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中旬,索尼、东芝和日立整合中小尺寸液晶面板业务一事终于尘埃落定,三家公司签署正式合约,联合组建日本显示器公司。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显示器公司资产达2300亿日元,将于2012年年初开始运营,并且将超越夏普,成为全球中小型液晶面板的新晋龙头。
相比上述三家日本企业”抱团过冬“的做法,松下并没有采取合并等方式来摊平”过冬成本“,而是采取了更为直接的关厂裁员等方式。
对此,业界认为在出现亏损现象后,松下与索尼、东芝等其他日本企业不同,在等离子领域内并无合适的企业可以与之”抱团取暖“,采取直接的关厂裁员措施也是无奈之举。
然而,就在对等离子业务进行大规模”瘦身“之时,松下没有完全放弃面板业务,它仍在积极筹划抢占下一个面板技术制高点。
大坪文雄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美国CES 2012展会上表示,松下在今年内考虑投入OLED电视市场,他认为大型OLED电视(下一代平板电视)会在2015年左右投入市场,现在松下正在观察市场趋势,而松下的第一款产品会在这之前投入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OLED技术的研发,韩国企业表现得非常积极,三星和LG Display正逐年加大在此方面的投资,其中全球AMOLED市场几乎被三星一家独占。不仅如此,这两家韩国公司还在积极向本土厂商采购所需设备,韩国政府也正加速推动本国相关设备的自给率向80%迈进。
中国大陆企业对OLED的追逐同样也不甘落后。除京东方大举投入220亿元兴建5.5代AMOLED生产线之外,天马、彩虹、维信诺、信利和虹视等厂商也都在积极布局。
整合三洋
解决目前亏损的状况,松下不光要面对等离子面板彩电的困扰,同时对于收购过来的三洋电机也需要大力整合。
松下于2010年1月收购了三洋电机已发行的50.19%的股份,成为三洋电机的最大股东,但对于三洋电机的业务并没有进行太多的整合,直至去年7月将三洋电机在日本以及东南亚的洗衣机和冰箱业务出售给海尔集团。
前家电业记者梁振鹏对此表示,当松下与三洋的新能源和电池等核心业务整合完成以后,三洋对于松下来说,在中国市场已经如同鸡肋,其白电业务被出售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松下将洗衣机和冰箱业务出售给海尔集团也被业内认为是”瘦身“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