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HTC和王雪红都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
2011年12月12日,2011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揭晓,台湾宏达国际电子公司(简称“HTC”)董事长王雪红获奖。
中央电视台对外宣布王雪红入围的理由是:2011年,全球手机市场经历了一轮大洗牌,爱立信中止与索尼合作,退出手机市场。欧洲老牌诺基亚尽显衰败,难以为继。然而,来自台湾的HTC手机却异军突起,在全球手机市场份额达到15%,排名世界第四,在安卓系统手机厂商中排名第一,一举登上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制高点。
不过,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王雪红与HTC就切身体会了冰火两重天的境地。2012年1月6日,HTC发布了2011年第四季度财报,净利润仅为110亿新台币(约合3.64亿美元),同比下降26%,为两年内的首度下滑。一时间,外界猜测纷纷,HTC鼎盛时代快速终结的论调甚嚣尘上。
此前,对HTC、王雪红以及他们背后的团队来说,“跑得更快”和“提高产品利润率和附加值”本是两个相互支撑的目标,但2011年HTC的“过度扩张”,德国IPCom公司的专利诉讼,以及从2012年4月19日起对HTC涉及苹果iPhONe 647号专利的智能手机正式实施进口禁令等市场环境的突然变故,再加上三星、MOTO的围追堵截,以及中国渠道市场的进展乏力,让王雪红和HTC的未来不可避免地印上了“艰难时世”的记号。
固守还是求新 “突破”迫在眉睫
从1997年5月15日于台湾桃园创立至今,对于外界来说,HTC始终是一家显得有些神秘的手机公司。不过,当2011年4月7日HTC市值一举超越NOKIA时,HTC才真正由原来聚焦的白领及发烧友市场,扩大进入中国绝大多数手机用户的视野。
与HTC正面接触过的人都知道,在HTC员工的名片正面赫然印着一行字:“Hi,I'm ×××”。正是这种让人无可理喻的低调和谦卑,促使HTC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手机市场中,成了少数黑马中的一匹独特黑马。
据分析机构IDC公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统计数据显示,HTC已经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拿下10.8%的份额,位列行业第4。这家新晋的智能手机品牌商在过去一年中,已经成功地在第一阵营站稳脚跟。
尽管王雪红雷厉风行地把HTC推向了极致,使HTC售出的智能手机数量一度超过了竞争对手。在最高峰时期,HTC市值超过老牌霸主诺基亚,王雪红趁机放言要把苹果拉落马下。但遗憾的是,HTC从未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推出能同苹果iPhone或者三星Galaxy对抗的产品。
目前的现实情况是,鼎盛的HTC突然被羁绊住,HTC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
一位已经离开HTC的高管告诉记者:“HTC如果想跑得更快,分分钟就可以,只要把品类增加、推出千元以下机器、推出标杆机型、将品牌营销和产品营销的思路相结合,就可以了。但那样的话,它的产品利润率和附加值就会相对小一些。”
一边是市场成长受到层层挤压的欧美市场,一边是高歌猛进,业已成为全球最大手机市场的国内市场。在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单项选择题中,国内市场无疑是HTC的不二选择。
据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第三季度,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2400万台,已全面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