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两位创业者选择PCI-E SSD?
机械硬盘属于极为精密仪器,创业者难以靠拿来主义拼装;家用SSD的速度慢,无法满足企业级用户的需求,且它的利润 小难于支持起步阶段的小企业生存;PCI-E SSD具备前两者所没有的优点,PCI-E接口SSD的开发相对要简单一些,PCI-E桥接SSD实现的速度更快,为什么两位80后创业者没用采用,而是 采用PCI-E原生方案呢?
PCI-E桥接SSD也许是真正意义的变形金刚,它实际上是由一款存储卡和2/4/8甚至16块小型固态硬盘组成的 超级磁盘阵列系列,说到这里,网友已经明白过来了,靠这么多固态硬盘组成磁盘阵列,速度能不快么!确实很快,我们测试过的两款国产2TB/1TB PCI-E桥接SSD速度都超过2500MB/秒。
PCI-E桥接SSD有一道难过的坎,它需要具备一定规模的SSD厂商方可解决,就是它的前提得能生产小型固态硬盘,即家用SSD,它可能是SATA接口,也可能是mSATA接口。这显然不是两位80后创业者短期所能具备的客观因素。
因此两位80后创业者选择PCI-E原生固态硬盘作为突破口。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它适合单兵作战的创业者。他们可以通过采购主控、闪存、PCB板来研制生产PCI-E原生SSD。
PCI-E SSD的成本构造
这里还涉及一个成本问题。PCI-E SSD的成本主要由零部件成本、销售周期成本、售后成本三部分组成。一方面是核心部件,诸如主控、闪存占据70-80%的成本;其次是PCI-E SSD的销售周期长,需要较高的利润分摊成本;其次是维护和恢复数据的售后成本高,企业用户要求快速、等不得,这意味它们得掏更多的钱。
我们可想而知两位80后创业者的前期资金投入也不少,但这不是它们遇到的最大难题。他们遇到的最大难度恐怕要数算法设计和架构。说起算法,广大网友也许感到陌生,算法设计写入封装主控芯片之后,它就是我们俗称的固件,英文为“Firew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