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日”落西山?分析日系电视厂商缘何巨亏

来源:pconline 更新日期:2012-02-19 作者:懿之粹

决策失误、创新不足

    过去,日本制造的家电产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质量好、技术硬”,日本家电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拥有很好的口碑。而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一些赫赫有名的日系厂商遭受了巨大的挑战,从最近的一些新闻我们可以了解到,日系各大家电巨头齐陷巨亏泥潭。是何种原因导致大名鼎鼎的日系电视大牌招架不住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根据最新财报显示,2011财年,全球液晶显示器龙头夏普预计净亏损38亿美元,创下夏普百年最大年度亏损,曾独霸家电业的索尼预计亏损29亿美元,而另一巨头松下净亏损预计将扩大到102亿美元,不仅创松下年度亏损纪录,也将创下日本制造业企业年度亏损新高。东芝、日立等不是大幅亏损就是赢利急剧下降,尤其在显示面板、电视机等利润丰厚的领域。造成日本电器在全球的强势地位下降的原因,笔者归结为一下几点。

   

    我们首先从企业的自身找原因。在CRT电视时代,索尼无疑是业内的王者,其特丽珑(Trinitron)技术在电视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过,也正是它的王者地位导致索尼躺在功劳簿上,加上对平板电视的预估错误,当对手早就在研究液晶或等离子技术时,索尼还停留在显像管电视,这就是索尼的决策失误。

索尼在液晶电视时代遇到了很多困难

索尼平板电视的起步远落后于竞争对手

    而为了拯救公司,索尼做了很多方面的改革,如重组电视机部门,而最近影响比较大的是负责索尼消费者产品部门的平井一夫将从今年4月开始接替霍华德·斯金格成为索尼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索尼任命平井一夫出任公司总裁兼CEO

索尼任命平井一夫出任公司总裁兼CEO

    至于松下方面,虽然总裁大坪文雄曾认为,全世界的企业都一窝蜂地涌入了平板制造业,压低了面板价格,导致松下无法应用技术优势。但笔者觉得,松下把重心放在更昂贵的等离子技术而非液晶技术上,这个决定才是造成麻烦的最大原因。

    松下在等离子电视的推广过程中,死守技术垄断,却没有联合索尼等公司一同发展等离子产业,结果导致几乎所有的电视厂商都不跟进等离子电视发展,而转向了液晶电视的开发。可以说松下在等离子电视发展上市孤军作战,在讲求营销的现代社会大环境下,松下势必会势单力孤。

    日前,松下已经发布消息称,将发展等离子电视视为公司错误的决策。虽然松下2012年不会全面退出等离子市场,但未来旗下液晶销售将超越等离子,这点从松下在日本新发布的新品就能反映出来。松下今年除了推出VT50、GT50、ST50系列等离子产品之外,还推出了松下第一款高端液晶电视WT50,另外,还有定位中端的DT50与ET5。

松下液晶电视WT50

松下液晶电视WT50

    除了决策失误之外,笔者认为创新不足也是日系家电的通病,尤其是业务份额较大的电视业务,整个日本的电子企业都面临类似的问题,从电视到显示器,从平板电脑到智能手机,几乎每一个主要业务部门都未能持续创新,未能推出引领行业先锋的产品。

地震、汇率双重打击

   

    2011年3月11日,一场里氏9.0级地震撼动了日本东北部海岸,并引发浪高10米的海啸,对日本东北地区造成严重的破坏,引发一系列连锁灾害,可以说地震对日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地震似乎成了日本家电集体亏损的导火索,索尼、夏普、东芝等企业均在财报中提到,地震和海啸导致公司的销售减少。

    不过,这只是直接原因,日本家电企业并不能把所有的原因都归咎于这次大地震。如今,日本国内的市场需求转向了收益性较低的中小尺寸产品,加之全球市场销售价格不断下降,平板电视业务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环境。而美国和欧洲也出现了经济衰退,导致电视售价下滑,供给过剩问题更加恶化。

