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北京凯宾斯基大酒店。
在炫目背景下,周厚健手里拿着一个”小玩意”走上讲台。这个玩意不是道具。周说,它可以叫个人电视,也可以被看作是一台平板电脑,或者是一本电子书,彼时彼刻,它是周在发布会上的“演讲板”。
周厚健手里拿着一个”小玩意”
这个玩意名叫I’TV,意谓“我的个人智能电视”,这名字也是海信人几万名员工“海选”出来的。整场发布会上,它甚至比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还要重要,是唯一的“主角”。
在周厚健和海信人看来,这个小玩意之于中国彩电业的意义,丝毫不亚于当年的平板电视。作为“全球第一台个人智能电视”,I’TV自诞生就背负着重任——重新定义中国电视行业。周厚健和海信人希望借此将亿万远离大电视的年轻人重新拉回到电视前。
2010年下半年,受周厚健委托,海信集团首席科学家黄卫平博士牵头,成立海信创新俱乐部。创新俱乐部成立后的头件大事,是做一项关于电视的调研。
历时八个月,创新俱乐部交出了一份详尽的报告,报告结论在海信内部震动很大,甚至有些耸人听闻:看电视的人越来越老、越来越少、越来越挑;65%以上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看电视;美国一家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今后几年中,放弃电视可能成为大势所趋。
对于8年来一直占据电视机零售市场“中国第一”的海信来说,这无疑是坏消息。到目前为止,海信的主营业务电视已经占到集团总营收的近1/3。
电视机可能消亡吗?”这个问题一度让周厚健很有些后怕。这位在家电行业浸润近30年的老电视人坦率地说,“电视将死”确实“听起来令人沮丧”。
不过,这并非是绝望的事。“如果(电视将死)这种提法由IT厂商、通信企业或网络公司明确提出来,那才真正令人沮丧。”周厚健的言外之意是,当下的消费者不是不看“电视”了,而是更多的选择去看“视频”,年轻消费者将原本锁定在电视机“大屏”前享受视听的时间和更多碎片化的时间,用在手机、平板、电脑等这些“小屏”上。
如何让自己的大屏和众多小屏互动,将年轻人的注意力重新召唤回来?于是,海信内部达成共识——开发一款个人智能电视。
周厚健介绍,海信迅速集结了集团内数个公司的研发骨干,搭建起以“系统软件”、“云计算”、“互联网应用”、“人工智能”、“工业设计”、“运营服务”为主体的技术集群,通过跨产业协作开发的模式,最终在较短时间里完成了个人智能电视I’TV的开发。
海信方面介绍,I’TV是全球第一台个人智能电视。与目前势头强劲的热门电子消费品PAD相比,海信的I’TV定位, 首先是一台电视,其次是一台平板电脑,即植入了“电视芯”的平板电脑。
作为智能电视,海信I’TV的最大亮点在于:实现了大屏传小屏、小屏传大屏、异地传屏等功能,“三屏互动”、“协同互传”,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随心观看电视的目的;同时,因植入智能推荐、社区交友等软件应用,该产品兼有网络、娱乐、PC及社交等功能,某种程度上是一台“社交电视”,或“社会化”电视。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直言,这是“我盼了一辈子的产品,是一场革命”。他认为,这项创新未必涉及特别复杂的技术提升,而是通过集成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满意地体验。在周看来,即便是微创新,也能带来产业大革命。
在业内一贯低调、谨慎的周厚健,甚少在公众场合用到“革命”之类的字眼。I’TV之于海信的“革命性”之一是,这是海信集团内部鲜有的、打破常规的跨产业协作开发,在海信的产品开发史上是个里程碑。
周厚健介绍,I’TV的开发集结了海信集团内部数个公司的研发骨干,由海信电器总体设计开发(电视机器件),海信传媒网络公司运营支撑平台和应用商城开发(云服务),海信通信公司负责软件操作系统开发,海信宽带多媒体公司负责多屏互动开发。
值得庆幸的是,对海信而言,这并不是一次完全没有准备的仓促应战。在过去十年中,海信在光通信、多媒体、移动通讯、信息等领域基于3C融合方向上的投入,甚至包括一些交了不小学费的项目,“打了水漂”的投资,走过的一些弯路,现在来看都是海信转型“智能化”,在较短时间内推出攻坚产品I’TV的产业布局性积淀。
事实上,此次海信集团内相关公司的协同作战、24小时接力公关,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此之前,海信集团一直实行的是子公司制。对此,周厚健反思说,当时海信没有实行事业部制而是实行子公司制,根本想法就是让它更多地受市场机制约束,而不是权力机制,但子公司制容易形成独立的利益体和小王国,容易导致集团内各公司主体间出现一些“分庭抗礼的现象”,“一个集体就难以形成统一的意志”。
在迈进“智能化”、集成协同多产业共同作战时,形成统一的意志变得尤其重要。周厚健透露,海信集团刚刚成立了“智能化产业推进部”,由海信集团副总裁王志浩兼任推进部部长。
