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透过苹果三星看台企

来源:华夏经纬网 更新日期:2012-03-02 作者:佚名

    由于智能型手机、平板电脑大热卖,美国苹果公司营收、获利频频创新高,上周五股价冲破522美元,成为全美市值最高的公司,更被评选为全美声誉最高的企业。相对地,曾经叱咤风云的日本电子业,似乎从云端急落,全球排名第三、日本最大DRAM厂商尔必达周一声请破产,成为日本制造业史上最大破产案。两大企业的兴盛与衰败,提供以代工为主的台湾地区厂商许多省思。

    乔布斯去世后,苹果业绩表现依然亮丽,手上现金近千亿美元,公司市值超越希腊全国国内生产毛额。《经济学人》分析全球前200大公司10年来股价变化,若在2002年2月以100美元投资苹果,10年后大约价值4000美元,成长40倍,获利率高居第一;相对地,如果10年前以100美元投资AIG(美国国际金融集团),现在大概只剩2美元。

    不可讳言,苹果创造如此佳绩,背后有来自海外代工厂数百万劳工共同的努力。今(2012)年来,集所有荣耀于一身的苹果,亦饱受美国舆论批评,美国民间团体发动25万人连署,要求苹果为海外代工厂劳工的工作环境与条件负起责任。苹果于1月间首度披露全球156家供应商名单,英特尔、三星、索尼都名列其中,还包括39家台商,并破天荒委托美国公平劳动协会(FLA)对旗下代工厂进行调查,以洗刷“血汗工厂”的污名。

    依美国学者调查,苹果由于掌握了高附加价值的研发、产品设计、行销等,每一台iphone可以获取五成八以上的利润,而提供零件与组装的岛内代工厂分不到1%。在这个庞大供应链中,苹果掌握品牌与研发、行销等各种优势,将利益极大化,相对地,为其代工的台湾电子业费尽心血只获取微薄利润,还遭外界质疑为“血汗工厂”,真是情何以堪。

    反观韩国的三星,为苹果重要的供应商之一,同时也是强大竞争对手,双方更在多项专利权之间掀起战火。同样以代工起家的三星,自1938年以卖鱼干、面条的贸易商起家,如今成为韩国第一大财阀,旗下三星电子成为全球最大科技公司。在全球品牌价值排名中,近年三星大幅领先竞争对手索尼,俨然成为亚洲企业的新典范。

    三星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来自政府的扶持,但总裁李健熙的运筹帷幄功不可没。三星很早就重视研发、建立品牌与人才培育,目前在美国取得的专利数量仅次于IBM。由于李健熙深具危机意识,三星早已为下一个10年的产业布局,准备投下200亿美元在五大新兴领域,包括太阳能、LED、医疗设备、新药开发和汽车电池等,大举朝向绿能与健康产业迈进。

    相较于韩国三星的崛起,日本电子业则是江河日下。以尔必达为例,5年来市值失血95%,预计3月28日下市。市场人士分析,尔必达失败的众多原因之一是未能精准掌握市场脉动,提前切入行动通讯的特殊晶片市场,使得这项市场拱手让给三星与其他韩国厂商,最后终于走上破产命运。

    自二千年以来,日本前五大电子公司的市值跌落到只剩1/3,市占率也节节下滑。《经济学人》指出,日本电子业的问题在于竞相生产类似产品,未能及时转型。有人形容“每个人都知道要改变,却没有人真正做了改变。”

    韩、日科技产业的兴盛与衰败,正显示全球科技竞赛中没有永远的赢家,如果没有足够危机意识,强化研发能力并掌握关键技术,提前启动未来布局,盛极一时的日本电子业也会走向衰败,尔必达的破产正是惨痛例证。近年台湾地区在高科技产业发展上,从DRAM到面板,许多领域均被韩国大幅超越,何时才能扳回一城呢?

    在产业价值链中,苹果掌握了高附加价值部分,获利不断创新高;台岛的代工厂商只获取微薄利润,为人作嫁,还要遭到调查。这次事件对岛内科技业者更是一记警钟,唯有加速转型发展高附加价值产品,提升研发能力、开发品牌,朝“微笑曲线”两端发展,才是突围致胜之道;未能及时转型的后果,则是惨遭市场淘汰。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