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HTC制定野心计划实现翻身仍艰难

来源:新浪科技 更新日期:2012-02-10 作者:佚名

    2月7日消息,据外媒报道,虽然HTC为2012年制定了野心勃勃的计划,并将有多款新品发布,但要实现翻身,该公司仍然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预期疲软

    HTC曾经是Android阵营的一面大旗,但那是在2010年——按照移动行业的观点来看,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分析师目前普遍预计,该公司的季度业绩还将再次疲软,在向投资者证明其创新能力时也仍然面临困境。

    按照出货量计算,HTC是全球第五大智能手机厂商。外界普遍预计,该公司将在本月晚些时候的巴塞罗那移动世界大会(以下简称“MWC”)上发布4款新产品,其中一款是开发代号为HTC Ville的超薄手机,还有一款则采用了高端四核处理器。

    分析师称,HTC的挑战在于,如何让这些产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它可以翻身,”市场研究公司IDC驻新加坡分析师梅丽莎·周(Melissa Chau)说,“但问题还是一样:如何实现差异化?”

    问题越来越严重。在MWC召开前,分析师预计HTC本季度的收入将环比下滑11.6%。此前的第四季度,该公司的收入已经低于预期,出现两年来首次下滑。该公司将于周一公布第一季度业绩的指导性预测。

    “由于旧产品的需求疲软,加之多数新项目要到第一季度末才会启动,所以我们认为该公司有可能对第一季度的出货量和收入给出温和的预测。”投资公司BNP Paribas分析师劳拉·陈(Laura Chen)在报告中说。

    她指出,积极的降价、规模经济的降低以及可能的库存消化,都有可能对本季度的销售额和利润率构成压力。BNP预计,HTC将在2012年第一季度末恢复销售增长势头,上半年的销售额增幅将超过30%。但这仍然无法阻止其收入和利润的同比下滑。

    发展受阻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的数据,HTC去年第四季度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排名降至第五,较上一季度下滑一位。原因是该公司未能成功挑战苹果iPhONe和三星Galaxy系列手机。

    这家曾经的外包厂商在2010年和2011年初实现了梦幻般的崛起:由于新颖的手机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其股价在截至2011年4月的14个月内上涨了两倍多,销量则增长4倍。彼时,HTC几乎与Android系统是同义词。谷歌甚至在2010年初将HTC选作其Nexus One旗舰手机的代工厂商。

    但HTC却很快失宠,并成为了去年全球智能手机厂商中股价表现最糟糕的一家,全年跌幅达到42%。分析师认为,该公司在日新月异的智能手机市场缺乏新的设计。

    IDC的梅丽莎·周表示,随着越来越多厂商开始进军Android市场,HTC也发现很难实现差异化。软件逐渐变成了大众商品,硬件更甚,迫使HTC寻找新的发展道路。“他们以往凭借用户界面实现了差异化,这起初还能奏效。但现在还有人会因为这个原因而购买手机吗?”她说。

    与此同时,三星则野心勃勃地凭借Galaxy Note等大屏幕产品,在高端市场之外开辟了新的领域,将Android手机的售价压低到200美元以下,同时还利用营销和零售网络推广产品。

    野心计划

    HTC今年制定了颇有野心的计划。据巴克莱资本透露,该公司将在2月26日的MWC上发布4款新智能手机。HTC Ville将配备4.3英寸AMOLED显示屏和800万像素摄像头,并将搭载最新的Android 4.0操作系统。

    除此之外,还包括一款开发代号为Edge的四核手机,以及两款中端智能手机。分析师认为,由于改善了设计和性能,而且没有来自三星和苹果新品的竞争,将帮助HTC收复一定的失地。

    但挑战仍然存在。摩根士丹利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发达市场的缓慢增长、苹果iPhone 4S的广泛渠道(尤其是在美国),以及与其他Android厂商的技术差距缩小,都将对HTC今年的发展构成挑战。

    由于投资者认为该股过去几周内遭到过度抛售,HTC股价今年以来已经上涨了15%,高于台湾加权股价指数(TAIEX)同期9%的涨幅。

    19名分析师平均预计,HTC本季度收入为896.4亿新台币(约合30.4亿美元),低于第四季度的1014.2亿新台币。分析师还预计,其本季度出货量将下滑15%至20%。

    “处境将会很艰难,但Android似乎有很多发展空间。三星凭借大规模营销获得了领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HTC无法接触到部分用户群。”梅丽莎·周说。她指出,2011年的亚太智能手机市场已经翻番,今年还有望再增长40%。“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她说。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