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OLED起飞 与LCD共存时代即将到来

来源:《平显时代》 更新日期:2012-03-01 作者:佚名

    OLED作为最新一代产品,在2011年真正进入了爆发期,各大调研机构纷纷表示看好OLED产业前景。但其实早在2007年,索尼就推出全球首款11英寸的OLED电视,OLED的潜力已经隐现。虽然由于成本和售价过高导致其销售不佳,2010年3月索尼宣布停止日本国内的OLED电视的生产和销售。但这并不意味着索尼放弃了OLED方面的探索。也不意味着其他国家与企业也同时放弃这一研发。事实上,OLED的技术布局早已开始,2011年对各大厂商而言,或许已经是花开之时,结果指日可待。

    OLED布局概况

    2011年,日本索尼、东芝和日立制作所于8月宣布合并中小尺寸显示器业务,并将以官民共同基金日本产业革新机构为中心成立新公司,名为日本显示器(Japan Display)的新公司已经具备OLED技术基础。社长大塚周一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日本显示器一方面有Sony技术与专利授权加持,另一方面日立与Canon之间也有OLED面板的合作关系。现时,已有客户要求2013年量产OLED显示器,日本显示器将配合在2012年春季合并前订立具体发展方针,确定2013年之前的第一阶段任务,并决定2013年之后应该锁定哪些技术进行深入研发。”

    东芝、日立、Sony在整合之前,因受限于资金不足,只好缩小OLED技术的研发规模,而从目前OLED面板技术水准而言,中小尺寸面板很难凌驾于液晶之上,不管是画质、耗电量、产品寿命方面都有待突破,为此,必须在制程、材料多方面投入大量研发心血。日本显示器的成立无疑加强了日本生产装置制造商、材料业者间的合作,新一代技术创新即将到来。

    台湾方面,友达光电将从2012年第二季度开始量产智能手机用AMOLED面板,计划用于高端智能手机,目标尺寸为4~5英寸,分辨率为250~300ppi。该技术将满足重视色彩鲜艳度和响应速度的产品厂商的要求,并计划首先在台湾新竹的第3.5代生产线上量产。2013年下半年,新加坡的第4.5代生产线也可以开始量产。

    国内,天马目前还处于LTPS中试线阶段,于上海4.5代线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改造,如要实现真正的量产,还需重新规划调整厂房,因此目前这一生产线并非往量产的方向建设,主要是为了进行技术储备。依据目前市场策略,天马主要把TFT技术研发到位,否则谈OLED不切实际,现时天马的4.5代线也有相关的OLED样品出来。预估大规模向市场供应要到2013年。

    闻风而动的并非只有面板厂商,上游材料供应商诚志永华和德国默克早已在OLED上有所动作。两者在接受采访时均表示,既然发展趋势已经出现,作为企业必定要贯通未来提前准备,OLED早已被列入发展规划当中。德国默克以成为OLED显示屏用材料领头羊为目标,持续设计、开发和生产各种特殊材料包括OLED用的高性能发光材料。他们表示,目前的OLED市场主要围绕小分子的易挥发材料,这些材料是公司发展和业务多样化的最主要的基本结构元素。为了配合主要的客户,默克正在开发一些可以明显减少客户工厂流程和降低设备成本的材料。

    OLED优势未显大陆整合跟进

    就在全世界的面板生产商都磨拳擦掌奋力布局OLED之时,领先之人已开始试水这片市场。目前有能力量产AMOLED面板的厂商只有三星和LG。不论是技术、良率或数量,三星都领先业界。据报导,三星集团的资本支出在2011年创下43兆韩元的历史新高纪录后,2012年还将进一步扩大投资,估计资本支出额将逼近50兆韩元(435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将投入非存储器与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事业。

    “三星是一个可敬又可怕的竞争者。在过去发展OLED的4、5年中,台湾、日本死在浪头上的厂商不计其数。但后来,三星通过搭配其本身智能手机的优势,终于将OLED推向市场。”天马如是评价。

    Displaybank亦指出:“三星对OLED的领先投资,是基于LCD产业进入成熟阶段的战略眼光和布局。但OLED与LCD相比,竞争优势并不明显,预计需要等到显示领域的核心竞争转为透明显示、柔性显示时,OLED才会凸显它的优势。”

    (《平显时代》2012年2月,第89期,欢迎广大客户踊跃订阅、投稿、投放广告,谢谢您对本期杂志的厚爱!)

    更多资讯来自《平显时代》(下载)

OLED起飞 与LCD共存时代即将到来(2)

    反观国内AMOLED的研发,我国似乎从技术、人员到投资都还需进一步调整、集中,才有可能和国外大厂比如三星进行对抗。天马表示,目前的状况可能两三家厂商都在重复做一件事,但是如果进行整合,这对于资源利用和提高效率等都有好处——这应该由政府出面进行调节。但目前这种百花齐放,自由竞争的局面也未必是件坏事。

    与外国厂商合作,外国厂商以其领先的技术入驻内地设厂生产,对国内而言既是机遇也是陷阱。“初期以机遇为主,但同时也要求政府和厂商本身都作好规划。国内企业需要具备弹性和冲劲。也许国外大厂把他们的技术引入中国,但也把国内的企业乃至整个产业发展引入一个巷子中,当我们沿着巷子越走越深的时候,他们转身离开,我们便无方向可循。但是现阶段而言如果不跟随,在技术方面就无法取得突破。”(天马)