“智能化战略推进部”负责制定海信集团智能化目标与产品规划,统一管理协调集团多媒体、通信、家用电器、智能交通、智能商用设备、地产等子公司智能化项目。王志浩介绍,这个部门的职能不光是协调,它“既有实权性又有专家性,具备决策能力,负责领导整个海信集团的智能化总体战略和智能产业的发展”。
在今年5月份海信对外宣布智能化转型时,周厚健曾表示,二三年内智能电视的市场将逐渐成熟,并进入普及期。在海信内部,乐观目标是,明年海信电视将100%智能化。
I’TV的意义,不止于海信集团形成统一意志、跨产业协同作战,打造海信历史上最具颠覆性和革命性的产品。
周厚健甚至希望,海信I’TV的破坏性能成为整个中国彩电业绝地反击的机会和重新审视自我的引爆器。借I’TV,海信可能重新定义中国彩电业。
所谓“重新定义”有两层涵义:
一是I’TV这样的个人智能电视实现了电视内容与收看工具的彻底分化,终端进一步被“泛化”。基于此,一款价格合理、简单易用、满足个性化需求且拥有良好商业模式的个人智能电视I’TV将激活一个全新的市场。
二是“瘦终端、云后台”的运营模式将对传统电视运营形成彻底颠覆,彩电行业正从过去围绕产品的产业转向围绕服务的产业。在传统彩电产业里,电视机售出,电视机就等于产业链的终结,而现在不同,电视机售出仅仅是电视增值服务的开始。
周厚健表示,随着I’TV个人智能电视将为后台增值服务带来新的商机;海信在围绕传统多媒体终端生态链上的产业拓展将大有可为。从海信内部获悉,目前海信的应用商店里已经有了300多种软件应用。新近推出的I’TV个人智能电视就带有智能娱乐内容推荐平台、植入社交圈子功能等。
按照王志浩的理解,在智能化时代,对企业来说最值钱的不是固定资产,也不是品牌,而是你有多少年轻的客户群。“每卖出一台电视,就是一个用户,这些用户都会连接在海信的应用平台上,把用户黏住,卖出去的电视将为海信带来庞大的客户群。”王志浩认为,现在海信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是,如何提高电视机用户的黏性。
从技术角度来说,海信已经准备好答案。周厚健介绍,海信智能box提供将传统电视转化为智能操作系统的功能,这将激活非智能电视的存量市场;增量市场则用新的智能电视来做。
事实上,这样的解决方案已经是业内共识。比如谷歌、三星、LG等都已经在智能电视领域有所动作。而且在新游戏规则下,诸如谷歌、苹果、微软、英特尔等IT互联网企业的优势似乎更明显,包括在软件、计算机领域的技术和积累,对云计算架构的掌握,以及对基于互联网形态的新商业模式的熟悉。
而海信的筹码之一,就是8年来一直占据电视机零售市场“中国第一”。目前,海信在中国各地已有6000万台终端电视的存量,每年1000万台平板的增量。一旦这些电视机面前沉睡的用户被激活,那无疑将是“点石成金”。
海信的另一远谋,是在智能电视上海信自主开发的HI-0S操作系统。
就像电脑需要有Windows的操作系统、智能手机需要Android一样,智能电视亦需要自己的操作系统,这是智能电视的核心技术。王志浩介绍,目前,海信智能电视的操作系统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一部分基于谷歌的Android,一部分是基于海信自主开发的HI-0S操作系统。王志浩认为,要保证信息的安全就必须要开发自己的电视机操作系统,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安全体系。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相比较代表了目前智能电视市场主流的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海信智能电视的操作系统还相当小众化。
周厚健认为,在智能化之战中,海信目前的优势是“整合技术实力”,即已经逐渐成形的智能电视产业链优势:一是基于LINUX的海信电视“操作系统”技术(Hi-OS),它可以提供统一的应用接口和管理服务并具有跨平台能力,保证海信智能产品的一致性,服务的一致性;二是海信正在搭建“智能云”平台技术(Hi-Cloud),基于云计算的海信智能运营支撑平台,支持多操作系统、多用户、分布式数据库和高性能的事务处理,满足大规模分布倂发系统的要求;三是海信电视芯片开发的积累和提升将为我们对未来产品的定义有更多自主权和话语权。
在智能化的比拼中,合作或许与竞争一样重要。就在海信I’TV个人智能电视发布之前,8月初,由海信、长虹、TCL三家企业发起成立的中国智能多媒体终端技术联盟(简称“中智盟”)发布了中国首个应用商店技术标准。海信集团副总裁王志浩表示,中智盟将吸收芯片、软件、内容服务提供商等中间产业提供商,共同来建立中国应用程序商店技术标准。换句话说,基于这个标准的智能电视的软件和应用将能在不同品牌的智能电视间实现通用。
泛电视化时代已经开始,新一轮的行业洗牌在所难免。周厚健感慨,摆在海信面前的,“也许是万劫不复的深渊,也许是重新占位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