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做得不错,这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么说。”昨日巴塞罗那举行的全球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这样评价总裁史立荣的工作。
史立荣2010年出任中兴总裁,公司策略明显转向。侯为贵说,过去几年对跨国运营商的投入少了点,现在对“大国大T”(主要市场与顶级运营商)的投入多些,去年利润虽有下降,但营收增长很快,增长红利会慢慢体现。
中兴已进入一个规模化通道,内部称为“爬坡”。侯为贵说这阶段不会很长,强调最大挑战是规模、现金流与利润的平衡。
史立荣上任时曾表示2015年要进全球前三,最近他说目标有望提前实现。但胜算在哪?
终端先行
中兴目前将重任压在手机业务上。按中兴计划,到2015年,其手机业务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占整个集团的收入比例超过50%。
但人们认为手机利润薄如刀刃,没得做,前不久爱立信已退出。
“手机不是低利润的行业,虽然公司很多人也有跟你一样的想法,但苹果的利润比做设备的爱立信要高很多,”侯为贵显然不认同。他说,中兴手机业务目前只是处于发展阶段,“利润率有待提高”。
按中兴计划,今年智能机发货量将增长一倍以上,达3000万部左右,收入增长不低于40%。目前手机业务收入占比约为33%,今年将达到40%左右。
执行副总裁何士友说,预计2015年,中兴手机发货进入全球前三,收入进入全球前六。2011年,中兴手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智能机销量达1200万部,中、美市场增长达100%,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增长300%,拉美增长50%。Gartner数据显示,中兴2011年已成全球第四大手机厂商。
“如果手机行业需要论资排辈实现增长,中兴还需要等很长时间,但在这个快速变化和整合的行业里,机会稍纵即逝,一着不慎,就被甩出去很远。”何士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