    对此,京东方也指出,前段时间工信部牵头成立的OLED产业联盟,其实也是国内企业利用自身在TFT方面的技术积累和产业优势整合资源、积极推动AMOLED产线建设的成果。京东方鄂尔多斯5.5代线、天马4.5代线等企业在AMOLED产业上的投资,对于提升我国平板显示产业技术水平,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有重要意义。在政府相关部门支持及企业的努力下,以点带面带动产业和产业链的发展,我国AMOLED产业发展将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越,有望占领下一代新型显示产业战略制高点。

    LCD与OLED应先共存

    讨论OLED无可避免提到替代问题。MIC资策会资深产业分析师兼组长周士雄指出,2012年TFT-LCD液晶显示技术仍将是市场主流显示技术,但AMOLED技术应用将起飞。越来越多新显示技术正在取代、或尝试取代旧技术,一些消费性电子产品甚至已经开始。对此,天马表示,智能手机方向已经被证实LCD可以被OLED替代。另外平板电脑目前也受到较大威胁。

    越来越薄是平板电脑的发展趋势,OLED无需背光模块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三星已准备将OLED运用在平板电脑上。对于需要多长时间可以完全替代,天马则认为,应该是部分替代。从市场看来,中小尺寸OLED电子产品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LCD,消费者普遍接受。但是从商务效能方面考虑,如需大规模取代则要大规模投入。从厂商角度出发,现时如果要发展AMOLED,则必须和三星合作,也即跟自己的竞争对手合作,这将对产业链产生影响。

    京东方则表示,TFT-LCD和AMOLED具有极大的产业共通性和延续性。但目前OLED市场正处于由产业化初期阶段,还有很多像良品率、大尺寸化等问题需要解决和突破。因此,无论从其技术面还是应用面来看,客观地说,应该是共存的关系而不是替代的关系。

    事实上,现在无论PDP、OLED还是TFT,都很难去比较谁好谁坏,所有技术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和市场,区别只是各自的发展程度和产业规模。虽然目前OLED备受瞩目,但短时间内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市场规模上,AMOLED都不可能完全替代LCD。

    “LCD和AMOLED的发展模式有一定差距。在TFT时代,中国大陆对TFT既无研究也没技术积累,单纯靠技术的引进、买断、快速制造设备然后扩大生产,由此而生的TFT市场看似很大,实质基础核心技术一直欠缺。但由于TFT技术已经成熟,因此可以通过政府支持的方式把产业快速建立起来。目前OLED并不成熟,无法仿照TFT时代引进完整的技术让国内企业可以直接应用生产。”(诚志永华)

    TFT液晶市场非常庞大,无论台湾、日本、韩国还是国内的面板生产厂商,面对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美金、投资巨大的LCD生产线,如非到了不得不放弃,必须转投另一种技术的地步,他们都会继续做下去。所以OLED是未来的方向,但不一定取代TFT,起码在未来的十年到十五年里这种取代不会发生。即使OLED技术取得突破,成本有所降低,LCD和OLED也将先经历趋和阶段。

    (《平显时代》2012年2月,第89期,欢迎广大客户踊跃订阅、投稿、投放广告,谢谢您对本期杂志的厚爱!)

    更多资讯来自《平显时代》(下载)

OLED起飞 与LCD共存时代即将到来(3)

    OLED替代LCD为时尚早

    台湾电子设备协会(TEEIA)王信阳副理事长指出,要看OLED是否能在短期内马上取代TFT,可以看AMOLED手机面板在智能手机的渗透率是否能够突破30%,这代表在未来3年内AMOLED将变成主流面板。

    研究机构Displaybank的数据显示,OLED的渗透率按应用分类,预期2015年小尺寸为18%,中尺寸为 6.6%,TV为1.8%。OLED替代LCD还为时尚早。群智咨询则进步一指出,从目前的情况看来,OLED领先技术被垄断和封锁,对未来产业规模扩大不是好事。

OLED起飞 与LCD共存时代即将到来

    对此,广东平板显示产业促进会汪浩秘书长认为,2012年中期以后,小尺寸AMOLED将在高端智能手机上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潮流导向。届时国内再考虑是否要投资AMOLED,就会慢了一步。因此自主开发小尺寸AMOLED,最佳的投资时间应是现在。虽然现时全球经济不景气,但由于设备生产以及产品量产爬坡期需要十八个月,预计此过程完成以后,市场已经向景气转变,新技术新产品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然而自主开发OLED技术必定面临两大问题,首当其冲就是产业投资的延续。如何降低投资风险,或许可以参考TFT产业的发展经验,由政府主导,尽量避免不熟悉、没有产业基础和条件的企业参与到AMOLED的早期研发中去。以现有企业为主体,加快推动与市场的对接。从根本上而言,要务仍然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前期技术储备。当一个技术尚未成熟之时,任何企业都有插足的机会。但当技术发展正式进入成熟期,从价格、成本到研发投入和售后,小企业不再能与大企业匹敌,最终能够成活的,必定是有一定市场占有率,能在市场模式下运作的企业。

    (《平显时代》2012年2月,第89期,欢迎广大客户踊跃订阅、投稿、投放广告,谢谢您对本期杂志的厚爱!)

    更多资讯来自《平显时代》(下载)

 标签:OLED电视 行业新闻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