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盈利模式
乐蛙在2011年4月成立,6月完成来自松禾资本2000万元的天使投资,10月份就发布了第一个正式版本。“我预期千元手机将占中国智能手机60%的市场份额。”赵力说,乐蛙的产品不论是为客户提供的OS,还是为普通用户提供刷机的ROM,定位都非常清晰,即针对千元手机用户。
和MIUI、点心不同的是,乐蛙是一支具有深厚硬件背景的团队,“互联网基因”并不多。“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擅长的部分,把优势发挥到极致,未来会以开放的姿态与互联网公司合作。”赵力说,当所有第三方OS都把内置云端服务作为系统核心价值,准备为未来的“云战争”囤枪积弹的时候,乐蛙显然更注重眼前的收益,它们把OS卖给Design House(向手机厂商提供软硬件解决方案的设计公司),从中收取提成费,以一家软件外包公司的方式运作,这种简单直接的生意模式,清晰的市场定位,让乐蛙在短时间内发展迅速。
同样是向手机厂商提供OS,点心和手机厂商之间显然更为亲密。点心的第一个合作伙伴并不是国内厂商,而是夏普,点心突破性地为一款夏普的翻盖键盘手机定制了点心OS,然后慢慢开始和海尔、长虹、中兴等国内厂商合作,“我们2011年有几百万的收入,等到2012年应该是可以上千万。”张磊说。
点心OS有针对手机厂商的专业版和面向用户的大众版两种。大众版因为在硬件上可以配置更多的机器,所以功能会相应较弱;专业版由于会直接和手机厂商配合,从硬件底层开始优化,所以优化效果会更好。根据定制情况的不同,点心和手机厂商之间有两种合作方式,包括一款机型的单笔收费和卖出单台手机的抽成收费,抽成金额根据情况不同从5~10元不等。
不管是专业版还是大众版,点心OS都内置了许多旗下的服务。“我们从没有做过宣传,用户规模已经过百万了,并且是活跃度很高的用户。”张磊说,现阶段点心仍然以厂商为主,当做到千百的用户量,将挖掘终端用户这样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
“现在没有一个成型的思路告诉我们,MIUI该如何赚钱,如果这条路很清晰,也就轮不到我们做了。”黎万强说,MIUI作为小米科技旗下的一款产品,内置于小米手机之中,同时也为市面上热门的高端机做适配的刷机ROM,但是这一切都是免费的,如果不和手机厂商合作,那么只有可能靠未来的云端服务赚钱,和点心的发展思路是一样的,但是这一切还都是镜花水月。“随着用户量的增多,手机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也许就能想到若干的赚钱方法。”黎万强说。
手机厂商VS第三方OS
“点心虽然内置了许多的服务,但是我们之间会协商,并不会侵犯我们的利益。”长虹无线事业部经理王帅说,点心现在正和长虹这一国产老牌电器厂商进行深度合作,以主打中端市场为目标,推出了一款高性价比的手机。和乐蛙不同,点心对云端有着更为长远的计划,但是这种内置的服务也是手机厂商想要把握的重要环节,在合作的同时,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
“第三方OS注定只是一个过客,只有一年的发展时间。”这是盛耀无线CEO吴遵祥对第三方OS命运的预测。盛耀无线是一家Design House公司,近期和点心有着紧密的合作。“没有一个手机厂家会愿意把自己的OS完全托付于第三方来做,自己手机内的核心服务,都操纵在他人的手上,超级不现实。”吴遵祥说。
在吴遵祥看来,随着原生系统的渐趋成熟,当初需要投入很大人力和时间的工作开始变得简单,第三方OS的技术含金量随之降低,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小,修改Bug、优化系统变得越来越容易,这个生意也就越来越难做。“点心把电信的定制都做完了,盛耀和点心的合作是为了节省研发时间。”吴遵祥说。
“我们把OS交给第三方来做是很有风险的,只要系统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很难处理。”吴遵祥说,如果手机厂商用了第三方的OS,就没有办法迅速和用户交互产品,任何一家手机厂商都不愿意面对这种窘境,对Design House公司更是如此,因为只要系统出了问题,不仅错误要归咎于自己,还需要联系外包商修改,无形中需要付出很多沟通成本和时间成本,造成一些没必要的麻烦,更何况这些OS还是需要付费的。
随着Android第三方OS的技术门槛越来越低,未来也许会涌现更多的公司,在这本就前景堪忧的市场上分食,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利润空间也将越来越小,向PC产业的发展趋势靠拢。“作为第三方OS公司,如果没有云端的服务,也就没有利润的想像空间,所以我觉得乐蛙如果不想仅仅在1~2年间赚些小钱,必须增加云端服务。如果Android走向闭源,国内很多小的手机厂商肯定会加速灭亡,因为并不是所有手机厂商都具备和谷歌谈合作的实力。”吴遵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