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触控话题 聚焦柔性与轻薄

来源:《平显时代》 更新日期:2012-01-05 作者:佚名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2011年,触摸面板整体的市场规模达到12亿块,超过130亿美元。预计将创下数量比上年增加60%、金额比上年增加90%的大幅增长纪录,而且今后也有望顺利扩大,预计2011年到2017年按块数计算的CAGR(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6.5%。从分类市场规模看来,2011年静电容量方式已超过电阻膜方式,今后的主流也将变为静电容量方式。

    静电容量方式的构造分为两种,一种由采用ITO薄膜作为基板的“薄膜传感器”构成,另一种由采用ITO玻璃作为基板的“玻璃传感器”构成,目前业界还在开发被称为“玻璃保护罩一体型”的新构造。这种新构造通过将传感器直接安装在已普遍用于静电容量方式的“玻璃保护罩”上,可以省去作为基板的薄膜乃至玻璃,有望实现薄型轻量化并降低成本。这种构造目前已开始在部分智能电话上采用,不过在切割强化玻璃等方面,还有诸多课题需要解决。能否真正普及还要看面板厂商今后的开发情况。

    2011年触控技术新成果展示

    1、单块玻璃型触摸面板

    台湾奇美电子开发出单块玻璃型静电容量式触摸面板。这种面板与使用两块玻璃的触摸面板相比有望将厚度最大减薄36%、重量最大减轻26%。在大尺寸面板工厂勉强于极低开工率的情况下,该技术对平板电脑及智能电话具有极大冲击力。

    此次的触摸面板采用称为OGS(One Glass Solution)的构造(奇美电子称为WIS:Window Integrated Sensor)。OGS构造在保护玻璃上直接形成ITO导电膜及传感器。一块玻璃同时起到保护玻璃和触摸传感器的双重作用。而一般情况下,这些作用是由多块玻璃或树脂薄膜来承担的。

    将玻璃改为一块后,机械及化学强度通常会下降。奇美电子表示目前正在就这一课题实施评测,尚未明确量产时间。

    2、采用超薄玻璃基板的曲面触摸面板

    日本电气硝子采用超薄板玻璃试制出了10.8英寸的曲面触摸面板,并在CEATEC JAPAN 2011上进行展示。在此之前也曾有过利用树脂模实现曲面形状触摸面板,并已应用到正在量产手机上。近期研发的玻璃材料随着厚度减薄,可以实现卷状并已经用于卷对卷面板生产。因此利用这一特点,即使是玻璃材料也可实现曲面触摸面板。而且与树脂相比,玻璃对高温和高湿度的耐性更强,表面触觉也更出色。

    该触控面板的玻璃材料采用了电气硝子的“OA-10G”型玻璃。在厚度为50μm的玻璃基板上嵌入静电容量式触摸面板电极,与厚度为100μm的玻璃罩以曲面状贴合。曲率半径方面,端部最大值为65mm。支持两点触控,可进行缩小和放大操作。

    现场演示时,显示部采用了平面显示屏,不过实际计划与曲面显示屏组合使用。弯成凹状是因为设想用于车载导航仪。嵌入仪表板中的面板采用凹状更方便操作画面左右的按钮。

    (《平显时代》2011年12月,第87期,欢迎广大客户踊跃订阅、投稿、投放广告,谢谢您对本期杂志的厚爱!)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