    另外,日本家电业衰退,更在于脆弱的日元价格结构,美国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及日元汇率的不断走高,日本制造企业必然遭受巨大的出口压力,这样的经济背景决定日本的企业注定长期在微利边缘挣扎,这或许是日本家电产业出现集体亏损的根本原因。

    一个可以佐证的例子是,除了日本家电业以外,其他诸如汽车、造船等产业也因汇率问题而出现利润下滑。可见,汇率的升高对市场具有很大的影响。

不够重视中国市场

   

    作为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目前正处于家电需求爆发式增长阶段,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需求已经趋于稳定,所以没有很大的增量空间。抛开客观原因,主观上日本家电企业亏损和不够重视中国市场也有一定关系。

    面对如此重要的市场,日本企业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方面,日本家电企业给中国分公司的授权太少,很多决策需要反馈日本本部进行,导致反应缓慢,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另一方面,日本家电企业很少将最先进、最好的产品首先投放于中国,而竞争对手却抢占先机,步步领先。

    在中国的日系家电有点类似于汽车产业,原本在国外技术好而且价格低的产品来到了中国之后,既减配又提价,这一点让许多消费者反感。而最近一段时间,日系家电企业似乎意识到了这点,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了。

    去年,东芝全球首款56英寸裸眼3D液晶电视产品选择在中国市场首发;夏普首款搭载煌彩技术、3D互联网功能的70英寸高端液晶电视产品的上市也选在了中国。

    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市场,过去,日系企业没有给予中国市场足够的重视,这和巨亏有一定的关系。从近期日系企业的举动来看,它们正将全球的中心转移到中国。

遭受中韩两方的挑战

   

    除了缺乏创新、汇率上涨等原因之外,日系电视还受到了来自韩国和中国企业的竞争压力。韩国三星、LG等企业以追赶日系企业为目标,依靠成本优势不断在全球扩张,加上韩国政府对韩国企业的资金、政策支持,使得日系企业失去了不少阵地。

韩系电视近年的发展相当迅猛

韩系电视近年的发展相当迅猛

    对日系企业而言,更不利的是,台湾家电产业的兴起,尤其是台湾面板企业和中国大陆电视制造商联手,提供了价格低廉的电视机,使得日系企业很难招架。譬如,同为定位比较低的46寸3D电视,国产品牌只要5000元,而索尼等日系品牌可要7000元,价格差距有2000元之多。

台湾面板和国产厂商联合推出低价电视

使用台湾屏的国产电视价格相当低廉

    在中国市场,国产品牌正在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以往黄金周促销,在一二线城市市场,日韩电视品牌占据了比较大的份额,但是现在国产电视品牌已经与外资品牌基本持平,在一些地区,国产品牌的份额甚至超过了外资品牌。而在三四级以及农村市场,国产品牌的价格和渠道优势更为明显。

    在国内市场,虽然日资彩电品牌依然牢牢占据着高端市场,但是也正在面临来自国内彩电企业的挑战。目前国内电视厂商为了抓住电视行业3D和智能化的发展机遇,集体推出了云电视产品。而为了推动3D电视的发展,国内首个3D电视试验频道也已经开播。

    编辑总结:随着全球生产业的逐步衰退,日系企业对全球电视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已经在逐渐减弱。目前,韩系企业目前已算成功,而国产电视依旧在路上。尽管日本家电在制造上已呈现颓势,但在芯片以及平板显示的核心技术上仍有较大优势。面对着巨亏,日系厂商已经做出了换帅等各种改革,然而效果如何我们还不能得知。[返回频道首页]

 标签:等离子 市场观察
最新平板电视观察资讯

OFC2025丨长飞以创新科技赋能数字未来

当地时间4月1日,美国光纤通讯博览会及研讨会(OFC)展览盛大开幕,长飞公司以“Connect the World

HDMI 2.1b功能为娱乐系统设立新标杆

如果打算将所有这些影音产品组合成一套家庭娱乐系统,对于家庭用户来说还有更多好消息。由于HDMI&r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