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触摸技术的日益成熟,触摸屏在公共应用领域迅速发展。从手机到相机再到公众场所的服务设施。触摸屏已经从引人好奇的稀罕之物变为公众生活中的“家常菜”。
触摸屏作为一种新兴的操作工具,从意识上改变了人们对人机对话形式的概念,为人性化的人机对话进程创造了友好的条件。与传统的按键鼠标相比,触摸屏的操作进程更为直观、亲切和便捷,界面的设计形式也可以更为随意、生动和趣味。人们通过直接接触显示屏幕操作设备,寻找或传输信息,有进入童年时光的快感。
触摸屏的出现,最大化地拉近了人与设备的距离,尤其是充分利用了电脑及其网络的应用。它使得电脑的操作更为平民化、通俗化,即便是学龄前的儿童,也可以通过屏幕中显现的图像轻而易举地满足自己的想象。触摸屏更大大拓展了电脑的效用,使得电脑网络存储的大量信息有的放矢,发挥出更为广泛的用途。正是基于触摸屏的诸多优点,使得其很快得到人们的青睐,并迅速成为诸多家电产品和公众信息服务设施的首选。博物馆作为传播教育信息的公众机构,选择和应用触摸屏技术自然在情理之中。
近些年,触摸屏技术已经在博物馆的应用中遍地开花。走进博物馆的观众在欣赏展览陈列的同时,可以根据需求,通过点击显示屏幕而获取自己关注的信息。毋庸置疑,新技术带给观众的新奇会逐渐减退,人们的视线最终要回到触摸屏应用的核心中去。而触摸屏应用的核心,就是信息内容的传递。人们将触摸屏中播放的信息俗称为触摸屏节目。只有创意上佳、制作精美的触摸屏节目,才会激发观众的浏览兴趣,获得观众的热情点击。
那么,怎样创作博物馆的触摸屏节目呢?首先,要了解触摸屏的展放位置和用途。一般来讲,博物馆的触摸屏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博物馆场馆的服务,其节目内容主要是博物馆的信息介绍、展览陈列概述、展览场馆引导和服务设施引导等。这一类的触摸屏主要设计在博物馆门厅或观众的休息环境中展放。另一类是用于辅助展览陈列,其节目内容主要是展览的信息介绍、展品讲解信息、展品体貌信息和与展览展品知识相关的信息等。这一类的触摸屏设计在展室或陈列中展放。由此可见,在策划设计博物馆触摸屏节目内容时,首先应该根据用途对策划内容和范围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合理的规划。继而再根据采集到的展馆展览及展品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设计框图、制定节目制作大纲等。然后根据制作大纲进行信息展示形式和美工图案的设计及制作。最后编辑链接成相应的触摸屏节目。
触摸屏节目有很大的信息容量,它既不同于展览中的视频节目,也不同于一般的讲解。这是因为触摸屏的摆放位置一般在展览线路之外,不影响参观的行进进程。而且触摸屏节目的信息传递方式采用一对一的形式,不用考虑观众的浏览时间。因而触摸屏节目可以尽量丰富信息,以满足不同需求、不同爱好、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
生动的信息,对触摸屏节目而言非常重要,它就如“家常菜”的原料,原料的品种、材质、新鲜程度都会影响菜的口感。触摸屏节目作为视觉节目,就要在视觉感受上给予重视,尽量采用图片资料、视频资料、漫动画等视觉图像向观众传递信息,这样会更便于普通观众的理解,更接近普通观众的阅读习惯。
趣味性是做好触摸屏节目的另一个杀手锏。实践证明,趣味是吸引观众参与触摸屏活动的重要因素。现在很多博物馆在触摸屏节目中添加了互动游戏的内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是充分利用和发挥了电脑互动的特长,为观众提供了动手动脑的思维空间,把观众的思考融入了节目,拉近了节目与观众的沟通距离,强化了人机交流的亲和力。二是充分利用了电脑游戏对观众,尤其是对青少年观众的吸引,引导更多青少年观众参与到触摸屏学习的过程中来,同时还使信息传播的氛围更为愉快,让学习的过程不再枯燥,让观众在博物馆的参观更加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