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与百度的“斗法”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人们对音乐版权保护的关注并没有减弱。近日,一篇题为“看明白了,高晓松只是杆枪,打百度只是敲山振虎,音著协才是大主谋!”的帖子在各大论坛上引起了热议。该帖子直言音著协才是最大赢家,并将背景音乐看作是一个更大的“宝藏”,同时将成为音乐人收取版权费的又一沃土,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关注。但事实真如其所言吗?
通过笔者对各种途径的调查发现,虽然帖子的表述不是很正确,甚至是有些夸张的成分,但其关于背景音乐是巨大“宝藏”的观点基本是正确的。
说起背景音乐,很多人都会感到陌生。简单点说,背景音乐就是商家为营造消费气氛,创造更好的消费环境而在盈利场所播放的曲子。作为一种间接带来商业价值的行为,其版权理应受到保护。实际上,1991年的《著作权法》规定公开场合以赢利为目播放的音乐都涉及到音乐版权收费问题,并且明确指出包括商场、卖场内为改善环境而播放的音乐都在此列。
事实上,背景音乐在国内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是侵权的高发区。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统计,国内商业场所超过1800万家,使用背景音乐的场所超过360万家,但目前使用专业背景音乐服务的商家却不到1%。这就意味着99%的商家没有按规定向版权方支付版权使用费用,侵权现象普遍存在;但另一方面,又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以一家拥有100家门店的中型连锁企业为例,以每家门店平均面积为1000平米计,按照音著协规定的不足1000平米,每平米每年2.18元的版权使用收取的话,每年该企业应该缴纳606元,每年则应缴纳超过二百万的背景音乐版权使用费用,而国内达到这样规模的企业数以万计。这笔版权费用也正如帖子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大宝藏”。
实际上,背景音乐在国外已经成为与音乐出版、发行并驾齐驱的一个庞大产业。如在日本,2009年音乐著作权费用是2000亿日币(约合140亿人民币),其中背景音乐使用费就高达800亿日币(约合60亿人民币),为国内背景音乐的14倍。
尽管国内背景音乐保护事业仍有很多困难,但随着知识产权意识的不断普及,以及国家相关监管力度的加强,对背景音乐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此次百度事件的圆满解决,无疑也为背景音乐版权的保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之一,百度的合作有着巨大的示范效应,势必会引导更多行业的领先企业参与到音乐版权的保护行动中来。
我们可喜的看到,在使用背景音乐的企业中,很多都开始积极与音著协协商,成为背景音乐的合法使用商家。目前,上海已有数百家商场、酒店等获得了音著协的授权许可,并主动为背景音乐买单。对背景音乐的保护事业正在得到更多商家的认可和支持,国内背景音乐保护事业也可望奋起直追,在更好维护音乐版权人权益的同时,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背景音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