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始研发以来,OLED技术已经走过了近十年的光景,但是时至今日其还一直在“非主流”的区域徘徊。那么对于OLED来说,未来路又在何方呢?
在2008年的时候,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曾经发布了非常积极乐观的研究报告:2013年全球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视机出货量将从 2007年的3000台增长到280万台,销售收入将从2007年的200万美元增长到14亿美元。但是时至今日,全球真正上市的OLED电视还是只有索尼的“XEL-1”这一款,并且其也早已停产。再看看其他日系品牌,很多也暂缓了OLED的发展步伐。
目前还在积极进行OLED的研发的厂商也只有三星和LG两大韩国科技巨擘,据报道,三星旗下的3.5代OLED生产线生产的14英寸面板良品率已经达到90%以上,2010年,三星开始兴建5代OLED电视面板,一块母板可切割成8张23英寸OLED面板。同时,LG目前正在也正在兴建一条OLED生产线,并计划在2011年投产。
同时,我国也在积极推进OLED技术的研发。在台湾,友达利用既有的第3.5代厂转做OLED面板,从第三季度开始装机,此外先前并购的新加坡第4.5代厂未来也将转入生产OLED面板;奇美电则是利用原来统宝第3.5代线以及集团投资的奇晶光电相关资源,打算进军OLED产品。我国大陆方面,除维信诺外,大陆首条第4.5代主动式OLED 生产线近日开工建设。据彩虹(佛山)平板显示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淼介绍,2011年10月将启动另一条第4.5代OLED生产线。
在OLED技术的发展和未来走向上,消费者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发言权,更多的靠上游面板厂商的持续研发投入和宣传推动。在笔者看来,2011年采用OLED的高端智能手机将会大量增加,消费者能够体验到更加艳丽的色彩,同时OLED屏幕的低功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手机的续航时间;电视行业中,预计2011年采用OLED技术的产品不会超过40英寸,推出产品的厂商也会在三五个以内,大多数还是会作为概念机型展示,并不会量产上市销售。在商用监控显示行业中,三菱介绍其旗下的OLED拼接显示屏至今仅销售出去六块,笔者认为未来采用OLED作为显示的场所还是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