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智能型手机iPhone5采用内嵌式触控面板(in-cell)而非过去的双片玻璃式面板,不仅让机身厚度减少18%,重量也减轻20%。根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旗下研究部门WitsView数据显示,在新一代产品更轻、更薄设计需求驱使下,双片玻璃式独大的局面将开始瓦解,其占智能型手机比重将从2012年的15.4%下滑到2013年的6.4%,占平板计算机比重一年之内也将下滑三成之多,预计2013年约有41%的产品采用。WitsVIew协理邱宇彬表示,触控技术五花八门,除了内嵌式触控面板(in-cell)技术来势汹汹外,薄膜式(Film Type)架构以及单片玻璃式(OGS)都将大幅应用于智能移动装置以及笔记型计算机领域,整体触控产业将朝更多元的模块架构发展。
智能型手机 - 苹果琵琶别抱In-cell,领头羊已不复见
现行的智能型手机当中,除了苹果iPhone选择双片玻璃式触控模块外,绝大多数产品都采用双片薄膜式架构。相较于薄膜式,玻璃式除了在穿透度上表现较好外,更灵敏的触控体验也是苹果坚持玻璃式最大的原因。然而,这样的坚持在新一代iPhone产品中出现革命性的改变,为了减少iPhone厚度,苹果以自身专利为基础的in-cell面板搭载到新一代iPhone上。
WitsView表示,In-cell技术对有能力生产LCD面板的大厂而言,是抢食触控商机大饼的一条捷径。将触控功能整合到面板当中,不仅可简化制程、改善重量与厚度以及供应链单纯化等优点,对于减少材料与物流成本都有相当程度的助益。当然In-cell也绝非万灵丹,其所需要克服的挑战也不少,包括面板对触控讯号的干扰、光罩增加所衍生的良率问题。
平板计算机市场 – 遭遇薄膜式(Film Type)架构的挑战
苹果预计于新一代7.85寸迷你iPad中,舍弃沿用已久的双片玻璃式架构,改采全新的单片双层薄膜式架构(G Dito F或GF2,简称GF2)。以薄膜取代玻璃感应器,能够同时改善厚度和重量,但为了维持触控灵敏度,苹果舍弃传统印刷方式的薄膜感应器,而是导入目前由日系大厂日本写真(Nissha Printing)独家供应的金属导线感应器,虽然初期良率不尽理想,成本竞争力也不具优势,不过一旦克服这些障碍,供应商增加之后,未来单片双层薄膜式架构可能进一步导入至苹果9.7寸iPad上。
除了苹果平板计算机之外,微软即将推出的Surface产品,采用的同样是以薄膜式感应器为基础的单片单层架构(G1F)。在大厂的推波助澜下,平板计算机领域双片玻璃式架构的触控模块被取代的压力恐怕只会有增无减。
笔记型计算机 - 单片玻璃式(OGS)横扫千军
相较以前Windows作业系统版本,整合触控功能的Windows 8可说是最大突破点,因此以Windows为主要作业核心的笔记型计算机,也开始掀起一波搭载触控功能的热潮。在原有的笔记型计算机上加上触控,除了重量不能增加太多外,更重要的当然是成本不能提高太多,在这样的条件下,架构相对单纯的单片玻璃式触控面板(OGS)自然更符合品牌客户的需求。
由于笔记型计算机多半采用贝壳式的外观设计(Clamshell),解决触控面板强度顾虑,因此目前触控型笔电近95%采用的都是OGS架构,双片玻璃架构在笔记型计算机应用上几乎乏人问津。对于玻璃式触控感应器供应商而言,如果没有尽快朝OGS发展分散技术风险,未来便难以抢食10.1寸以上更大尺寸应用市场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