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困境索尼换帅
回到“日本电子巨头业绩低迷”这个话题,这是二战之后日本大型制造业面临的最大困境。索尼宣布2011年4~12月亏损扩大至2200亿日元;2月3日松下宣布2011年4~12月达到空前的7800亿日元亏损。
两家公司的业绩都自2008年开始迅速下滑。按理说,企业净利润为负数时,应该放出经营上的“脓水”,实现V字复苏。但事实并非如此。因而,高层欠缺领导力可说是致使状况不断恶化的原因之一。
2月1日索尼发表声明称,原副总经理平井一夫任首席执行官(CEO),辞退原董事长兼CEO霍华德·斯金格。平井一夫的经营能力还是未知数,但从他的经历来看,让人多少有些怀疑。平井一夫一直在索尼计算机娱乐公司工作,也就是说,他是一个“搞软件”的人。
如今,索尼所面临的是该公司的看家产品“硬件”销售不见起色。硬件出了问题,却找了一个搞软件的CEO,这样能扭转局面吗?
日立还能支撑多久?
陷于困境的电子巨头中,日立是“几乎唯一”实现盈利的。2月2日公布的2011年4~12月财务结算显示,日立纯利润为852亿日元。
日立的数字媒体与消费电子产品所带来的利润要么是负数,要么是水平极低。也就是说,日立利润的大部分来源于数字媒体与消费电子产品之外。
尽管鹤立鸡群,在日本电子巨头中保持盈利,但日立也惶恐不安。首先,“纯利润852亿日元”,但实际上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减少了61%。还有,日本大企业中通常由管理“业绩较好业务”的人来升任集团高层。这样一来,高层领导无疑会偏袒自己以往管理的业务,容易目光短浅而忽视其他业务。
由此带来的弊病是,即便在短期内能够保持较好形势,但不能推出某些长远决策。决策不果断,形势较好的业务增长必然也会放缓,于是整体上都会受影响。索尼、松下都是如此,如今业绩下滑的大多日本大企业均属于这一类型。日立似乎也无法保证不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