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海外巨头阻击 中国面板业遭遇5年之殇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更新日期:2011-12-01 作者:佚名

    几年后,不知中国液晶面板业是否会重现当初CRT崛起与陨落的一幕。后者目前开始有了一些空间,随着行业陷入低潮,韩日、台湾地区面板巨头开始收缩投资,而中国大陆投资高昂的两大项目则已量产。

    “对华星光电、京东方两个国内高世代项目来说,现在的市场环境最困难。”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平板显示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谷至华给出了相反的判断。

    他说,产业经营困难,确有外部原因,但就大陆来说,来自日韩和台湾地区面板巨头的策略打击比以往更重。一年多来,中国政府、企业决心获得面板业话语权的行动,已引发新压制。

    这似乎不是阴谋论。海外巨头阻击中国电视上游布局,《第一财经日报》过去曾多次报道。它几乎导致中国面板业足足落后5年,甚至已错过液晶电视市场第一波黄金增长期。

    5年之殇

    谷至华说,大陆做面板,是要拿到产业话语权,再难也不能放弃,这是中国“最后一搏”。

    眼下,日韩、台湾地区面板厂正持续营造一种经营困难、大降价的氛围,目的在于冲击步入量产期的大陆企业,尤其是韩国三星(微博),亏损根本不会伤筋动骨。

    本报据公开资料统计,过去6年,三星面板应为“业务”除今年表现大差,一直大赚,累计净利约83亿美元,年均10多亿美元;同期,LGD除2006年亏9.33亿美元外,净利达49.32亿美元,年均达8亿美元。

    日本夏普面板规模仅列全球第五,比韩国双雄小得多,但同期净利累计约24亿美元,净利率更出色。

    名列全球第三、第四的台湾奇美与友达,过往日子也很滋润。同期友达累计净利达38.44亿美元,奇美累计净利达13.74亿美元。

    数据显示,2007年至2008年两年,五大巨头最赚。三星面板同期净利达41.3亿美元,LGD约33.6亿美元,友达约30.2亿美元,奇美17.4亿美元,夏普约13亿美元。

    同期中国大陆企业深陷困局。几天前,TCL(微博)集团(2.00,0.00,0.00%)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与朋友聊天时,不经意提起5年前深圳聚龙项目,以及与夏普长达4年的马拉松谈判,心中极为痛楚。

    2006年,深圳市国资委直属的深超公司与TCL、创维(微博)等4家彩电企业成立聚龙光电,计划合建一条6代线,因各方资金筹集、规划方向不一,项目最终无果而终。

    “当时聚龙光电项目的技术供应方是夏普。”TCL集团一位人士透露,其他参与方退出后,深圳市政府、TCL继续与夏普商谈引进8.5代面板项目。

    没想到一谈谈了3年。2009年中,双方因专利费问题告吹。该人士说,夏普设有很多“霸王条款”,TCL方面根本无法承受。

    另一被耽搁的合作案则是京东方、上广电NEC与龙腾光电的“三合一”项目。2006年底,三方曾签协定,拟整合各自业务共同做大,次年6月底前达成目标。但不久遭遇三星、夏普及LGD各个击破,加上产业转暖,最后失败。

    3年后,上广电NEC破产,龙腾借壳ST太光(8.32,0.00,0.00%)上市搁浅。京东方尽力挣扎,多次增发落实了合肥、北京项目,但受困折旧压力,一直未真正赢利。

    6年过去,中国市场成了海外巨头盛宴。即便是拉动内需的“家电下乡”政策,几乎没有本土面板企业的油水。

    产业链尴尬

    DisplaySearch数据显示,过去2年,液晶电视市场增速由最初90%迅速下滑至20%~30%。中怡康数据走势类似。

    外界预计,2011年全球出货增长有限,其中一路高歌的中国市场甚至会负增长。过去一季,巨头都将中国市场疲软列为业绩下滑的原因。

    2009年国内彩电厂家高层曾宣称,中国液晶电视市场将进入黄金10年,如今看来可能沦为一句口号。TCL集团一位高层说,如果2006年、2007年项目谈成,或下定决心自己做,应该不会错失增长期。

    看上去,刚投产的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的8.5代线没赶上节奏。面板价已持续下滑16个月,巨头表示已达成本价,年中甚至低于成本。

    两大本土项目眼下处于量产爬坡期,明年上半年,京东方8.5代线将满产,华星光电明年底满产。但明年的面板和液晶电视市场不明朗。

    一是设备折旧。群智咨询研究总监李亚琴说,面板尺寸越大设备折旧额越高,一般折旧成本占面板总成本15%。设备折旧期一般7年,夏普、三星等巨头投资早,将更快完成折旧,等于将增加15%的利润空间,可灵活地调整价格。

    LGD、三星、友达高世代线将在2014至2015年折旧结束,华星光电和京东方最快完成折旧要在2017年。

    深超光电董事长于忠厚去年曾对本报说,华星光电的投资比三星等晚了2到3年。如果再晚,巨头一降价,本土一投产就会亏损。

    产业链孱弱是另一风险。李亚琴说,面板上游材料是玻璃基板、偏光片、彩膜和液晶分子,成本占面板总成本约80%。而它们主要掌握在三星与康宁合资公司、LG化学等海外企业手中。即使中国面板生产成熟,也无法从根本上拥有成本竞争力。目前彩虹、东旭、盛波等本土企业也在布局上游,但离自主很远。

    不过,李东生说,LG化学和旭硝子已积极配套华星光电,在中国设厂会转移部分技术。通过产品上市和技术人员流动,会将先进技术扩散到中国企业,带动上游材料环节本土化。

    谷至华说,中国高世代项目困难是必经过程。CRT电视仍未退市,液晶平板业至少还有20年发展期。如果掌握话语权,中国将在制造、研发方面成为重镇。

    至于OLED,他认为那是巨头的迷魂阵,目的在于动摇大陆发展面板业的信心。否则它们过去两年也不会发生重大调整。而材料部分,一旦中国面板制造形成规模,海外企业肯定抢着来配套。

    一位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当年CRT显像管国产化造就了今天中国彩电巨头市场格局,稳定了中国市场。今天的液晶面板,不仅可以稳定中国市场,还可以抢食过往由国际巨头把握的新兴市场。过去CRT技术时代,中国产业落后十年,液晶面板只落后五年,但有了液晶面板本土化产业链,也许在下一代显示技术上,中国只会落后一两年,甚至与国际巨头处于同一起跑线。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