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3D电视尚有四大软肋 需产业链共同努力

来源:雅虎科技 更新日期:2011-07-20 作者:梁振鹏

    在经历了数年的高速发展期之后,平板电视在今年的整体销售增长势头戛然而止。据奥维咨询(AVC)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中国彩电行业呈现成本压力加大、消费需求减少、购买能力下降等状况。今年第一季度内销彩电零售规模为1046万台,同比下降5.2%;零售额394亿元,同比下降8.2%。其中液晶电视零售额351亿元,同比下滑6.55%。液晶电视市场零售额近4年来首次下跌。在这条下降通道中,3D电视概念成了行业的救火队员。

    作为集各种技术名词、炒作概念与一身的3D电视,虽然从去年的产品导入期迈入了今年以来的成长期,但是,从上述统计数据来看,表面如火如荼的3D电视却并未成为中国彩电行业的救命稻草。

    笔者认为,仅从产业链完善程度上来看,3D电视至今仍有四大软肋。这些问题在短时间内很难由一两家厂商解决,而是需要整个产业和政府部门共同谋划,才能尽快得出成熟、有效的解决方案。

    首先,内容(片源)匮乏是3D电视产业发展的最大软肋。不少消费者被厂家促销员忽悠之后,买了3D电视,拿回家之后,不知道有什么用。既没有3D电视频道,又很难找到相对应的3D影碟看。准确说,3D功能其实对于电视机来说,属于实用价值很小的附加功能。并且一些产品号称能够将普通2D节目转换成3D效果,实乃天方夜谭,显示出的效果很难让人满意。从这一点上来说,3D电视暂且还是个鸡肋产品。

    目前还是有很多影视内容厂商们在观望3D电视产业的发展,这使得3D电视内容瓶颈的解决更加遥遥无期。以国内市场蓬勃发展的蓝光影碟机市场为例,在短短两三年之间,蓝光影碟机从上万元跌破千元,节目源丰富的数十元价位的蓝光碟片供给充足,才使得蓝光影碟机在大中城市迅速呈现普及态势。正如蓝光的成功是全产业链条的成功一样,也希望有更多的3D内容厂商们能助推这些3D电视的硬件厂家,只有行业内的良性互动才能真正推进行业的发展。

    其次,3D电视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目前比较明显,而从技术角度上来讲尚无法完全避免。 

    3D显示技术,在电影产业发展了数十年之后,目前仍有很多技术问题不能解决,例如,相当大比例的观众观看时会头晕、头疼、恶心等。目前借助去年年初《阿凡达》全球热映的契机被迅速移植到电视产品中,这些技术缺陷会显得更加严重。尤其对于视力和智力发育还未成熟的儿童们来说,提醒家长们千万不要让他们去观看3D电视,以免伤害视力和大脑。

    再次,3D电视厂家们“窝里斗”太严重。3D电视的技术流派有主动快门式、偏振式、裸眼式等等,几种都有明显技术缺陷的技术流派整天互相攻击,消费者很难有一个参考依据。从目前来看,这些技术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缺陷,并且由于技术还在发展,未来是否能够占据市场的主流是个未知数。如果消费者贸然选择其中一种制式的3D电视,很可能几年后面临产品边缘化的危险。

    最后,3D电视产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由于3D电视技术标准未形成统一,这使得3D电视的上下游产业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在3D节目拍摄、编辑、制作、压缩、传输、存储、显示格式等方面,各厂家各自为政,容易形成极大的产业投入浪费。有鉴于此,国家对3D标准制订还有一些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厂商对国家标准的制订存有期望和等待。由于缺乏统一标准,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刷新率较低(连入门级的200HZ都不够)、色彩还原度差、图像层次感弱的平板电视,呈现出来的3D图像效果很差,但是这些“伪3D电视”在家电连锁卖场等终端大肆兜售,以概念的名义让消费者做小白鼠。

    根据奥维咨询的预测,2011年中国3D电视全年将达到577万台,年均市场渗透率达14%。不过,这种比同尺寸平板电视均价高出30%以上的3D电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可归类为“伪3D电视”,这也是部分彩电厂家用概念去牟利用市场去试错的经营之道。

    总的来说,3D显示对于利润率低下的平板电视产业提供了一种产品附加值,这对彩电业发展是有帮助的;从长远来看,3D显示技术也会越来越成熟。但是,目前部分彩电厂家在利欲熏心之下,将质次价低的“伪3D电视”四处推销给消费者,这种“倒洗澡水连孩子一起倒掉”的行径会从根本上毁掉整个3D电视产业的未来。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