器业务,并将以官民共同基金日本产业革新机构为中心成立新公司,名为日本显示器(Japan Display)的新公司已经具备OLED技术基础。社长大塚周一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日本显示器一方面有Sony技术与专利授权加持,另一方面日立与Canon之间也有OLED面板的合作关系。现时,已有客户要求2013年量产OLED显示器,日本显示器将配合在2012年春季合并前订立具体发展方针,确定2013年之前的第一阶段任务,并决定2013年之后应该锁定哪些技术进行深入研发。”

    东芝、日立、Sony在整合之前,因受限于资金不足,只好缩小OLED技术的研发规模,而从目前OLED面板技术水准而言,中小尺寸面板很难凌驾于液晶之上,不管是画质、耗电量、产品寿命方面都有待突破,为此,必须在制程、材料多方面投入大量研发心血。日本显示器的成立无疑加强了日本生产装置制造商、材料业者间的合作,新一代技术创新即将到来。

    台湾方面,友达光电将从2012年第二季度开始量产智能手机用AMOLED面板,计划用于高端智能手机,目标尺寸为4~5英寸,分辨率为250~300ppi。该技术将满足重视色彩鲜艳度和响应速度的产品厂商的要求,并计划首先在台湾新竹的第3.5代生产线上量产。2013年下半年,新加坡的第4.5代生产线也可以开始量产。

    国内,天马目前还处于LTPS中试线阶段,于上海4.5代线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改造,如要实现真正的量产,还需重新规划调整厂房,因此目前这一生产线并非往量产的方向建设,主要是为了进行技术储备。依据目前市场策略,天马主要把TFT技术研发到位,否则谈OLED不切实际,现时天马的4.5代线也有相关的OLED样品出来。预估大规模向市场供应要到2013年。

    闻风而动的并非只有面板厂商,上游材料供应商诚志永华和德国默克早已在OLED上有所动作。两者在接受采访时均表示,既然发展趋势已经出现,作为企业必定要贯通未来提前准备,OLED早已被列入发展规划当中。德国默克以成为OLED显示屏用材料领头羊为目标,持续设计、开发和生产各种特殊材料包括OLED用的高性能发光材料。他们表示,目前的OLED市场主要围绕小分子的易挥发材料,这些材料是公司发展和业务多样化的最主要的基本结构元素。为了配合主要的客户,默克正在开发一些可以明显减少客户工厂流程和降低设备成本的材料。

    OLED优势未显大陆整合跟进

    就在全世界的面板生产商都磨拳擦掌奋力布局OLED之时,领先之人已开始试水这片市场。目前有能力量产AMOLED面板的厂商只有三星和LG。不论是技术、良率或数量,三星都领先业界。据报导,三星集团的资本支出在2011年创下43兆韩元的历史新高纪录后,2012年还将进一步扩大投资,估计资本支出额将逼近50兆韩元(435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将投入非存储器与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事业。

    “三星是一个可敬又可怕的竞争者。在过去发展OLED的4、5年中,台湾、日本死在浪头上的厂商不计其数。但后来,三星通过搭配其本身智能手机的优势,终于将OLED推向市场。”天马如是评价。

    Displaybank亦指出:“三星对OLED的领先投资,是基于LCD产业进入成熟阶段的战略眼光和布局。但OLED与LCD相比,竞争优势并不明显,预计需要等到显示领域的核心竞争转为透明显示、柔性显示时,OLED才会凸显它的优势。”

 标签:OLED电视 行业新闻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